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文章通过对云南昆明官渡古镇汉族春节的产生与演化的过程,以及春节期间的主要仪式、习俗、组织过程以及相关活动的田野调研,结合汉民族的传统文化,探讨老昆明人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等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事项。  相似文献   

2.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农历八月十八不仅是最佳的观潮日,还是传说中钱塘江潮神的诞辰.海宁当地每年都要在这一天举办祭祀潮神仪式,祈求"浙水安澜""国泰民安".海宁潮神祭祀寄托着民众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充分体现了沿江百姓不畏艰险、抵御潮害、祈求国泰民安的强烈愿望,传承至今,绵延不绝.2014年,潮神祭祀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3.
初一     
《台声》2017,(3)
<正>大年初一,也就是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在春节期间,民间会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多姿,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台湾人会  相似文献   

4.
茹静文  徐爽  郑思源 《传承》2011,(28):58-59,67
丧葬礼俗是世界民族、各个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农业文明国度的国家,丧葬习俗和祭祀更是具有特殊的思想内涵,是中国社会生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农村所特有的丧葬习俗尤显得格外重要。以河南新乡、洛阳、安阳的三个村庄为例来探讨目前传统习俗对农村丧葬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9月19日至20日,2012年中国(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精彩呈现,这是奉化市连续举办的第五届弥勒文化节,本届弥勒文化节以打造弥勒信仰朝拜中心、弥勒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弥勒文化观光旅游中心为目标,重点推出了"五灯会元"主体创意。分为"迎请慧灯、点亮心灯"五大名山祈福心灵之旅、2012年中国(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暨"五灯会元"大型佛教祈福法会、岳林寺兜率宫主体建筑动工法会、2012年海峡两岸婆媳文化论坛、"盛世和谐、艺  相似文献   

6.
刘惠卿 《求索》2005,(5):144-146
屈原《九歌》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准确把握降神迎神活动中巫觋的职掌特征,是正确理解《九歌》主题的关键。先秦巫觋的活动掺杂着浓厚的性爱内容,沅湘一带的巫觋在祭祀活动中把自己打扮得非常美艳,由此形成以美人(或美男)为核心,以美花、香草、美酒、美歌、美舞、美乐为辅助的美的系统,以性娱神,使神满足、娱悦,从而达到祈雨、祈丰和祈福的目的。《九歌》就是由巫觋在这种祭祀活动中演唱的乐歌。以性娱神的习俗一直到明代还有留存。  相似文献   

7.
阴阳太极图与自然构造的对称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兴道 《思想战线》2000,26(2):94-95
阴阳太极图表达了自然界中万物构造的阴阳对称性法则.中华民族传统科学文化的核心是,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用阴阳太极图来认识、理解和说明.这提示了适用于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理论的存在,这个理论,就是阴阳太极图所表达的科学理论,这是当代科学探索追求的一个重大目标.阴阳太极图本身所能得出的是数学变类和不变性或协变性,这也就是相对论的要求.深入研究对称性问题,可以揭示出阴阳太极图所表达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哈达是蒙古民族广泛用于祭祀、庆典、礼遇的吉祥圣洁之物。哈达按照质地可分为丝绢哈达、彩绢哈达和粉绢哈达;按照颜色可分为蓝、白、黄、红、绿五色哈达,以蓝色为主,白色为辅。蒙古人在婚宴、寿庆、春节等喜庆盛典上有敬献哈达的习俗。来客向主人家的长辈、寿星,主人向贵宾、客人互相敬献天蓝色的哈达。蓝色哈达  相似文献   

9.
马会兰 《求索》2012,(12):87-89
《人物志》中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哲学思想。刘劭提出人物"含元一以为质,禀阴阳以立性,体五行而著形",认为人因禀受"元一"之气的结构和质量不同,因而德、才不同。根据德、才比重的不同,可将人才做不同的分类,这是刘劭君臣关系的哲学基础。刘劭认为,"圣人"与"人君"是重合的,同时具备"中和之质"和"聪明"之才。为臣之道当遵循"以一味协五味"的原则。刘劭的"主道"与"臣道"思想具有注重"主德"之"平淡"和君臣关系"自然性"倾向的特色,援道入儒,为君臣理论加入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正>春节除旧布新,可以给当代人通过一种年底清理的方式,在新的一年,有新的开始,它给顺利的人更多的梦想,也给许多不顺利的人以希望。新春祭祀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三才同一的思想是整体中国人认识自然的核心,《易》把"变"作为宇宙的普遍规律,其变化而产生阴阳,根据阴阳建立六十四卦,在众多复杂多变的事物中,提出"天地人"的重要概念。《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把"天"、"地"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或自然气力,而不是西方意义的"神"。  相似文献   

