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问题、农民问题和农村工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深刻理解党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吸取(?)0多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几次起落的历史教训,进一步认识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村工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确实重视农民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村工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而我国的农业和农村问题 ,实质上就是农民问题 ,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利益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民的利益与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紧密相连。本文拟就农产品的供求平衡以及农民增收问题进行探讨。一、当前我国农产品供求现状经过 2 0年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正确认识和把握新阶段的变化及特征 ,对做好跨世纪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 ,意义重大。首先 ,农产品供求关系发…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是中国政界和理论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但又是一些基层领导重视不够、着力不够的问题。不少学者提出,农业问题在农村,农村问题在农民,由此得出结论,中国的“三农”问题说到底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说到底是农民的解放问题。最近因工作关系在农村作了较多的调研,并重温了江泽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系列论述,感到中国农业、农村、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制定了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和方针,明确指出了要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总结农村改革的经验,探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对进一步解放农民思想,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如火如荼的中国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繁荣农村、发展农业、富裕农民,是中国共产党农村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为此,冲破各种错误思想的束缚,放宽农村政策,与民休养生息,对于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至关重要.改革开放过程中,农村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正是从纠正对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片面认识,放宽农业政策,给农村放权,给农民松绑开始的,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党的三代领导人对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素称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还未完全实现工业化。因此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解决的好坏,事关中国革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为切实有效地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的三代领导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对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民问题是新世纪中国的最大问题。农民的命运就是国家的命运。没有农民的发展,就没有全面的发展;没有农民的稳定,就没有国家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小康。农民是农村和农业的主体,农民的生存状况、权利状况决定着农村的兴衰,农业的成败。解决了农民问题。农村和农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解决了农民问题,就为国家的全面现代化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基础。——题记  相似文献   

8.
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最终的途径和方向是:农业企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民问题,始终是决定党的事业胜利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为我国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自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 ——摘自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文件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社会最大的群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这在我省显得尤为重要。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省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省的根本问题,不仅关乎发展,同时还关乎稳定,关乎团结。因此,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各行各业都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目前我省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最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农民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如果不尽快扭转这种局面,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粮食生产和  相似文献   

11.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促进农民增收,既要做足做好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文章,又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途径。近年来,潍坊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多渠道转移农民,多形式减少农民,千方百计富裕农民,走出了破解“三农”问题的新路子。潍坊市农业基础较好,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等成功做法,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较好地解决了不同阶段农民增收的问题。但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潍坊市农业增产难以增效、增产难以增收…  相似文献   

12.
十六大以来党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从古至今都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加强农业、搞活农村、致富农民,是我们党执政以来的基本主张,也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多次指出农业丰则  相似文献   

13.
王玉邦 《求实》2006,(Z3):5-6
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论述,集中体现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我们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总体把握和认识,是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和正确理解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论述,对于我们认真研究解决好当前“三农”工作中存在的各类突出问题,努力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牧区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新世纪开始,首都现代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北京郊区实现"十五"计划,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方向。岳福洪副市长在答本刊记者问时坦言: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说到底是致富问题。从北京郊区现状看,农民增收要靠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业大胆进行结构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效农业;另一方面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引导更多的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北京郊区实现农业现代化,二三产业是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 记 者: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近年来我国农民增收的速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十二亿人口,九亿人民生活在农村,农村面积辽阔。然而,我国却一直是一个农业并不发达的国家,农村经济一直存在许多潜在的问题,诸如:农民生产的盲目性,农民隐性失业,农业生产商品化薄弱,农技人才奇缺等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农村经济上台阶的障碍。福建虽是沿海开放地区,但由于本省的地理环境复杂,山林多,耕地面积不足,农村经济也存在上述的普遍问题。为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推动福建现代农业产业化的进程,笔者认为首先必须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它包括:①增强农民整体的科技兴农的意识,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水平及应用能力,井着力提高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农民的组织管理能力;②培养农村急需的优秀农科技术人员,培养他们献身发展农业科技的高尚品质;③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世界上农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国家自主的根本问题。当前,我国农业比较落后,农村不发达,农民是弱势群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抓住“三农”这个关键问题。要确立富民意识、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要从农村内部进行突破;要在农业之外寻求出路,还要提高亿万农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17.
正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是社会安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依靠,任何时候都要重视农业、重视农村、重视农民。如果"三农"工作出了问题,直接动摇的是我们党的执政根基,影响的是国家的发展大局。要确保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必须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把"三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多年的实践中,党领导全国人民对解决"三农"问题进行了深入探  相似文献   

18.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我们就能赢得全局工作的主动。”江泽民总书记在参加九届全  相似文献   

19.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实现跨世纪发展的目标难度最大而又非完成不可的一项任务,就是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如何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关键在农民。而解决好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又在于全面提高农民素质。这是最近我们对乳山市500户农民进行抽样调查后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一、农民素质基本现状所谓农民素质,是对农民文化、科技、思想、道德以及体质等方面基本状况的总体评价。一般说来,我们在评价农民素质水平的时候是以前四个…  相似文献   

20.
对农民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如果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就不可能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社会稳定。要把“三农”问题解决好 ,就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 ,努力提高农民素质。  一、加强农民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各国的竞争日益表现为国民素质的竞争。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核技术、农药化工技术的发展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用知识密集型农业代替劳动密集型农业 ,依靠科技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