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印度的人口问题和政府的政策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增长过快是印度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它养活世界人口的15%,可它只有世界陆地面积的不到2%(其比例虽然名列第七),它的收入仅为世界收入总额的1.5%,八十年代初它的人口约为6.85亿,超过美、苏两国人口的总和,然而,美、苏两国却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1.3%,为印度的10倍多,占世界收入总额的近40%,为印度的20多倍,它的人口几乎同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总数相等,而它的面积只为这两洲的5.8%,  相似文献   

2.
皮尤宗教与公共生活论坛(Pew Forumon Religion&PublicLife)2009年10月发布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全世界有穆斯林15.7亿,约占2009年世界人口总数68亿的23%。其中2/3生活在亚洲,只有1/5生活在中东和北非,但中东和北非人口95%都是穆斯林。欧洲的穆斯林人口有3800万,约占全欧人口的5%和全球穆斯林人口的2%,其中俄罗斯有1600多万穆斯林,位列欧洲第一。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地区拥有2.1亿穆斯林,是世界上除阿拉伯世界以外的穆斯林人口占最多的地区之一。印度尼西亚的穆斯林占全国总人口80%以上,据统计有1.6亿穆斯林。菲律宾的穆斯林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多,有500万人。马来西亚的穆斯林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9%,大约有一千四百万左右。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马来西亚都有宗教极端主义组织。印度尼西亚的主要伊斯兰教组织有14个,其中“泛伊斯兰国家”、“阿拉苏纳圣战军”、“自由亚齐独立运动组织”、“伊斯兰解放党”和“维护伊斯兰战士组织”是主要的极端主义组织。  相似文献   

4.
煤炭在印度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重要的作用。它是印度第一能源,占全国商品能源消费的40%以上。在1973年世界石油价格暴涨后,作为印度工业“脊柱”的煤炭的重要性增加,因此印度政府特别重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煤炭生产有较大的发展,1986年的产量占世界第七位.煤炭储量也不断增加,美、苏、中在世界煤炭总的可能储量中分别约占40%、31%和18%,印度占11%。据称,1986年底印度煤炭探明储量为5000亿吨,为过去的最高估计1487亿吨的近三倍。印度发展煤炭工业的政策措施有:  相似文献   

5.
浅析巴西的印第安人土地政策吴德明巴西是拉美第一大国,面积851.2万平方千米。农业相当发达,目前有耕地9000万公顷,可耕地4亿公顷,占世界可耕地的20%。1995年全国人口估计为1.558亿。农村人口占25%,城市人口占75%。巴西是个多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6.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繁衍。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尽管世界粮食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有亿万居民未能摆脱饥饿和严重营养不良的状况。发达国家和地区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在发展中国家,亚洲诸国则要比非洲国家粮食生产增长更快。在这种情况下,考察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人口大国发展农业的经验,将有助于促进较不发达国家农业的发展。本文着重对比分析中国和印度粮食生产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一 1.印度粮食生产条件比中国好中国和印度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两国人口估计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1989年,中国总人口为11.12亿,约占世界人口的21.6%,居第一位。其中,从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范围的大规模劳工流动成为世界经济中的普遍现象,国际劳工市场一体化日益加强。据联合国有关组织1989年估计,有0.5亿人口(即世界人口的1%)生活在非母国,1994年开罗人口与发展国际大会估计,在全球57亿人口中有1.25亿(即占2.1%)的人口生活在非母国,5年内数字翻了一番。在这些国际移民中,除了少数是因为政治原因外,绝大多数是因为经济原因。墨西哥向美国的劳工移民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巨大的墨美两国国际劳工市场日益走向多样化。一墨西哥向美国移民和墨美…  相似文献   

8.
印度的贫困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计有3亿3千多万人。而在这3亿多贫困人口中,又有数以千万计的赤贫大军,他们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以街头、车站为家,两手空空,衣食无着,以捡拾垃圾和行乞为生。最近印度有位人类社会科学家对德里街头的“马路天使”进行了追踪调查,撰文指出,这些无家可归的流民、乞丐们“生在街头、长在街头、死在街头,终年过着狗一样的生活”。还说,印度所有政党都对这一社会群体视而不见,避而不谈,因为这些人大部分没有选举权,从他们这里拉不到任何选票。政府的社会福利部门也只救济那些有固定住所(如…  相似文献   

9.
试论印度人口控制工作中的问题与失误张传鹤印度到1991年已有人口844亿,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人口大国。从1951年起,印度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推行人口控制政策,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公开推行人口控制政策的国家。印度的人口控制工作无疑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南亚次大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在经济上是世界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南亚七国本约占世界人口的20%,而仅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9%左右;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更小。从1972—73年度到1981—82年度占世界出口的比重由0.9%下降到0.6%,进口也只占1.1%。而且极不稳定,近年来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同时,地区内各国之间的贸易流量小、增长率低且发展缓慢。随着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成立,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有了进一步的扩  相似文献   

