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镇公义村,一排红顶蓝墙的畜棚特别引人注目。这是该村聚丰牛羊育肥专业合作社的牛羊育肥基地。42户入社农户今年初从甘肃统一采购肉牛180头进行育肥.流转土地500亩种植饲草。据预算。仅育肥一项农民年均将增加收入4200元以上。截至目前,化隆全县有29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会员)3427人,涉及农户1870户.带动农户7230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资产达524.8万元。去年成员(会员)人均纯收入达3153元,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155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截至2009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1052个.有成员322万产。带动农户1075万户。为结合我省实际,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  相似文献   

3.
我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下简称专合组织)植根于农村,壮大于市场,农户相联,贯通城乡.因专业化而凸显竞争优势,因合作化而彰扬发展强势,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发挥着显著的带动作用.全省一大批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的专合组织活跃在农村,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支撑.2005年底,全省已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3386个,成员278.5万户,分别比上年增加15.4%,30.8%,带动的农户已达808万户,成员收入水平比一般农户高20%以上.2005年我省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试点省份.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在湖南进行了专题调研,深感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从事某项专业生产或经营的农民为了克服个体劳动和分户经营方式的局限性,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按照自愿互利、民主管理、协作服务的原则,以约定共营的形式组建的民间自助服务性合作组织。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已发展到11647个,有的会(社)员上万人、经营规模上亿元;会员为167万人,带动农户194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17.4%。合作…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台安县高度重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将村“两委” 协会 农户这种新的农村管理模式作为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和加速经济发展、建设和谐台安的有效途径。目前,台安全县各类合作经济组织120个,拥有成员15106人,带动农户3.5万户,带动面达42.6%;供应农业生产资料占全县的70%以上,技术覆盖面50%以上。  相似文献   

6.
视野     
国务院关注四大国计民生据《半月谈》报道,反垄断法:保护公平竞争的“经济宪法”不久前,反垄断法草案如期提上审议日程,表明了中国高层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坚强决心。突发事件应对法:最大限度保护公民权益。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一般都要超过上千亿元。应对突发事件将有法可依,体现了“最大限度保护公民权益”的立法精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放活”九亿农民。该草案首次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取消了业务主管单位管理制度,实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商登记管理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将迎来大…  相似文献   

7.
王玉明  张磊 《新长征》2011,(2):50-51
近年来,我们辉南县农牧局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政府指导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渠道和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因势利导,强化服务,科学指导,有力地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至2010年底,全县已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9家,吸纳会员8000多人,生产经营服务范围扩展到了养殖、制种、林果、蔬菜等主导产业及其储运、加工等领域,辐射带动全县11个乡镇、142个村、1.5万多户农民,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  相似文献   

8.
"神普"牌蔬菜,今年上半创汇一千多万美元。这一品牌从出现直至声名远播,有着一番不寻常的经历。"神普"牌蔬菜出自房山区南洛村的神州绿普果菜产销合作社。这个合作社建于1987年,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由过去的蔬菜批发零售,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固定资产1320万元,从业人员300多人,带动本村和周边地区1356户农民,以产销蔬菜为主的契约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2年,鲜菜出口量达2.3万吨,创汇2318万美元,实现纯收入1200万元,亩效益达5000元以上,被区政府评为"先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今年上半年,虽然受非典影响,但蔬菜出口创汇仍保持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人民银行衡阳市支行调查,近几年来,衡阳市部分农村殡葬支出呈攀升趋势,已成为农民奔小康和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障碍。在祁东县、衡阳县部分乡镇的农村,办一桩丧事,2003年约需支出1.2万元,2004年为1.4万元,2005年为1.6万元,2006年为1.8万元,平均每年增幅在14.5%以上,比当地农民家庭年收入增幅高出10个百分点。农村殡葬支出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娱乐类:按近年流行做法,必须请戏班、乐队进行演唱。据对祁东县河洲镇办过丧事的11家农户调查,都请过本县的渔鼓队打渔鼓,平均每户支付戏班演出费在1500元,支付乐队演奏费在1000元。二是伙食类:办丧…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产品营销组织创新的途径选择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家庭经营长期不变的前提下,要解决农产品"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进行营销组织创新是关键。从组织层次和交易成本角度看:"贩运户或专业大户+农户"总体来说是和市场相似的,这种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初期营销合作的过渡形式;"公司+农户"组织模式虽然是当前我国农产品营销的主流形式,但双方权力结构的严重失衡导致这种模式是不稳定的;"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市场"虽都是位于市场到科层之间的混合组织,但前者交易成本明显低于后者。因此,构建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是我国农产品营销组织创新途径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在政策上和经济上的大力支持。2006年,中央财政拨付1亿元作为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专项资金。湖北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央也把我省作为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试点省。我省近期即将出台相关文件以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但我省与全国一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较好的省份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首先,从数量上来看,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已超过15万个,而我省仅有3298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次,从组织的辐射面和影响力来看,…  相似文献   

