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独秀在江津县一个静偏的山村走完了他人生最后4年的时光。已是风烛残年的他在这里好似夹在两座大山之间苟延残喘,永远也找不到当年叱咤风云时留下的蛛丝马迹。这4年是他苦闷、孤独、痛苦、绝望的4年。他看破红尘,但仍被特务监视,而且国民党还派出要员时时想拉拢他,欲使他成为反共工具或为反共服务。  相似文献   

2.
祝彦 《党史纵览》2010,(11):52-54
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南京局势越来越危险.陈独秀于1937年9月9日匆匆离开南京.14日抵达武汉.租住在华中大学校园后侧一所旧式的四合院民房。陈独秀虽然不能亲自操戈上战场.但他对抗日满腔热情.积极鼓动宣传民众抗战救国。期间.除了遇上王明、康生制造的“汉奸”冤案干扰外.陈独秀的生活基本是平静的。  相似文献   

3.
1937年8月23日,陈独秀从国民党监狱里被释放.在战乱中,他和家人于1938年8月3日辗转漂泊到四川省江津县,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4年.陈独秀在江津虽贫病交加,身陷困境,但仍笔耕不辍,关心时政,珍重晚节.  相似文献   

4.
从1926年12月江津县开始建立地下党组织,到1949年11月28曰江津解放,江津地下党走过了23年的战斗里程。在血雨腥风中,在白色恐怖里,江津地下党表现出了非常的顽强和坚定,虽四次遭受国民党的严重破坏,但每次都又重建和发展起来。星火燎原,不畏挫折,最终取得了胜利。  相似文献   

5.
陈独秀是一位永远的有民族气节的爱国志士。他58岁那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党当局在他坚持抗争和多方压力之下,被迫把他从南京老虎桥监狱释放出来。陈独秀走出监狱后,记者第一次采访他时,问道:“陈先生今后要专做文化运动,不做政治运动了,是不是呢?”陈独秀回答说:“不对!不  相似文献   

6.
庞然 《红岩春秋》2008,(4):74-76
1938年初,日军相继占领武汉、长沙。大批难民流离失所,蜂涌来到陪都重庆。在逃难的人群中,有一体态清瘦,身着洗得发白的蓝布长衫的老者,在一名年轻女性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挤上长沙到重庆的轮船,他就是曾被共产党宣布开除党籍、又被国民党关押多年刚被释放不久的原中国共产党总书记陈独秀。陪伴而行的年轻女性,是自愿在南京狱中照料他生活起居、出狱后成为他妻子的潘兰珍。  相似文献   

7.
在对大革命史的研究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陈独秀对国民党右派的“三次大让步”之说。所谓第一次大让步,是指陈独秀在与国民党二大有关问题上的让步,主要包括:(一)陈独秀不同意周恩来等人提出的在国民党二大新选出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共产党员占到三分之一的建议;(二)陈独秀主动与孙科等人会谈,并订立妥协条件。一般认为,正是由于这些退让,才使共产党员在国民党二届中央执委会中未能占到三分之一,才使蒋介石被选进中央执委会,结果造成了右派势大、中派壮胆、左派孤立的形势①。陈独秀为什么不同意多选共产党员进国民党中央执委…  相似文献   

8.
劳山遇险1937年4月25日 ,周恩来乘车从延安出发去南京同国民党谈判。不曾想到 ,这一行动被流窜在甘泉县劳山一带密林中的土匪头子李钦武和民团头子姬延寿侦知 ,他们立即进行有计划、有预谋的截击行动。劳山 ,位于延安南40华里处 ,方圆几十里林木繁茂 ,常有土匪隐没其间。因为地形险要 ,为防不测 ,军委警卫营派了两个班护送。当汽车刚爬上一个陡坡时 ,突然枪声响了。司机首先中弹 ,轮胎也被打破 ,汽车抛锚了。周恩来立即打开车门跳下车 ,隐蔽在前轮胎后边 ,观察情况。陈友才虽腿部中弹 ,仍顽强地站在车上指挥向匪徒还击。敌人的子弹…  相似文献   

