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1年7月16日,金庸应邀访问大陆。7月18日上午,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接见了金庸。"文革"伊始,邓小平被打倒,金庸在香港《明报》社评中为邓小平抱不平,还预言邓必将重返政坛,"东山再起"。在中共领导人中,金庸最想见的就是邓小平。他了解到邓小平在被批判时的反应是"聋子不怕天雷打,死狗不怕滚水烫",觉得邓小平"如此刚强不屈,真令人敬佩"。金庸认为邓小平在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体现了他的魄力和远见,"令人敬佩"。在金庸看来,"真正的英雄,并不取决于他打下多少江山,要看他能不能为人民百姓带来幸福",邓小平在他的眼里是郭靖式的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2.
1981年7月18日上午,邓小平以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身份会见香港《明报》社长查良镛,即武侠小说家金庸。这是邓小平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单独会见香港同胞,在当时引起了世界轰动,亦对“大侠”金庸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金庸对祖国内地很向往 香港武侠小说家、著名报人金庸(原名查良镛)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和认识,也像普通人一样有一个不断认知的过程.在进入香港报界的初期,金庸对中共的认识是迷茫又充满恐惧的,原因是他的父亲查枢卿在祖籍浙江海宁县袁花镇土改斗争中作为地主受到镇压.1959年,金庸放弃写作而主持《明报》编务.他作为刚创刊不久的明报社社长和主编,每天都必须为这张报纸的头条写一篇社论,这时候金庸的政治观点便开始变得明朗起来.  相似文献   

4.
明红 《湘潮》2006,(4):55-56
“文革”开始后,金庸创办的《明报》开辟了“北望神州”专版,每天刊登有关祖国的消息。金庸的政论文章大多是对祖国大陆政局的评述,他对“文革”的抨击非常尖锐。与此同时,金庸对邓小平又多有赞誉。特别是邓小平第二次被打倒后,金庸仍不改初衷,在预言林彪、江青一伙必将“死硬”的同时,断言邓小平还会东山再起。金庸在海外的评论,给落难中的邓小平带来了一定的安慰。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觉得金庸是一个值得一见的人。1981年7月18日上午,金庸在北京受到邓小平的接见。金庸是香港新闻界在新时期第一个得到邓小平接见的人。金庸携夫人、儿子和…  相似文献   

5.
本学期,在高中语文第四册《语文读本》中,首次选入了王度庐的《卧虎藏龙》和金庸的《天龙八部》两部武侠小说的内容。据悉,这本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于去年11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次出版。金庸小说这些年可谓是“笑傲江湖”,拥有无数的拜“金”派。早在2001年,关于金庸小说将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就引起各方激烈的争论,后来,在种种压力下,教育部明确表示:金庸的文章不会成为学生的必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当时也表示,不会收入金庸的武侠小说。  相似文献   

6.
<正>忽然竖发一顿足,崖石迸裂惊沙走。来去星女掷灵梭,夭矫天魔翻翠袖。——【明】唐顺之《峨眉道人拳歌》2004年中秋节,金庸先生在峨眉山灵秀湖边第一次观看峨眉武术表演:一位僧人用木棍向另外一位僧人的背上猛击,被击僧人硬气功发力,木棍瞬间断为两截。说时迟,那时快,一截断棍直接飞向金庸座席,将他座位前的水杯击翻,茶水飞溅,一时尖叫声四起。面对突如其来的"暗器",金庸岿然不动,显  相似文献   

7.
正"投资自己的兴趣,未必回报最丰厚,但绝对是最保险的。"王晓磊说。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六神磊磊",会跳出这样的词条——本名王晓磊,微信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作者。因为喜欢金庸开了该公号,经常把社会热点绑上金庸作品来解读。六神磊磊的微信文章,"10万+"只是起跳数,点击量破百万的文章也不乏其例。当人们在搜索引擎上重新输入"新华社王晓磊"时,也会跳出许多文章。比  相似文献   

8.
1989年11月19日,香港《大公报》、《镜报》等6家报刊,竞相报道了中国大陆海员严力宾奋勇灭火为国捐躯的事迹。其中《明报》特讯写道:“停泊于青洲对开海面上的大陆货船昨日下午时36分突然起火,并引发大量浓烟,香港工人睹状迅速  相似文献   

9.
《城市党报研究》2007,(6):45-45
据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报道,马来西亚证券监督委员会有条件批准南洋报业、星洲媒体和香港明报企业的合并计划。星洲媒体于今年1月29日宣布,与香港上市的明报企业进行合并,以建立一个全球华文媒体集团,并邀请南洋报业参与这项计划。  相似文献   

