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主席日理万机的繁忙工作中,处理群众来信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950年5月上旬,我从中央团校第二期结业,分配到中共中央书记处政治秘书室(后改为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协助处理群众给毛主席的来信,直到1966年6月,历时16载。 毛主席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来信,认为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一条重要渠道。处理群众来信,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工作。在建国前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是敬爱的毛主席诞辰120周年。在毛主席身边当伙食管理员的7年里,我受到了毛主席方方面面的关怀和爱护,他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良多。他为女儿李敏操办的婚宴,我至今难以忘怀。1955年,我被组织上从中南海勤务班调到主席身边,给他管伙食。能为毛主席服务,我感到无上光荣。当时主席每天的伙食费是3  相似文献   

3.
报刊博览     
1975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82岁生日。这天,因毛主席早已有话,不准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为他祝寿,因此住地平静如故。毛主席躺在睡床上,微闭双眼,好象在想中国前途与命运。这时,旁边工作人员轻声向毛主席报告:“有位农村妇女非要见您,说是给主席送寿礼来了,说啥也不肯走。”“农村妇女?”主席惊奇地问道。停了一会儿说;“去代表我谢谢她,礼物不收,劝她走吧!”大约十几分钟后,工作人员返回报告:“她说是奉她父亲遗嘱,有重要情况向主席报告。”一听有重要情况报告,主席从床上坐起来问:“她父亲是谁?”工作人员答道:“她说她父亲是西柏坡  相似文献   

4.
主席丰台一席话 毛主席在每年的国庆节前出巡各地然后回北京是有规律的。1971年这一次南巡是经津浦路回来的,在途中到达济南时通知李德生、纪登奎、我和吴忠到丰台谈话。9月12日下午,我们在丰台上了毛主席的专列。毛主席与我们谈话时,汪东兴也参加了。 毛主席的谈话,内容很多,讲了党的历史上历次路线斗争的情况;讲了去年庐山会议的问题;还讲了庐山会议后的甩石头、掺沙子、挖墙脚等措施,以及华北会议问题。 毛主席讲过党的历次路线斗争后说,我们  相似文献   

5.
阿森 《学习导报》2009,(10):43-43
卫士马武义回忆: 1949年3月25日,毛主席住进香山双清别墅。他自己首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还给我们卫士规定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主席用的东西不得随意给他换新的,要换必须经他批准。在香山时,经主席批准给他做了一双新皮鞋。参加党内活动他不穿皮鞋,只有会见外宾、民主人士或庆典活动时他才穿皮鞋。直到1958年秋我离开中南海时,主席穿的还是这双皮鞋。  相似文献   

6.
《在毛主席身边》 这帧《在毛主席身边》的照片,引起了我遥远的记忆。它摄于50年前(1954年)的12月25日,那是在中国人民政协二届一次会议第一天的大会上。(我只知道照片是新华社记者拍摄的,是《人民日报》苍石同志从当日会议照片中找出送给我的。)会议由毛主席主持,周总理作政治报告,是一次换届的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刚刚开过,毛泽东已当选为国家主席,他不再担任全国政协主席,而改任名誉主席,但仍主持了会议的开  相似文献   

7.
阿森 《新湘评论》2009,(10):43-43
卫士马武义回忆: 1949年3月25日,毛主席住进香山双清别墅。他自己首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还给我们卫士规定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主席用的东西不得随意给他换新的,要换必须经他批准。在香山时,经主席批准给他做了一双新皮鞋。参加党内活动他不穿皮鞋,只有会见外宾、民主人士或庆典活动时他才穿皮鞋。直到1958年秋我离开中南海时,主席穿的还是这双皮鞋。  相似文献   

8.
在中共九大开过之后,开始了召开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1970年3月7日,毛泽东在读过周恩来送来的宪法修改草案和一封信后,明确表示:“宪法中不要设国家主席这章,我也不当国家主席。” 毛泽东这一建议,引起林彪的深深疑虑。4月11日夜,在苏州的林彪让秘书于运深给政治局挂电话,转达林彪主张设国家主席的意见: 一、关于这次“人大”国家主席的问题,林彪同志仍然建议由毛主席  相似文献   

9.
1946年5月,我在延安军委第三局试验室工作。一天,长王铮把我和杨明、杨景云等三名机务员叫到一起,说局里准备派你们去给毛主席和其他几位中央首长安装电灯。我们听后,非常高兴,因为参军以来还没有过这样能与主席直接见面的机会。我们三人临时开了个小会,研究了一下计划、分工。杨明同志负责线路设计;我负责领取所需电料器材,如电灯泡、电灯头、开关等等。材料科王一如同志把我们所需的器材都  相似文献   

10.
1946年9月27日晚10点多钟,毛主席办完公,打着手电筒来到徐特立宿舍。 “徐老,蒋介石野心勃勃,不消灭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他‘誓不罢休’,请您们各位老人早点转移到大后方。今晚我来看看您们,还有什么困难吗?” 年近古稀的徐老激动地说:“主席,我们几个老头都碰过头了,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很感激党中央对我们的关怀,我们转移的一切都准备好了,没有任何困难。” 在场的徐老秘书徐乾猛然向毛主席提示说:“主席,听说别人从外边给您捎来  相似文献   

