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左派思潮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政治现象。它主张代表人民大众利益发声、倡导公正平等、保障民主权利,并反对新自由主义思潮倡导的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的改革措施与思想理论。新左派人士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政策弊端与社会矛盾,为纠正政策失误、增强民生建设、防范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因而为它在基层社会中赢得了"政治正确"和"道德优势"之名。然而,从其现实表现形态和内在理论逻辑来看,由于对平等公正的绝对追求、全面民主的过度崇尚、市场经济的偏激认识和极端民粹主义的思维倾向,使得新左派思潮无论是在价值要义还是在实践目标上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在明显差异与矛盾碰撞。从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有序发展的维度来看,需要对中国新左派思潮进行理论匡正与科学引导,在不断剥离其非马克思主义成分的基础上破除人们对它的意识形态迷思,进而有效化解社会思潮中"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极端民粹主义倾向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1970年代"乡土文学"论战兴起的台湾左翼思潮,经过1980年代一系列的文学论争,产生了"统一左派"与"本土主义左派"的分裂与斗争,"本土左翼"名为"左翼",实际上是以"台湾意识"为核心,推动"文学台独","左翼"只是他们粉饰"台独"身份,为"台独"正名的工具。所谓的"本土左翼"论者受到史明、叶石涛"台独史观"的影响,与陈映真等主张科学马克思主义的统派左翼知识分子形成鲜明的对立,与政治上的"本土运动"互相呼应,并对台湾1980年代以来的"文化台独思潮"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呈现出空前的活跃性和复杂性,是社会转型的必然产物,也是民众思想活跃的表现。这些社会思潮主要以"左"派思潮、当代儒学、自由主义、虚无主义、个人主义、民粹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思潮等为代表,对我国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只有认真分析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内涵及特点、把握其发展态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对和引领,对这些思潮加以区别对待,辩证扬弃,才能准确定位各种社会思潮的位置,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的共识.  相似文献   

4.
政治术语中左和右的概念起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当时在议会中两派坐席方位不同而产生了"左派"与"右派"的称呼.后来,马克思、恩格斯从这一含义引伸为右派即资产阶级反动派,左派即无产阶级革命派.  相似文献   

5.
新保守主义是保守派的运动,起源于曾对美国鹰派外交政策的形成发挥重要影响的老左派.   老左派出身   新保守主义的思想奠基人如丹尼尔·贝尔、内森·格兰若、欧文·豪和最出名的欧文·克里斯托都是纽约城市大学的校友.这所大学由于高水平的入学选拔标准和免费教育,那时被称为“无产阶级的哈佛大学“.   ……  相似文献   

6.
人们谈到道家代表人物的时候,一般是以"老庄"并称,但在玄学思潮盛行的魏晋时期,却多有"庄老"一词山现.本文主要考辨了"老庄"和"庄老"两词的渊源所自,分析了两词的内在意蕴及所代表的思想背景,认为"庄老"一词的出现表明了魏晋玄学思潮从以"老学"为中心转向了以"庄学"为中心,而这种转移是因为"老学"和"庄学"之间内在的歧异.  相似文献   

7.
我们要反对的是“左”,而不是左 作为政治语汇,左、右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候产生的。当时的国民议会,革命派坐在左边,保皇派坐在右边,自此以后,政治上、思想上追求进步、要求革命的,一般称之为左派、左翼;反对革命、主张保守现状甚至倒退的,一般称之为右派、右翼。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着以新自由主义、新左派、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球主义"等为代表的社会思潮;这些社会思潮多元并存、复杂多变,并且对我国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负面的;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对和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对当代社会思潮区别对待,辩证扬弃;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创新工作方法,探寻科学机制,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正总体上讲,民粹主义是一种极端强调民众价值的,泛道德、泛情感的,甚至是反理智的、极易煽动民众情绪的、立场多变的社会思潮。自由主义、老"左"等思潮常常被民粹主义当作理论立场和工具,民粹主义常常表现为如下几种倾向:首先,民粹主义极端强调民众的价值,崇尚、信仰"人民",并将民众和精英对立起来。实际上民粹主义所崇尚的"人民"也只是一个抽象概念,它们处处打着抽象"人民"的幌子抢占道德制高点,以"底层民众"代言人的身份自居,对各种权威、精英甚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五四运动时期"东方文化派""西方文化派"的思潮、学说中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传播的思想奠基作用,目的在于从各种思潮、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契合点中洞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并以此为鉴,促使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更注重与中国文化传统相契合,与中国的实际情况、世界思潮的变化与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11.
小卡片     
《党员干部之友》2013,(8):48-49
金手指我军第一面军旗是如何诞生的我军的创立,始于南昌起义。但当时南昌起义部队没有自己的军旗,用的是"左派国民党"的旗号,整编后的部队仍称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党的"八七"会议决定在湘、鄂、赣、粤四省发动秋收起义。会后,党中央派毛泽东为中央特派员,负责改组湖南省委和领导秋收起义。  相似文献   