10.
正汽车在烈日下暴晒一会儿,车内就犹如蒸桑拿一般,让人开车时烦躁易怒。近日,香港《明报》刊文,教大家如何快速降低车内温度。日本埼玉大学部空气力学教授酒井胜弘曾提出一个快速让车内降温的方法:先打开副驾驶位车窗,再连续开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9月4日上午11时52分,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南开大学教授杨敬年在天津逝世,享年108岁。不久前,他就读过的牛津大学圣体学院授予其杰出院友的最高级别头衔——"荣誉院士"称号。37岁留学,86岁退休,88岁写完20多万字的《人性谈》,90岁翻译74万字的亚当·斯密《国富论》,100岁出版27万字的自传《期颐述怀》……一生中命运跌宕起伏,他  相似文献   

12.
据香港《明报》报道,印度科学家声称培育出一种无须烹煮就可以吃下肚的大米,有望解决当地长期持续的饥饿问题。据报道,印度中央大米研究所的专家表示,他们是从东北部  相似文献   

13.
北京的一家《青年周末》刊出一则报道,说是北京高中语文课本换血,除了将金庸的《雪山飞狐》替掉了鲁迅的《阿Q正传》,另外还作了一些篇幅的调整,因而闹出不小的动静。  相似文献   

14.
明红 《党史文苑》2005,(2):13-18
金庸,本名查良镛,笔名"金庸"系"镛"字一分为二.作为武侠小说家,金庸早已为人熟知.他总共写了14部36册武侠小说,他曾将自己的14部作品首字连成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正所谓"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金庸新派武侠小说宗师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他与鲁迅、老舍、曹禺一样,已经走进了中国文学史.而作为社会活动家,金庸却并不那么广为人知.金庸行走文学、新闻、政治三大"江湖",应对自如.他受到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几次接见,还单独会晤撒切尔夫人,并获英国女皇授予OBE勋衔.全球十余所著名学府授予他名誉博士与名誉教授,天上亦有一颗行星被命名为"金庸星".他的生活,恰似他书中描写的"桃花岛"一样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张晓刚的一幅《血缘》以97.72万美元成交,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第一件"百万宝贝":后来,《大家庭》系列中的一幅作品在苏富比拍到了78万美元;很快,他的画作《天安门》在经过一番激烈竞投后,被一位神秘买家以1800万港元拿下;2010年,《创世篇:一个共和国的诞生二号》又以5218万港元成交,再次刷新了中国当代画家个人作品拍卖成交的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16.
正"祖国的传统名画和民族的手工技艺结合,竟然是如此的神奇和壮观!"6月17日,在"2017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非遗周末聚"展演中,一幅全长42米的《清明上河图》,让市民和游客领略了苗族刺绣的"针"功夫。这幅"壮锦"的创作负责人,就是贵州复临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苗族汉子罗飞扬。出生于1978年的罗飞扬,由于受金庸、古龙武侠小说的影响,从小就有一个"侠客梦":飞檐走壁、摘柳  相似文献   

17.
年假休息在家,友人造访,闲谈之中聊到某官员落马之事,顿觉可惜,甚感可悲。由此想到"一失万无"一词,不由感慨万千。"一失万无"由汉代枚乘《七发》而来:"孔、老览观,孟子筹之,万不失一。"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演变为"万无一失"。时下,在强调安全责任、人生仕途、重大问题时,这句  相似文献   

18.
2005年4月13日,在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殉职一周年的前一天,中央电视台播放了20集电视剧《任长霞》。这部以任长霞事迹为基础改编拍摄的电视剧,真实而艺术地再现了任长霞的光辉形象和崇高品质。有读者来信说,在观看《任长霞》时,眼泪一次次夺眶而出。任长霞是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长,2004年4月因公殉职,年仅40岁。生前曾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中国十大女杰"、"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1月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4感动中国人物"。为何任长霞的离去令登封14万人哭声震天?为何观看《任长霞》让我们泪流满面、萦怀不去?  相似文献   

19.
《湘潮》2021,(5)
正《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的成因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受"左"倾错误以及"大搬家"式行动的影响,中央红军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经过惨烈的湘江战役之后,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在不到50天的时间里减员5万余人,平均每天减员在1000人以上,  相似文献   

20.
20万元!48万元!200万元!一组飙升的数字竟是一篓年过半百的益阳黑茶的身价。2004年,这篓黑茶51岁,广州市的《信息时报》以题为"51岁的老茶你买得起吗"的报道震撼着人们;2005年,这篓黑茶52岁,在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上被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