11.
建红英 《求索》2011,(3):66-68
在人的观念中,肉体与灵魂是可以分开的,而且灵魂并不会因为肉体的死亡而泯灭。人活着,灵肉一起,人死了,灵肉分离,尸体消逝而灵魂永存。在灵魂与肉体分离的时刻,现实生活里的人生世界与信仰观念上的灵魂世界构成了所谓阴阳两界的对立,这种对立需要仪式进行沟通,以打通阴阳两界,实现生者与死者的心灵对话。因此,人们创设了葬礼,它展演着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对立与统一,架起了阴阳两界沟通的桥梁。对于肉体与灵魂的二元思考、对于生与死的界限分析以往多集中在宗教、哲学、风俗学领域,从人类学角度考察的则较为少见,本文拟从人类学仪式理论角度解读丧葬仪式背后人们的信仰观念和社会礼俗。  相似文献   

12.
论哲学“三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有三种理论形态一是原生态哲学,就是“爱智慧”,是追求智慧的哲学;二是对立态哲学,即形而上学哲学,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形而上的思想、观念和终极关怀等,研究特点是对立思维;三是和谐态哲学,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对立统一,不及、过与中庸和三极并重等,研究特点是超越对立的整体的系统存在的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而把构建和谐社会的性的高度,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的重大理论贡献.在存在剥削制度和阶级压迫的社会,由于存在阶级对立的对抗性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和谐问题,社会和谐不是也不可能成为这些社会的本质属性,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具有社会和谐的本质属性,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标志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实现了又一次新飞跃,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相似文献   

14.
黄彩文 《思想战线》2007,33(5):121-122
竜神是布朗族的村寨保护神,竜神崇拜是布朗族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民间信仰,有着十分深厚的群众基础,影响着布朗族民众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一方面满足了布朗族群众祈求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和心理诉求,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维护村寨的道德秩序,凝聚民族向心力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而祭祀仪式则最为显性地维系和促动着这样一种功能价值的转换实现.  相似文献   

15.
王亮 《两岸关系》2011,(4):46-47
河南省新郑市是轩辕黄帝的出生、建都地。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新郑就有阴历三月三拜轩辕黄帝的习俗,这个习俗也延续至今。随着近些年活动规模及影响不断扩大,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也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每年都有众多海内外炎黄子孙不远万里来到新郑寻根问祖、祈福中华盛世。  相似文献   

16.
两年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从深入挖掘重大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入手,运用传统节日资源弘扬中华美德和民族优秀文化,使公民思想道德水平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主要做法是:一、提高认识,明确思路,注重挖掘传统节日思想道德内涵2008年,齐齐哈尔市文明办提出了“五倡导”的工作思路,即:春节倡导勤俭节约,摒弃奢侈浪费;清明节倡导文明祭祀,破除烧纸陋习;端午节倡导文明踏青,保护自然环境;中秋节倡导珍视亲情,共享温馨和谐;重阳节倡导感恩理念,培育敬老风尚。建议春节期间,突出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的主题,倡导勤俭节约,珍惜幸福生活;清明节期间, 缅  相似文献   

17.
春节源于农耕生产和宗法家族,其最主要的主题是感恩、庆贺和祈福,为了表达这三个主题逐渐形成了各种仪式活动。春节属于民俗文化,表现为外在的生活方式和内在的文化意蕴,尽管有些外在的仪式活动发生了改变,但文化意蕴并未改变,经历了长期沉淀的春节主题(内核),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之中,融入到中华民族精神之中,呈现出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翠玲 《前沿》2008,(6):179-181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具体表现为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念和中庸理想、道家的天道自然及《易传》追求阴阳和谐,这些思想在当代社会其意蕴得以重新阐扬。  相似文献   

19.
张文俊 《求索》2010,(1):115-117
《周易》崇尚和谐,提出了“太和”的理念,是古人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及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的统一,是通贯天、地、人三才的整体和谐。“太和”理念的价值,有助于深化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施爱的幸福     
东亥 《中国减灾》2011,(5X):19-19
<正>朋友来电话说,来看看我吧,想你了。我说既然是你想我了,那为什么不亲自来看我呢?你已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有的是大把空闲时间。他呵呵地笑,说忙着照顾老父亲呢,他那病,须臾离不开人的。朋友才四十多岁,却已经"退休"五年了,当年他放弃了大公司部门经理的职位和七八万元的年薪,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