11.
印度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1981年总人口为68,381万,仅次于我国,占世界人口15.53%;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221人,约高于我国一倍;农村人口占76.27%,城镇人口占23.73%;人口增长率是相当高的,如1971—81年的十年中人口增长了24.75%,城镇更高为43.1%;100万以上人口的大都市,由9座增加到12座;人口的地理分布是极其不均匀的,恒河一旁遮普平原占全印总面积的13.8%,人口却占33.3%,达227.4百万。印度人口所具有的增长迅速,分布不均和城镇人口增长快的特点,也反映在一些农业为主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正>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是南亚地区7国根据《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宪章》于1985年12月8日正式成立的次区域性合作组织。南亚地区是世界上比较贫困的地区。它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近1/4,但国民生产总值却只占2%,7国的人均收入在350美元以下。在南亚7国中,孟加拉国、尼泊尔、马尔代夫和不丹属最不发达国家;印度虽然在独立以后发展较快,但它和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一样,也是人均收入很低的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3.
印度尼西亚人口约1.8亿。官方承认的宗教为伊斯兰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印度教(当地称兴都教)和佛教五大宗教。据1980年全国人口普查(不包括伊里安查雅和东帝汶),在当时全国1.47亿人口中,伊斯兰教徒占88%,基督教徒占5.3%,天主教徒占2.5%,印度教徒占2.5%,信佛教及其他宗教的则占1.7%。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这五大宗教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4.
印度是个宗教国家,其宗教种类繁多,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可以在印度找到信徒。根据1995年的《印度年鉴》,截止到1991年3月1日,印度共有人口8.5亿,其中印度教徒占总人口的82.5%,穆斯林占11.7%,基督教徒占2.3%,锡克教徒占2%,佛教徒占0.8%,耆那教徒占0.4%,袄教、犹太教等宗教信徒以及一些无法确定宗教属  相似文献   

15.
中央邦位于印度的中部,东邻奥里萨邦,东北部与比哈尔邦接壤,西部与古吉拉特和拉贾斯坦邦为邻,南界马哈拉施特拉邦,北接北方邦。面积443,459平方公里,是印度面积最大的一个邦。人口52,132,000(1981年),其中,表列部族人口为11,987,000,占全邦总人口的22,97%,是全印表列部族人口最集中的邦;表列种姓人口为7,359,000,占全邦总人口的14.10%,二者共占全邦总人口的37.07%。此外,该邦还有383个种姓和亚种姓被邦政府划为落后阶层。据统计,目前该邦大约有115万户家庭生活在贫困线(年收入不足  相似文献   

16.
印度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农村工业化孙瑶印度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5%以上。巨大的人口压力与有限的土地资源使得印度农村面临着严重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40多年的有计划的发展使印度经济有了显著的进步,然而...  相似文献   

17.
印度是个宗教大国,号称世界宗教博物馆。印度人民笃信宗教,在他们看来,没有宗教信仰简直是不可思议。据西方学者统计,印度当今被崇拜的神祗达33亿多个。宗教已经渗透到印度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当然,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学艺术就更不能例外了。...  相似文献   

18.
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共和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尼泊尔王国、不丹王国、马尔代夫共和国和于1975年4月14日被印度吞并为其一个邦的锡金王国等八个国家,面积四百三十多万平方公里左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三。目前,南亚地区约有十亿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在人口问题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普遍关注的今天,南亚地区的人口问题尤其引人注目,因为这不仅严  相似文献   

19.
印度的城市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目前,印度城市人口已达1.9亿,占总人口的23.7%。虽然城市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显著标志,但也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本文拟对印度城市化的特点、原因、后果和政府采取的对策作一初步探讨,权当抛砖引玉一印度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根据莫尼斯·拉扎的研究,早在1586年,印度就有3200座镇和120座城市,但直到本世纪初,城镇的规模也没有多少扩大。因此我们考察印度城市化的过程一般从本世纪初开始。  相似文献   

20.
印度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印度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部门。但是,印度长期遭受殖民主义掠夺,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独立前夕,农业处于凋敝状态。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后,致力于国民经济的建设,但又面临国内资金短缺。印度的投资率比积累率高1.5至2.5个百分点,缺额靠外国资金弥补。其中大部分是外援,小部分是外国私人投资。自1949年至1987年3月,印度共接受外国经济援助5236.9亿卢比,其中赠款为541.97亿卢比,占10.3%,贷款为4417.34亿卢比,占84.35%,美国剩余农产品援助为277.39亿卢比,占5.3%。实际使用的外援总额为3797.12亿卢比,其中赠款为481.72亿卢比,占10%,贷款为3033.52亿卢比,占79.89%,美国剩余农产品援助为281.88亿卢比,占7.42%。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