12.
南疆播火──邓小平创建左右江根据地的革命活动片断江虹1929年夏,蒋介石任命在蒋桂战争中倒戈反桂的国民党左派将须俞作柏为广西省政府主席,李明瑞为广西编遣特派员、绥靖司令。俞、李决心励精图治,积蓄力量,伺机反蒋。应俞、李的要求,中共中央派邓小平、张云逸...  相似文献   

13.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很有影响的学派。瑞尼尔·格仑德曼关于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生态马克思主义”内部争论不休的问题。最近,“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瑞尼尔·格仑德曼在(新左派评论)第187期发表题为(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挑战)的长篇文章,批评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生态中心主义”倾向,就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的关系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格仑德曼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三派意见。一派是“马克思主义异端”的观点,主张抛弃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求实》2015,(7)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无疑为苏东剧变后处于低潮中的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创造了发展机遇。在世界左翼运动领导人和拉美共产党人看来,资本主义新一轮的危机使"历史终结论"的神话不攻自破,它不仅宣告了新自由主义政策的破产,而且暴露了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内在局限性,再次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拉美仍有20多个共产主义政党。这些拉美共产党正在努力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实际相结合,探索本国革命的道路。金融危机以来,拉美左翼运动的新动向主要有:拉美左派领军人物查韦斯的去世对拉美左派力量来说是一个巨大损失,但拉美左派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拉美左派政府执政地位依然相对稳固;除圣保罗论坛外,拉美左翼又新出现了一个新的左翼论坛——拉美进步会见;美国对拉美左派采取分化瓦解的政策,对古巴伸"橄榄枝"和"胡萝卜",对委内瑞拉挥舞"剑"和"大棒"。自2014年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包括社会主义古巴在内的拉美大多数左翼政府都面临着程度不同的政治、社会压力和经济困难。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阶段,"五四"运动与中国社会史论战对此后唯物史观在中国的流布影响深远.一方面,唯物史观的译介与运用对中国史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唯物史观的解读受到当时流行的"左"派思潮影响而产生了一些偏颇:其一,"把西欧历史模式放大为普世规则,陷入历史单线进化论";其二,"忽视反映社会形态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新左派运动发轫于本世纪中叶的英国。随后,由于深刻的同一根源,其发展渐具国际性,成为欧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的一种青年知识分子的激进运动。在美国,这个运动的兴盛约十余年。它萌芽于五十年代后期的黑人和学生的政治运动中,但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运动,它始于1960年。这年5月,旧金山地区的大学生抗议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非法传讯的示威,一般被视为它的起点。1962年6月,新左派的主要组织“争取民主社会学生协会”发起在密西根的休伦港召开青年学生激进分子大会,与会代表50多人,来自各激进的或自由主义的青年组织。他们在会上通过了揭露美国社会弊端,倡导新改革思想的“休伦宣言”。这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新左派运动的诞生。从六十年代中期起,运动进一步扩大和加强,从改良主义走向激进主义,并影响到成年的知识界。新左派成为当时方兴未艾的黑人运动、学  相似文献   

17.
谭桂娟 《新视野》2017,(4):44-49
2009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新共产主义"观念展开了研究,为我们认识"新共产主义"思潮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借鉴。但是,现有的研究主要偏向于对个人思想的研究,鲜有把"新共产主义"观念作为一种思潮来进行总体研究。把"新共产主义"思潮放在西方左翼思想发展的历史中以及置于整个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史中来看待,运用总体性方法,可以抽象出"新共产主义"思潮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8.
英国新左派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他们是具有明确的政治诉求和目标导向的知识分子。他们将研究的视角专注于文化,认为文化是社会的本质维度,新左派从整体思维入手,把文化定义为“整体的斗争方式“”整体的生活方式”。新左派从总体出发,挖掘技术、文化和日常生活接合的重要意义,说明了文化的发展奠基于技术的进步,技术进步在为主导意识形态做支撑的同时,也促进了大众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1918——1922年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流行着一股时髦的“左倾”思潮。这股思潮在共产党和领袖作用问题、策略问题和组织问题上宣扬种种错误观点,败坏马克思主义的信誉,阻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健康发展。列宁对“左派”共产党人错误观点的一批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探索与实行改革开放的历程中,一直伴随着同各种极端思潮的论争,这些极端思潮有来自"左"的方面的,也有来自右的方面的.我们要认清各种极端错误思潮的危害,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