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参与是法制社会和现代文明的必然要求,行政立法中落实公民参与有利于实现依法治国与构建和谐社会。当前我国行政立法中存在着行政立法的动议权不对等、行政立法程序中公民参与的可操作性空间不足、行政立法过程中透明化程度不高、缺乏对公民参与行政立法程序权利的赋予和行政立法主体程序义务的约束等问题。对此,采取明确公民参与行政立法的权利义务关系、构建公民参与行政立法的制度体系、将多中心治理引入行政立法等措施是在行政立法中有效吸纳公民参与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姜康 《法制与社会》2010,(3):146-147
行政立法离不开信息的搜集和利用,而公民参与行政立法是信息搜集和利用的有效途径,然而在现实中行政立法的信息搜集和利用都存在对公民参与保障不力的现象,再加上行政立法不够公开透明,公民参与的渠道单一使得公民参与没能很好的起到扩大信息量提高信息利用的科学化民主化的作用。为此,本文提出了相关保障公民参与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依法行政内涵以及当前依法行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了其实施的法律有效性,这种有效性一方面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依法行政队伍,文章在最后从两方面讨论了提高依法行政的法律有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公民参与程序可以从提高两岸协议的认受度和降低立法审议风险两方面,为两岸商签协议提供更多正当性支撑,具有积极意义。两岸治理机制欠缺公民有序参与是台湾岛内爆发的太阳花学运以及围绕服贸协议争议的重要原因。在两岸事务领域行政程序法适用情况不佳,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更以专门条款排除行政程序法的适用,影响到两岸治理的行政程序正当性。台湾当局可以从立法、司法、行政的途径强化两岸事务领域行政程序中的公民有序参与,提升程序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5.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20世纪末期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模式,其对世界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伴随着政治文明建设的深入和公民社会的兴起,我国的公民参与也日渐活跃。本文对新公共服务视角下我国的公民参与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建立公民立法参与制度,是立法民主化的重要表现。本文对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我国的国情,建立公民立法参与制度的原则、活动方式以及公民立法参与在立法活动中所处的地位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刘素芝 《行政与法》2001,2(3):51-53
民主参与原则是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又是行政法制的必然要求.行政程序的民主参与原则通常通过行政公开和行政听众制度体现出来.本文从行政程序民主参与原则的理论与实践及其意义等方面,对行政程序民主参与原则加以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8.
行政立法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以来我国国家职能发生巨变、新旧观念激烈碰撞的产物,实践表明数量众多的行政立法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行政立法的主体并非由民选代表组成,行政立法毕竟是行政权力的扩张,因此需要公众的自愿参与来促使行政立法的民主化,使其合理合法。但在目前,在行政立法中公民参与热情普遍不高,参与随意行、附和性较强。本文运用公共选择学理论,着重从行政相对人角度对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几点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行政问责制中关于公民参与的规定并不完善。本文指出要推进行政问责制建设,就必须要加强公民参与行政问责制度化建设,确保公民参与行政问责途径畅通,推动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发展,保证行政问责制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0.
公民监督权:法律视域下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瑛 《检察风云》2014,(20):10-11
有必要设立《反腐败法》,并在其中用一章节专门规定公民监督权,可以学习新加坡的做法,把涉及公民监督权的分散的立法内容,编撰在一起,补缺补漏,赋予公民有形的且可实现的真正意义上的监督权。我国廉政法律监督体系由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民众监督和党的监督构成。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我国政府在征地拆迁中具有双重角色,一方面是行政主体,另一方面又是调和开发商和被征收人利益的中间人。被征地拆迁人与开发商应处于同等的主体地位。严密的技术性程序规范可以很好的保障被征地拆迁人的权利实现征地拆迁中各方利益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2.
立法公正的实现与保障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立法公正不仅包括立法程序上的公正 ,还包括立法的实体公正 ,而立法实体的公正则是经由程序公正而获得的。立法程序公正的基本要件是程序公开、程序参与、程序自治、程序中立、程序效率等。实现立法公正要进一步完善公众立法的直接参与制度、立法公开制度、立法回避制度以及立法听证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公民参与是法制社会和现代文明的必然要求,行政立法中落实公民参与有利于实现依法治国与构建和谐社会.当权不对等、行政立法程序中公民参与的可操作性空间不足、行政立法过程中透明化程度不高、缺乏对公民参与行政立法程序权利的赋予和行政立法主体程序义务的约束等问题.对此,采取明确公民参与行政立法的权利义务关系、构建公民参与行政立法的制度体系、将多中心治理引入行政立法等措施是在行政立法中有效吸纳公民参与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在很多西方国家,行政立法公众参与制度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然而在中国,它才刚起步,相关的法律规定也很不完善。究竟为什么我们要给予公众在行政立法参与方面以足够的重视,我国目前有关此方面的法律规定又有什么不足,我们应当如何完善这一制度?本文在此作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5.
传送带理论认为,立法机关能有效控制行政机关的管理行为,然而行政裁量权的扩张使这一理论陷入困境。立法控制、司法控制及程序控制是制约行政裁量权的传统模式,但这三大模式都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随着时代的发展,公民参与政府公共事务的治理成为当代民主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并且公民参与可以成为制约与控制行政裁量权的有效路径。公民参与作为控制行政裁量权的新模式,它来源于传统的程序控权,但相比传统的程序控权,又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人们应将其置于宪政框架下来理解。公民参与对行政裁量权的控制,可以通过正式途径与非正式途径实现,而后者又可分为非正式途径的公民主动参与及非正式途径的政府主导参与。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开始进入危机多发期。本文认为要成功应对危机所带来的挑战,仅仅依靠政府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应对公共危机,是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刘晓亮 《法制与社会》2010,(36):146-147,157
近几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公民广泛、积极的参与地方立法已在各地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然而,在实践中,其具体的参与方式还存在政府相关规定概括笼统,缺乏相关运行机制与方法的具体操作流程,使得公民参与地方立法这一实现民主法制最佳途径的机制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本文试通过对公民参与地方立法的现状和不足的分析,来构建和完善相关的配套机制,以保证公民参与地方立法机制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8.
新《消防法》将公民参与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原则,体现了消防行政的民主性。但目前消防行政执法存在种种问题,其原因不仅仅在于法律自身的不完善,更主要的是因为在执法中缺乏必要的公众行政参与。公民作为消防行政服务的利害关系人,理应成为消防行政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让公民参与其中并保障公众行政参与权的实现,才能够实现“服务行政”,从而为合理地实施新消防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指出政治文明与行政法治在制度观念和运作及保障上的有机联系,将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前进,以胜利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法治和完备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20.
公众参与行政立法过程是一种控制行政立法权、保证行政立法合法性的有效手段,同时对我国的民主法治化进程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阐释了行政立法的内涵,并分析了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理论基础,最后还探讨了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