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中央准确把握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征,为更好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当前带有方向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为律师服务社会管理创新专门印发了相关意见。本文结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意见精神,对律师服务社会管理创新进行了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完善防控廉政风险制度。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防控廉政风险,要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实践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着力构建科学有效的预警机制、防范机制、和保障机制,不断提升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科学化水平。推进实践创新,着力构建预警机制。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级纪检监  相似文献   

3.
刘飏 《中国司法》2001,(10):9-11
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江总书记又提出了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去推进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总书记关于创新问题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发展,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就是理论与实践创新有机结合的精典之作,通篇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确实需要我们反复学习,深刻领会。 …  相似文献   

4.
行政执法作为任何法治国家中所广泛存在的一种政府行为,其对于推进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和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行政文明作为政府行政执法行为的精神追寻所在,对其具有重要的指引和评价作用,遵循行政文明的精神有助于行政执法行为在不断的检点和矫正中沿着"善"的轨道运行。我国政府应当以行政文明这一精神为引领,积极推进行政执法理念创新,实现政府的自我再造。  相似文献   

5.
列宁晚年国家观的创新发展经历了三步曲:一是1921年春,提出转向新经济政策,同时阐明了进行国家政策改革的必要性;二是1921年底,提出继续坚持新经济政策,同时深化国家职能的改革创新;三是从1922年起,提出把新经济政策作为长期坚持的道路,同时必须坚持国家战略和国家制度的创新发展,以保障新经济政策顺利推进,防止官僚腐败症的蔓延危险。列宁晚年国家观,是我们国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理论上的源头活水,对新时代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力 《中国监察》2014,(1):42-4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完善防控廉政风险制度。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防控廉政风险,要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实践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7.
《公民与法治》2014,(19):52-52
衡水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与实践创新,认真研究总结开展专项工作评议的可行性做法,探讨推进该项工作的有效途径,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积极深入贯彻中央关于调解优先的原则和全国、省、市人民调解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工作实践,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大力推进行业专业调委会建设,取得了  相似文献   

9.
略论完全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 ,要进一步深化各项教育改革 ,尤其是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 ,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学分制作为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焦点、难点与热点也日益被凸现出来 ,要打破传统教学管理机制的束缚 ,真正为大学生的全面成才 ,尤其是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必须逐步实施“完全学分制” ,这就势必给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要真正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全面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和先导作用 ,必须顺应…  相似文献   

10.
正改革创新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和时代精神的核心,也是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指明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目标和重点。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检察机关的奋斗方向是建设"新型检察院"。一、"新型检察院"建设的实践探索(一)理论创新上的实践探索积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引领和推动工作创新、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与驻荆高校法律院  相似文献   

11.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体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式作报告》  相似文献   

12.
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与公益、民生关系密切,是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切入点。成都市龙泉驿区检察院通过一线办案实践,逐步探索出"四夯实""五落实"之推进公益诉讼检察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可行性路径,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了检察智慧和检察力量。  相似文献   

13.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是确保依法治国这一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落地生根,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方面新需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宪法法律及党和国家政策方针得到切实有效实施的必然要求.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要在如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创新政治参与途径和形式,切实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建立依法决策机制、规范权力运行,加强人权的法治保障,狠抓“关键少数”、增强领导干部民主法治意识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主要包括深化立法实践、执法实践、司法实践和守法实践四个维度,需要加强思想保障、政治保障、组织保障、行动保障和监督保障.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本文阐述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问题。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只有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充分地为学生提供创新条件,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如何在“六五”普法中创新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升教育实效,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探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点粗浅认识,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6.
严浩 《中国审判》2020,(6):108-109
2019年金秋时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的明确部署,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始终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作为人民法院干警,理应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定制度自信和法治信仰,积极投身法治中国建设伟大实践,以实际行动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贡献无限热情和力量。  相似文献   

17.
略论法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适应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 ,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法学专门人才 ,是广大法学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也是 2 1世纪对我国法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的要求。本文紧扣法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题 ,论述了法学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模式、能力培养模式以及建立法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又进一步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据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出了一系列举措.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如何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举措进一步落实,加快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依法治国,则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面临的重大任务.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和社会转型的需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需要,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0月23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经中央批准,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23日下发通知,决定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2006年5月9、10日全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针对通知和会议的精神要求,本文就两者的关系做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江淮法治》2010,(20):62-62
近几年来,阜阳市颍东区人民检察院党组十分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始终坚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提升检察干警的政治、业务、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坚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推进和创新各项检察工作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坚持把廉政文化融人到创建精神文明各项活动之中.积极探索,认真实践,深入推进,不断创新.促进了各项检察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