9.
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人民军队.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与陈独秀有着重要关系,这是鲜为人知的。  相似文献   

10.
1927年,陈独秀因右倾错误被免去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职务,1929年被开除党籍。1931年5月在上海他与彭述之等人成立“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并自任书记。193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中央机关遭国民党破坏。因叛徒告密,陈独秀被当局逮捕,并被押解到南京,  相似文献   

11.
2010年第12期《新湘评论》讲了一则故事:1941年元旦,在延安中央医院工作的金茂岳医生领着9岁上小学的儿子小德崇给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拜年,其间从毛主席那里得到了一件新年礼物——红绸面的笔记本。小德崇十分高兴,还要请毛主席在笔记本上题字。题什么字合适呢?毛主席就问他":那你喜欢什么呢?"小德崇回答:"我喜欢玩。"毛主席笑着又问:  相似文献   

12.
2010年第12期《新湘评论》讲了一则故事:1941年元旦,在延安中央医院工作的金茂岳医生领着9岁上小学的儿子小德崇给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拜年,其间从毛主席那里得到了一件新年礼物——红绸面的笔记本。小德崇十分高兴,还要请毛主席在笔记本上题字。题什么字合适呢?毛主席就问他":那你喜欢什么呢?"小德崇回答:"我喜欢玩。"毛...  相似文献   

13.
“春水绿杨思故里,秋山红叶走征途。”1939年8月,江上青在皖东北壮烈牺牲前夕写寄七弟江树峰的七律中这两句诗,凝聚了他对扬州故里的浓厚亲情乡情,同时也真切地展示了他在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听从党的召唤,组建“江文团”(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高唱由他本人创作的《我们是铁的队伍》的团歌,踏上抗日的征程,“爬过一重山,又是一重山;越过一条河,又是一条河”,辗转来到皖东北,为创建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4.
1927年7月4日晚,国民党反动军警将一个年轻的革命者押赴刑场。面对敌人的屠刀,这位革命者昂首挺胸,视死如归。敌人喝令他跪下,他巍然屹立,毫不理会。几个敌人强把他按下去。但敌人刚一松手,这位革命者一跃而起。敌人恼羞成怒,再一次将他强按在地,以乱刀残忍地将他砍死。这位壮烈牺牲的革命者就是陈独秀的长子陈延年。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曾经连续担任了5届中共中央总书记。他的一生波澜起伏,不时地发生着戏剧性的转变:由中共创始人之一,在党内享有最高的声望,到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被开除党籍,最终被定性为托派。他孤独终老时没有激起社会的任  相似文献   

16.
是他,扬起民主、科学大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与推导者;是他,鼓动革命风潮,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他,以推翻黑暗统治为己任,成为中国共产党五届最高领导人;还是他,在对斯大林派失望之后,成为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中国托派的领袖。在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他又向世人宣布:今后不再属于任何党派。正是陈独秀这样鲜明的个性和起伏的经历,近一个世纪以来,不断吸引着人们探究他的生平,领略他的风采,感悟他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1937年8月23日,被国民党关押了近5年的陈独秀走出了牢房,他以满腔的热血立即投身到全民抗战中。然而,陈独秀怎么也没想到,就在他为抗战四处奔波之时,一场欲陷他于“托派汉奸”的阴谋却在暗中滋生。  相似文献   

18.
方宁 《党史博采》2011,(2):30-32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了完全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9.
姚金果 《世纪桥》2012,(24):36-44
1927年,离开了中共的领导岗位,并没有使陈独秀感到一身轻松。相反,他却有着一种沉重的失落感和莫名的彷徨。被罗米纳兹点了名1927年7月中旬,为了躲避随时可能发生的搜捕,陈独秀搬到一个叫“宏源纸行”(武汉)的纸庄暂住。  相似文献   

20.
1938年8月,陈独秀由重庆迁到江津,这里是他生命旅程的最后驿站。他在江津的四年,虽然年老多病,生活贫困,但却静下心来阅读和写作,除完成了文字学方面的著作外,还吟哦书写了20多首诗和对联。这些诗作和对联,既是他斐然才情的自然流露,更是他傲然不屈的人格魅力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