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黔动态     
责州“整村推进”展开扶贫工程2004年,贵州启动了“百乡千村”扶贫工程,已累计完成1919个一类重点村的整村推进扶贫。整村推进战略以贫困村为基本单位,贫困农户参与,多部门齐抓共管、协调配合,围绕三个基本(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找准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制定和实施扶贫规划。今年,在全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整村推进”战略,到2007年,将完成5486个一类重点贫困村的整村推进。  相似文献   

2.
党刊文摘     
贵州“整村推进”展开扶贫工程2004年,贵州启动了“百乡千村”扶贫工程,已累计完成1919个一类重点村的整村推进扶贫。整村推进战略以贫困村为基本单位,贫困农户参与、多部门齐抓共管、协调配合,围绕三个基本(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找准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制定和实施扶贫规划。2005年,在全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整村推进”战略,到2007年,将完成5486个一类重点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摘自《当代贵州》)  相似文献   

3.
曹玉来 《学习月刊》2013,(14):94-95
一、"三位一体"促脱贫长期以来,咸宁市高度重视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工作,社会各界也为消除贫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扶贫开发战略,使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集中力量抓好专项扶贫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改善村容村貌。按照"政府统筹,资金捆绑,板块开发,整村推进"的思路,以基础设施、产业基地、脱贫能力、农村清洁、社会事业等建设项目为重点,每年实施60个整村推进项目,近几年来已经累计实施整村推进240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人》2012,(19):20-21
近年来,固原市结合市情,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转变计划生育工作方法和思路,把实施"少生快富"工程作为人口计生工作的突破口,探索出了"少生快富"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新路子,实现了以户为单位的少生快富工程向以村为单位的整村推进,培育了以原州区彭堡镇硝沟村为代表的"少生快富"整村推进示范村,创新发展了走向全市、全自治区的一项计划生育工作新模式。利益引导,政策驱动,实施"少生快富"整村推进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人》2013,(13):38-39
正近年来,固原市把实施"少生快富"工程作为人口计生工作的突破口,创造出了"少生快富"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新路子。"少生快富"工程启动实施以来,主要经历了"村级试点、乡镇示范、全面推开、整村推进"四个阶段。从2000年4月在全市6个行政村开始"少生快富"工程试点到2012年全市创建32个"少生快富"推进村,探索出了以户为单位的少生快富工程向以村为单位的整村推进,培育出了以原州区彭堡镇硝沟村为代表的"少生快富"整村推进示范村。"少生快富"工程已创新发展为走向全市、全自治区的一项计划生育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开展"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是省委着眼于履行党的政治责任、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夯实治青理政根基提出的重大举措。黄南州立足藏区实际,瞄准乡镇政权和村级党组织建设薄弱环节,制定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抓乡促村筑根基,三级共创示范县"工程的实施意见》,并将"抓乡促村"工程列入全州深化改革重要内容,按照"整村强化、整乡推进、整县提升"  相似文献   

7.
张作明 《学习月刊》2009,(18):91-92
建始县是新阶段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过多年扶贫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由于全县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返贫现象严重,我们的扶贫任务还十分艰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始找准"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简称"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这个平台,探索扶贫开发新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人》2009,(12):F0002-F0002,I0001
近年来,泾源县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不断转变扶贫开发思路,始终坚持"三个不变"(以"三个产业作支撑,危房改造打基础,六小工程相配套,民主管理做保障的基本思路不变;以捆绑项目、整合资金、整村推进的主要措施不变;以瞄准贫困群体、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目标不变),率先开展"五项创新"(在扶贫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扶贫工作中,广南县坚持以“四村五位一体”建设为重点,以整村推进方式推进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把握着力点,因地制宜实施新农村建设“四村五位一体”建设,是文山州扶贫工作思路的创新,内容涵盖了农村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事业和基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仁怀市174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积累达2.4亿元,实现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仁怀市坚持全方位谋划、全领域破题、全过程保障,分步实施整镇推进、整市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174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积累达2.4亿元,其中积累100万元以上村(社区)61个、500万元以上村(社区)8个,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走进郎溪县新发镇官桥村,闻到的是清新的空气,感受到的是和谐的生活气息,看到的是整洁的路面,干净的农舍,以及如诗如画般的田园风光。他们“敢为人先,超前一步”,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终于让“美好家园,和谐新村”的美梦成真,昔日的贫困村已跃居为全县的“十强村”、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选准突破口官桥村与江苏省高淳县接壤,2000年由两个村合并而成。全村辖27个村民组,3069人。前几年,这里还是一个典型的穷村落。2005年,官桥村被列入全县35个重点村实施整村推进工程,村党总支决定把整村推进的突破口选择在“要想富、先修路”上…  相似文献   