11.
从1942年8月到1946年冬天,我曾在延安给毛主席家当保姆。几年间,亲眼目睹了毛主席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为中国革命日夜操劳的情景,亲身感受了毛主席的亲切关怀和爱护。每当回忆起这些往事,总是心情激动,永生难忘。那时,毛主席的工作非常繁重和紧张,大量工作是在夜间进行的。天一黑,主席就  相似文献   

12.
1958年5月,毛主席来到杭州西湖刘庄休养。刘庄座落在苏堤断桥附近的西湖西岸,景色优美,风光迷人。 整日为国家操劳的毛主席,难得到这样幽静的环境中休息一下。我们这些工作人员,不但想到让主席休息好,而且同时还要让主席吃得好。可是主席对自己的生活有明确规定,每天伙食标准不能超过三  相似文献   

13.
六、毛主席和我们普通人一 样,也有他自己的喜怒哀乐 1959年4月,我们随车跟主席外出一个多月。主席无论到哪里,不管是视察、开会,都是吃住在车上。我们专列乘务员不分昼夜,连续工作,说实在的,也是苦累。但我们都不在乎,因为我们有强大的精神支柱,为毛主席服务,虽苦犹甜;我们有崇高的信念,那就是受祖国人民的重托、全心全意服务在流动的“中南海”上;再就是我们这些人,都是苦出身,深知毛主席是我们的大救星。因此,再苦再累都觉不在话下,相反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我们把工作做得不允许出差错。  相似文献   

14.
李家骥 《奋斗》2010,(2):7-8
<正>我是1948年到毛主席身边工作的,1949年3月被正式任命为主席的卫士,直到1961年11月离开老人家来到黑龙江工作,在主席身边工作有13年之久。这是我一生的幸运和光荣,我也很珍惜这份荣誉。现在,经常想起在主席身边工作的那些日日夜夜,十分激动。1949年底到1950年2月,毛主席首次访苏。开国大典后,毛主席日理万机,工作十分繁忙,他把访苏列为最重要工作之一看待。目的是在国际争取  相似文献   

15.
在延安革命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匹马的皮革标本。它四蹄直立,马头高仰,象随时准备出征似的。它曾经驮着主席转战陕北,叱咤风云,为革命事业立过汗马功劳。有关它的故事至今仍是海内外观众的热门话题。毛主席在延安时条件还很差,中央首长外出,全靠骑马或步行。出于方便工作的考虑,中共西北局派人到三边一带草地为毛主席选购了这匹马。在延安的几年里,毛主席除工作用马外,平时十分爱护小青马,很少使用。尤其到后来马来西亚森美兰华侨给毛主席送了一辆救护车后,毛主席外出就更少用马了,小青马多用来送信送文件。1947年3月,胡宗南野蛮的炮声打…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15,(3)
<正>1976年10月6日,伴随着"四人帮"的终结,祸害中国达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尽管新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华国锋,试图开启一段"新的历史时期",但此时要他摆脱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清算"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显然很不现实。当时,华国锋有一条比较重要的语录广为流传:凡是毛主席讲过的、点过头的,都不要批评。这条语录在1977年2月7日的《人民日报》《红旗》《解放军报》社论《学好文件抓好纲》中表述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人们称它为"两个凡是"。  相似文献   

17.
正1950年以前,我国还没有毛泽东主席标准像。1949年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毛主席画像,是毛主席1945年在延安拍摄的一张头戴八角帽、身穿粗呢子制服的照片。然而,几个月后发生的一件事,引起了中央对国家领导人标准像的重视。那是在1949年12月16日至1950年2月17日毛主席访问苏联期间,美国一家报纸刊登了毛主席与斯大林的照片。斯大林的照片是一张身穿大元帅服的新照,显得华丽端庄、威风凛凛,而毛主席的照片是延安时期  相似文献   

18.
我自1964年2月应征到中央军委警卫团,在毛泽东主席身边整整工作了10年。伟人的品格和行为规范令我终生难忘,件件往事也历历在目。 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是1964年8月在北戴河海滨。当时中央首长都在北戴河开会,5日上午9点多钟,全连集合后,指导员说要领我们去见毛主席,听到这个喜讯,同志们都显得格外激动。除站岗放哨值勤的人外,剩下的40多人在连长、指导员的带领下,来到毛主席路过的白薯地里假装拔草。约10点左右,毛主席从海边浴场走来,他身穿白衬衣,灰裤子,手里拄着一根竹竿,红  相似文献   

19.
李光彩 《党史文苑》2012,(11):43-45
作为80后一位青年特型演员,扮演主席已有九年之久。在塑造毛泽东的过程中,我们总是要追求与人物合二为一,达到形神兼备,"我就是"的状态与心理,如同流淌的血液,同有一颗心,这又是何其难。但是,我还要慢慢地进入他的内心世界,正如毛主席身边的众多工作人员讲的,"要演出他的神,体现他的魂"。为了进一步的深入,更好突破,在早春三月,我又去拜访了主席的机要员谢静宜,她在主席身边工作17年之久,对主席的了解和认识可谓深刻。当我问起谢静宜,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给周恩来送沙发毛主席住处的沙发样式,多采用俄式的。比较高、大,坐垫比较硬。这种沙发对于长时间坐着不动的老年病人来说。是很不合适的,主席在这种沙发上一坐就是一天,甚至几天,皮肤上长起了褥疮。我同吴旭君同志商量,能否给主席做一个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