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纵观铁凝的创作,不难看出铁凝作品与基督教文化的密切关系。这不仅体现在基督教文化在铁凝作品中的具象化呈现,并且体现在基督教文化中罪恶观念、忏悔与救赎意识,对人类的爱的本质等文化因素的深层契合。以基督教文化的角度观照铁凝的作品,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铁凝的作品,也势必为我们呈现一位更具魅力的铁凝。  相似文献   

2.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作为基督教的外围组织,在传教的同时也发挥着社会服务的职能,为中国城市社会的现代化作出了一定贡献。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作为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分会,秉承了基督教青年会的社会福音思想,从教育、实业、生活方式等方面给近代天津城市社会注入了现代化的气息。同时,天津基督教青年会还承担了一部分社会服务和调节等公共职能,部分地弥补了政府职能的缺失,成功地构建起了一种独立于政府和民众而又沟通两者的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3.
西方的中世纪是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神圣文化时期.神圣文化的功能就在于:按照人们的宗教同类意识、通过社会关系来建构属神的价值认同系统(社会文化价值目标是其核心),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封建秩序所需要的伦理准则与群体生活方式.十四世纪末,伴随着中世纪步入风烛残年,神圣文化的价值认同系统也走向自我否定,从而导致了人们对基督教的社会文化价值目标——追求“至善”,实现此岸德性与彼岸幸福的配称一致——产生了普遍的绝望心理.这具体表现为:(1)神圣文化的重心从维护信仰的超  相似文献   

4.
作为近代西方社会世俗化、理性化运动的产物,社会契约论思想在其产生时就表现为对传统基督教思想的颠覆,但是作为一种思想理论或意识形态,两者所根植的政治文化却有着惊人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以社会契约论思想和基督教思想为研究对象,试图追溯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宗教维度。以个体的自然平等和自由意志为理论基石的近代社会契约论思想与基督教思想中对个体灵魂独立性的承认和上帝之下人人平等的理念具有耦合性和一致性,基督教价值观念是一种深层次的政治文化积淀,是普通西方人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和政治情感的基础,社会契约论思想的理论预设和价值前提来自于基督教思想。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20年代发生的“非基督教运方’(192-1927,以下简称非基运动),是在反西方列强的殖民政策与文化渗透的背景下勃兴的。这场激越的运动,给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带来了双重效应:其一,运动对基督教势力在中国的迅速扩张,起到一定的遏止作用,使企图借助强权政治以征服中华文明的基督教文化,落入无所作为的境地;其二,运动的反教情绪背后所蕴涵的政治意向,给当时正处高涨的反帝运动带来新的精神动力。因此,如果要对动荡的革命时代.中国人在文化与政治双重需要的选择中所表现出来的救亡意识与历史祈求进行分析,那么,这场运动理…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作家是基督教带来的世俗文化最早的受益者之一,在特定的环境中,他们暂时把基督教当作心灵的寄托,用基督教话语诠释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但是,从接受的模式看,作家们对基督教的认可最终融会于国家民族的复兴,回归到传统文化家国同构的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7.
理性与信仰的交汇──浅析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奥古斯丁是公元四~五世纪著名的神学家、美学家,他的思想对后世基督教和中世纪美学思想影响较大。国内部分学者一直认为,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只不过依然是柏拉图和新柏拉图派的美学,比如说朱光潜先生就谓奥古斯丁是把普罗丁的新柏拉图主义附会到了基督教神学上去。而笔者以为,对奥古斯丁,塔塔科维兹的评价最为恰当:“奥古斯丁视自己为罗马人与基督徒,并同时受益于古代的与新的基督教文化。他在充分利用旧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他将两个时代、两种不同的美学体系汇合在一起。他继承了以往的美学原理,对之加以改造并以…  相似文献   