12.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萧县农村就涌现了大批的致富带头人和一些松散型的专业协会组织。经过多年的运作和发展,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合作的方式不断丰富,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宽。据统计,目前全县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280个,会员1.1万人,辐射带动农户2.3万户,占全县农户8%,被确立为全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县。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17,(2)
<正>克山县仁发农机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近年来,合作社以推进合作化、机械化、产业化、品牌化为目标,在各级农发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实现了快速发展壮大。2015年末,入社成员达到1014户,规模经营土地5.6万亩,每年繁育马铃薯原种薯200万粒,大型农机作业面积51万亩,总盈余达4196万元,亩分红632元,合作社成员比非入社农户每亩土地多收入220元。"仁发"的成功实践,为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14.
广汉市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产业化目标,抓基地、抓龙头、抓品牌、抓市场、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业向优质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现有四川绿科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遵生实业公司等8家企业、专业市场被确定为省和德阳市重点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农户12.1万余户,带动农户实现增收4494万元,户均增收607元.  相似文献   

15.
郭金丰  庄小琴 《求实》2007,(3):48-50
分散的农户如何面对市场的变化、抵御市场的风险,这是中国农民面临的一大难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江西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政府引导力度不够等问题,为加快推进江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需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更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开展试点示范,典型引导,充分发挥农村现有组织资源的作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平凉市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利机遇,因地制宜,依托平凉特色农业的资源优势,制定了“建设甘肃省重要的高效农业集中区”的目标,围绕组织实施肉牛、水果、干果、牧草“四个百万”工程,组建了735个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6万农户40多万人走上了小康路。大力发展产业,推进互动提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连接龙头企业和农户的重要纽带,是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平凉市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产业化经营的促进作用,积极推进集约化、专业…  相似文献   

17.
《党史博采》2014,(6):F0003-F0003
河北藁城市汇银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3月,是该县唯一一家农民自发组织并出资建立的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860万元,合作社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常年组织采购、供应成员种植所需的生产资料、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8.
一、"支部加协会"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 "支部加协会"是在党的领导下,以专业协会为载体,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富民为目的,通过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农户,使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目前,四川省乡村两级共建立各类专业协会26877个,覆盖了全省49%的行政村;协会会员达到125万人,带动了289万多农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21.5%."支部加协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之所以在四川有这样大的推广面,反映了当前四川农村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张轩  孟凡庭 《新长征》2009,(11):46-47
近年来,公主岭市十屋镇党委紧密结合当前农村面临新形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任务,通过党员领办、创办,典型示范引导,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全镇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4个,已成立党组织的3个,现有合作经济组织成员276人,在养殖、种植、购销等方面带动1839户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20.
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指在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建立一系列跨户、跨村、跨乡镇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它既包括原有的社区性合作组织,也包括以乡村经济技术服务实体为依托,或以农村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专业户为骨干,与从事某一专业生产的农户自愿联合起来组成的各种农民专业协会,还包括农户或家庭企业自愿组成的各类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或股份合作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