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黄道余 《党史纵览》2002,(12):24-26
2000年3月18日,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在台湾“总统”大选中击败了国民党候选人连战,在野的民进党取代国民党上台执政,完成了台湾政治发展史上的首次政党轮替。但从那时起,台湾政坛动荡不安,财经形势迅速恶化,两岸关系停滞不前,民进党当局一度面临被罢免的政治危机。  相似文献   

2.
2005年以来,围绕台湾前途走向,海峡两岸三大政党的互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这三个政党,即大陆的中国共产党,简称共产党;台湾地区的中国国民党,简称国民党;以及台湾地区的民主进步党,简称民进党。如果以社会习惯的颜色来代表,则共产党为“红”,国民党为“蓝”,民进党为“绿”  相似文献   

3.
国民党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党,但目前却出现式微.究其原因,可以归纳如下:打压宋楚瑜使国民党一分为二,民进党坐收渔翁之利;国民党与“黑金政治“划上等号,使台湾民众“让国民党下台“的信念越来越强烈;国民党自身组织体系的衰落使其失去了选举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李鹏 《学习月刊》2012,(5):40-41
2012年1月14日,竞争激烈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民意代表选举落下帷幕,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以超过民进党候选人近80万票的优势赢得选举,国民党也在立法机构中获得超半数的64个民意代表席次。  相似文献   

5.
刘龙 《党建文汇》2007,(6):15-15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总是被外界批评太过老套的国民党,想出了一个用扑克牌揭开民进党执政贪腐全记录的竞选新招。日前,国民党发行了这套“非常扑克牌”的“司法篇”,共计5万份,把民进党上台7年来遭起诉、被判刑的官员及“立委”全部印在扑克牌上,“大王、小王”以陈水扁家族弊案为主要内容。接着,国民党还会陆续推出“非常扑克牌”的“掏空篇”、“裙带篇”。不排除日后还会有光盘版。  相似文献   

6.
陈水扁政府上台执政 2000年3月18日,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当选为台湾新的最高领导人,执政70多年的国民党终于失掉"政权",沦为在野党.3月底,陈水扁任命国民党党员唐飞担任"行政院长",并负责"组阁".陈水扁之所以任用唐飞,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树立民进党"全民党"的形象,标榜建立"全民政府".  相似文献   

7.
《江淮》2004,(5)
台湾泛蓝和泛绿两大阵营的出现,实际上是对目前台湾政治势力的基本划分。台湾的主要政党包括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台湾团结联盟”和新党。国民党是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党,其前身为孙中山先生创  相似文献   

8.
90年代以来,台海两岸形势日趋复杂,台湾分裂势力与外国反华势力加紧勾结,相互利用,共同分裂中国.2000年3月18日,民进党候选人在台湾当局领导人选举中获胜,民进党取代国民党成为台湾执政党.两岸统一由此进入了一个充满危险的困难时期.但两岸统一并非从此遥遥无期.两岸统一不仅存在坚实的历史和法理基础,而且存在现实的国内外条件和力量保障.  相似文献   

9.
张励 《理论文萃》2001,(3):39-42
从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至今的50多年中,台湾经历了由经济结构转型所引发的多元化的社会转型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带动了台湾在文化、心理、社会等领域的巨大变革,也促发了岛内政治生态从国民党一党独享,到国民党一党独大、多党制衡的政党政治,再到90年代末国民党、民进党等主要政治势力重新分化,民进、国民、亲民“三党鼎立”,多党并存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看民进党的成立和国民党开放党禁,台湾逐渐进入7竞争性政党政治时代,当代中国境内出现了一种新的政治形态.经过20多年的发展演变,台湾政党政治在经历了以国民党为首的泛蓝和以民进党为首的泛绿两大政党集团对峙的"二元化多党制"之后,"两党制"格局已渐次清晰.针对台湾政党政治轮流坐庄的特点,大陆方面既要致力于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长效机制,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促进国家最终统一,还要充分估计到台湾竞争性政党政治对大陆造成的影响,为两岸的政治性谈判早作预案,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11.
少华 《党史文苑》2015,(5):23-32
<正>非典型性"搭档"如果说搭档也是一种姻缘,为陈、粟牵线的"月老"便是毛泽东。1938年3、4月间,新四军第一、第二、第三支队先后到达安徽南部岩寺集中,第四支队东进到达安徽立煌县(今金寨县)流波疃地区集中。当时,中央把苏南确定为主要发展方向。那里,国民党正规部队大部溃退撤离,日军占领了中心城市和  相似文献   