8.
张全录 《唯实》2010,(3):83-85
江苏基督教对社会的影响逐渐扩大,农村信徒仍为主体,城市基督教组织地日趋重要,境外渗透加剧,原教派活动意识强烈。未来信教群众将会以每年3%-4%的速度平稳增长,信教群众思想日趋成熟,教会的威信和影响在某些方面超过当地基层组织,将会成为基层党组织的潜在竞争者,境外渗透和邪教侵蚀也将是未来基督教自身发展和政府管理宗教事务共同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西方文明是由人文精神、工具理性、契约社会、基督教信仰、价值哲学构成的,对西方文明的构成进行分析,认识其长处和短处,便于我们增强文化批判意识,更好地把握当代文明发展的历史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尤其是作为中共中央分管统战工作的负责人,周恩来高度重视中国基督教问题。他紧抓中国基督教问题的实质,力主中国教会割断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联系;坚持宗教信仰自由,反对搞反宗教运动;充分肯定中国基督教界进步分子的积极作用。更为可贵的是,他积极支持和引导了吴耀宗、刘良模等教会进步力量发起的中国基督教的反帝爱国运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村民自治进程快速推进,农村基督教的组织结构、传教方式、活动空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督教作为社会实体,与其他社会实体处于相互关系之中。由于基督教价值取向与活动方式的独特性,不可避免地与其他社会实体产生矛盾和冲突。随着基督教徒人数的增长,特别是“老板基督徒”等新群体的出现,基督教已经成为农村社会不可忽视的力量,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建设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宏 《湘潮》2007,(11)
中世纪基督教作为欧洲社会惟一的和绝对的意识形态,它与罗马文化有着极其复杂的渊源关系。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欧洲古典时代的结束,但罗马文化却没有消亡,基督教成了古典罗马文化的继承者。就此意义而言,基督教不是从内部摧毁罗马文化的"特洛伊木马',而是保留罗马文化种子的"诺亚方舟'.本文拟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阐述基督教对罗马文化的继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基督教的重兴与农民的精神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敏 《唯实》2003,(8):28-31
中国农村基督教的重兴既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也源于现代基督教的个性魅力,更与当代中国农民的精神需求直接相关.当前农村基督教的重兴,从另一个侧面提示我们中国农村正面临亟待重建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4.
颜敏 《唯实》2003,(Z1)
中国农村基督教的重兴既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 ,也源于现代基督教的个性魅力 ,更与当代中国农民的精神需求直接相关。当前农村基督教的重兴 ,从另一个侧面提示我们 :中国农村正面临亟待重建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5.
颜敏 《唯实》2003,(9):28-31
中国农村基督教的重兴既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也源于现代基督教的个性魅力,更与当代中国农民的精神需求直接相关.当前农村基督教的重兴,从另一个侧面提示我们:中国农村正面临亟待重建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6.
顾传勇 《唯实》2013,(5):20-23
20年前,徐州市铜山区单集镇临头村基督教信徒的发展态势引起不少党政干部的担忧,因而临头村基督教成为上个世纪90年代宗教工作的一个反面典型。20年过去了,作者带着职业好奇,又来到临头村基督教会。经过走访,与信徒聊天、同基层干部座谈、问卷调查和亲身观察,感触颇深,引发对宗教认识和宗教工作的思索。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对闽西地区基督教问题的处理,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将斗争与改造相结合,充分发 扬了革命现实主义精神。革命时期党对闽西基督教的斗争改造,是我党早期宗教政策的一次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8.
近代基督教传入引起中国文化焦虑,一方面是因为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存在文化势差,另一方面是因为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具有深刻的差异,充满着张力。当今时代,中国在快速推进现代化的同时,“传统文化热”与“基督教文化热”同时存在,如何看待、处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仍然是令人焦虑的文化难题。  相似文献   

19.
孟庆娜 《世纪桥》2011,(17):48-49
基督教能够传承到世界各地,保罗功不可没。他的神学思想,他的教义理念以及他的传教精神都深深的打动着每一个人,这足以证明保罗在基督教发展史上的影响和地位。本文主要从保罗对基督教教义观的影响以及对基督教传统的影响两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基督教作为辽宁省现有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之一,19世纪初传入我省,在不到200年里,传播迅速、影响广远,尤其是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在辽宁省宗教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引导辽宁省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不能不把基督教作为课题加以研究.正确认识辽宁基督教相适应的基本情况,认真理清存在的问题,科学制定相适应的对策措施是我们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