12.
《云岭先锋》2015,(7):30-30
在开展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工作中,东川区坚持“上下联动”,做到指导帮扶与组织实施共同发力。首先,坚持“区级领导挂镇包村、区属单位挂村包组、帮扶队员挂组联户”工作机制,合力指导实施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工作。选派区级单位领导干部,集中力量对口帮扶重点实施整乡“双推进”的铜都街道和阿旺镇。  相似文献   

13.
康县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基础设施改善、乡村旅游发展、双联行动、电子商务高度融合,全面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康县坚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扶贫整村整流域推进相结合,注重把涉农项目资金整合起来,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实施了道路硬化、房屋庭院改造、村庄环境整治、河道沟道治理、通讯网络架设等工程,建成了村级组织综合服务中心、村民休闲广场、花园景观和乡村舞台,配套了小超市、卫生室、读书室、理发室、电子商务室,使一个个脏乱差的贫困村变成了村美家洁院净的新农村,让群众最大限度地得到了实惠,放大了扶贫整村推进效应.  相似文献   

14.
整村推进——铿锵步伐消贫困、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富农家、劳务培训——技能打工拓富路  相似文献   

15.
刘秉承 《实践》2016,(4):46-48
正2014年9月,呼和浩特市在全区范围内率先启动了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程,向"十个全覆盖"项目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三类村"和扶贫整村推进村首批派驻了152名第一书记。2015年9月,伴随着自治区选派万名干部下乡驻村决策部署的下达,呼和浩特市加快了第一书记选派工作进度,又选派  相似文献   

16.
陈锋列 《共产党人》2005,(19):19-20
整村推进,以其全新的运作理念,显著的扶贫成效,在新世纪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绥阳县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的新路径、新模式,在示范带动的基础上,分批次、分阶段、分重点实施整村推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基层党建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近年来,绥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五村工程"推动均衡发展建成同步小康的意见》,建立实体运作的绥阳县村级集体经济投资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的新路径、新模式,在示范带动的基础上,分批次、分阶段、分重点实施整村推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人》2008,(23):60-60,F0003
自2001年以来,海原县扶贫开发工作始终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分类扶持,连片开发,综合治理”的扶持方式,加快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进程,通过整合资金、捆绑项目和动员社会帮扶等措施,投入3.12亿元资金用于整村推进工作,重点建设早作基本农田33.2万亩,新增灌溉面积3.9万亩,扶持农民建设养殖圈舍3.02万座。  相似文献   

19.
大地复苏,万物催生。站在位于泾源县大湾乡的高速公路边上,一个崭新的村庄展现在眼前:家家户户房屋红瓦蓝脊,其间有标准统一的牛舍温棚,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就是何堡村,两年前是一个贫困村,纳入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后,村容村貌已是今非昔比了。  相似文献   

20.
正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史店乡大力开展敬老爱亲、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等道德模范评树活动,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影响广大群众。以学习雷锋活动为抓手,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志愿服务。以徐坪村"少生快富"整村推进村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倡导婚育文明新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开展"日行一善"活动和文明村组(单位)创建活动,让具体的活动引领民风。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依托乡文化站、村党员活动室、"成林文体大院"和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