12.
1984年3月,蒋经国在竞选连任台湾的第七任"总统"时,出人意料地提名此前在台湾政界没有任何资历和威望的李登辉出任他的"副总统"搭档。当时,李登辉的国民党党龄还不足10年。  相似文献   

13.
借鉴与参考     
《理论与当代》2020,(3):57-60
弃“九二共识”?国民党不能病急乱投医,《人民日报海外版》2月11日刊登王平的文章说,台湾岛内“大选”过后,中国国民党内出现了一些奇怪的声音。有人说要对大陆强硬,不排除中断“三通”,有人说要放弃“九二共识”建立“反统一”论述。如此奇谈怪论,令人惊诧。自马英九2008年胜选以来,“九二共识”一直是国民党的制胜法宝,能够处理好两岸关系是中国国民党区别于民进党的最大特色和核心优势。然而,国民党内一些人对此懵懵懂懂,老想做点明珠暗投、弃明投暗的傻事。  相似文献   

14.
泛蓝和泛绿是学术界对目前台湾政坛政治势力的基本划分。2001年底台湾“立委”、县市长选举之后,岛内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发展成为泛蓝与泛绿两大阵营。泛蓝阵营主要由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组成,民进党和台联党则组成了泛绿阵营,而大陆政策成为区分蓝绿的一条重要分界线。  相似文献   

15.
今年3月18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台湾民主进步党提名的陈水扁、吕秀莲以39.3%的得票率当选‘冲华民国第十任总统、副总统”。国民党提名的连战、萧万长却以对.l%的得票率位列第三,排在以无党籍身份参选的宋楚偷、张昭雄之后。陈水扁上台,结束了国民党在台湾长达引年的统治,标志着秉持“台独”立场的民进党成为台湾新的执政党。这一结果对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乃至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国民党掌控台湾社会政治、经济、行政资源的巨大优势情况下,“台独”势力何以能够急剧上升并最终击败国民党而走上执政地…  相似文献   

16.
正《人民日报海外版》2月11日刊登王平的文章说,台湾岛内"大选"过后,中国国民党内出现了一些奇怪的声音。有人说要对大陆强硬,不排除中断"三通",有人说要放弃"九二共识"建立"反统一"论述。如此奇谈怪论,令人惊诧。自马英九2008年胜选以来,"九二共识"一直是国民党的制胜法宝,能够处理好两岸关系是中国国民党区别于民进党的最大特色和核心优势。然而,国民党内一些人对此懵懵懂懂,老想做点明珠暗投、弃明投暗的傻事。  相似文献   

17.
一明 《党建文汇》2008,(3):17-17
据“中央社”报道,国民党“立委”周守训以在台北市“立委”选举激战中打败民进党强将王世坚为例,国民党“大选”要赢,绝对要打动中间选民的心,尤其在大局不利于己方时,更应如此,不能只靠极左、极右的两端选民。周守训认为,马英九处理绿卡风波确实有所轻忽,但绿卡难不倒小马哥,决定“大选”胜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柳苑 《世纪桥》2005,(10):52-55
马英九获胜国民党主席竞选后, 已铁定成为下届台湾“总统”候选人。而在民众支持率持续下跌的民进党内, “四套马车”——“副总统”吕秀莲、“行政院长”谢长廷、现任民进党主席苏贞昌、“总统府”秘书长游锡堃,已急不可耐地开始了竞争布局。陈水扁后,谁将是最后的胜出者?  相似文献   

19.
刘红  景艳 《新视野》2013,(1):113-116
马英九执政的后四年开局不利,社会上批评之声四起.分析影响马英九方面执政政绩的三大要素中,两岸关系和国际因素均有利于其执政,岛内方面则是有利和不利因素并存.在岛内因素中,民进党方面已经摆出夺取下一届执政权的进攻架势,但国民党拥有执政“多数优势”,和平发展红利和效益会继续增加,经济情况会逐步好转,马英九方面的决策失误情况会逐步改观.因此,有利于国民党继续执政的态势在继续,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巩固和深化的态势在继续.  相似文献   

20.
刘佳雁 《世纪桥》2005,(1):64-69
国民党统治结束前.陈水扁已成为台湾在野党阵营中声望最高、最有实力的人物。2000年3月18日.陈代表民进党击败国民党候选人.当选为台湾当局领导人。上台后.陈虽一度对其激进的“台独”主张有所收敛.但他从来就没有放弃其“台独”思想。几年来.在“四不一没有”的幌子下.他不断地运用执政资源大肆进行“渐进式台独”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