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晔 《前进》2009,(4):24-26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经济高速增长,能源短缺成为制约增长的主要瓶颈,为有效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同时依托山西资源、产业、区位和技术优势,党中央做出尽快把山西建成强大能源重化工基地的战略决策,由此极大促进了山西以煤炭为轴心的能源工业的发展。经过3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山西能源工业逐渐发展壮大为全省第一支柱产业,为带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障全国能源需求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刘波 《前进》2010,(8):27-29
<正>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同时也是能源进口大国。能源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山西省是我国的能源大省,在全国能源供应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全局高度审视山西能源产业发展问题,对于加快推进山西转型发展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长期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供给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3.
《前进》2012,(8):63-I0001
山西能源产业集团煤炭有限公司前身为全资国有企业。2005年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经过数年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产、运、销一体化的综合性集团公司,注册资本金2亿元人民币,拥有多家煤炭发运站、煤矿及控股子公司。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该公司新的领导班子带领公司干部职工以转型促发展,以实干求实效,全年实现销售收入8.489亿元,同比增长180.36%;实现利润总额4989.54万元,  相似文献   

4.
刘波 《前进》2011,(4):19-22
2009年以来,山西能源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简称集团公司党委)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在总结历年来集团公司党建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和我省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及集团公司党建工作实际,进一步提出加强和改进集团公司的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5.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被视为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2022年3月国家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将氢能定位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未来十年是国内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期,大力布局氢能产业新赛道,打造氢能产业发展新引擎,对优化江苏能源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抢抓产业新赛道、构筑绿色发展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原料基地补助政策的出台,政府各部门聚合力、出重拳,制定了较为完善的产业扶持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的快速发展,一度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的态势。但是由于存在政策导向偏差、配套政策尚缺等问题,导致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举步维艰。文章以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扶持政策为研究对象,分类梳理了我国现行的产业扶持政策,并对有关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最后提出完善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扶持政策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碳税征收对于我国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全面影响。更多研究认为征收碳税会对能源密集型产业发展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我们认为,碳税征收短期内会增加能源密集型产业的税收负担,但从长期看,碳税征收还能促进产业内的结构调整,使产业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和提高能源效率,从而促进产业的发展和节能减排水平的提高。我们以2008年钢铁业数据为基础,估算不同碳税方案下钢铁业的碳税负担及其对碳税的承受力,发现较低标准的碳税征收对钢铁业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前进》2013,(7):57-57
山西能源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把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企业管理有机融合,积极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等重大问题决策,着力解决企业在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9.
《山西政报》2013,(16):7-10
晋政发[2013]3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各相关企业集团:煤层气是我省优势资源,也是"气化山西"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对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实现节能减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加快推进煤层气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以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统领,以"气化山西"目标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安全发展为保障,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有序竞争、强化监督"的原则,着力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蒋泰维 《今日浙江》2012,(15):26-27
面对当前经济科技形势,“创新”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主旋律,发达国家纷纷抢占科技制高点,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美国两次发布“美国创新战略”,提出将研发投入提高到占GDP3%的历史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无线网络、医疗卫生信息技术、航天等领域取得突破。欧盟提出“欧洲2020战略”,发展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智能经济,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德国大力发展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和各类节能环保技术,提出2020年绿色能源将占其能源总需求的35%。英国在生物制药、绿色能源等方面,加强产业竞争的优势,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11.
《前进》2012,(8):57
山西教场坪能源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创建于2007年,注册资金2.6亿元。经过几年发展现已成为以煤炭生产、洗选为主,集酒店餐饮、金融地产、生态苗木、高新技术等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近年来,该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安全至上、和谐共进、争创一流"的发展理念,始终把"做强企业、造福一方"作为奋斗目标;确立了"品德立人,安全立企"的指导思想;努力实现"与国家共命运,与社会同发展,与员工齐富有"的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12.
邱夕来 《群众》2011,(4):78-78
能源农业是国家提出的一种全新的产业概念,主要指以开发生物质能为目的的种植业。能源农业至少可以实现三全其美:大量消除转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出国家急需的绿色能源;迅速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3.
靳善忠 《前进》2001,(4):23-24
大同是一个老工业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动力煤生产基地,建国五十余年来,曾经为国家做出较大贡献。特别是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输出,不仅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而且也为我市自身的滚动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长期以来,以把大同建设成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产业发展目标,依托资源优势,采取了“大、中、小齐上,有水快流”方式,对煤炭资源进行了大规模、超强度的开采。正是在这种产业政策的引导下,使我们大同形成了今天这样一个资源型、初级化的单一产业形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短缺经济时代,这种产业格局具有…  相似文献   

14.
略论湖北能源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金融危机引发新能源革命,世界各国纷纷提出新能源战略,中国能源产业在危机中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湖北能源产业要为"中部崛起"的"新引擎"提供充足、优质的"燃料",必须立足湖北能源资源现状,扬长避短,调整能源结构,健全能源保障机制,实现能源产业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15.
日本地震之后,东京电力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件,正在对中国的产业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格局将由此调整,原规划2020年占装机总量近10%的核电发展比例很可能减少,可再生能源中海上风能和太阳能的发展将成为新兴能源发展的寄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是当前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期《决策参考》栏目刊登两篇文章:《吉林省发展生物质产业的潜力及对策》主要探讨吉林省地区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开发生物质能源产业,对发展循环经济和促进环保的重要意义,以及一些可行的做法。《盲目开发生物质能源产业将导致新灾难》则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无序的生物质能源开发可能导致新环保灾难。希望这两篇文章能帮助壤者对生物质能源这一领域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7.
郑岩 《政策瞭望》2010,(2):53-53
最近,山东省提出,将通过资金和价格扶持、土地和税费优惠等7大扶持政策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到2012年,新能源实现替代常规能源1200万吨标准煤,占全省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4%。山东省出台的  相似文献   

18.
于浩 《中国人大》2009,(24):32-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于2005年审议通过后,对加快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部法律,不仅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法律保障,在国际上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步暴露出来。为解决这些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多次提出了议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浙江人的聪明智慧,让山西人大为叹服,难怪山西媒体称浙江留给了山西诸多思考。《节约,"第五能源"——煤炭小省给煤炭大省留下的思考》,这是9月19日的山西日报在报道首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上浙江省展位所采用的标题。在本次博览会上,煤炭小省浙江  相似文献   

20.
加强能源领域的合作 山西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长期以来煤炭产量和外调量分别占全国总量和省际间净调出量的四分之一和80%之多;建国以来累计生产煤炭100多亿吨.外调量70多亿吨:目前全省煤炭生产能力9亿多吨,在全国能源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我省依托煤炭资源的优势,电力产业发展也非常迅速.省外送电已居全国第二位。我们将充分发挥煤炭、电力等能源优势。在落实好与北京、天津等省市关于能源领域合作、经济技术合作协议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