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汉民(1879—1936),字展堂,原名衍鸿,广东番禺县(今广州)人,国民党元老.长期以来,他一直受到人们的唾骂,原因故然很多,但廖仲恺被刺与他涉嫌却首当其冲.1925年8月20日,国民党左派领袖、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廖仲恺被刺.事实上胡汉民未参与这起谋杀案,其理由如下:第一,胡毅生、林直勉主谋刺廖.胡汉民涉嫌理由不足.廖仲恺被刺后,根据苏联顾问鲍罗廷的建议,马上组成了汪精卫、许崇智、蒋介石三人特别委  相似文献   

2.
国民党反动派于1927年出卖革命以后啸聚南京争权夺利,特别是蒋介石发动了两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反革命“围剿”遭到可耻失败之后,反动派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剧了。1931年春,蒋介石和伪立法院长胡汉民因制定“约法”而发生了一场权势斗争。蒋介石要召开“国民会议”制定“约法”,企  相似文献   

3.
蒋介石与李宗仁之间向来貌合神离,互存戒心。1948年3月,国民党召开第一届国民大会,李宗仁使出浑身解数,击败蒋介石推举的孙科,当上了副总统。三大战役中,蒋介石的百万精锐之师血本无归,而李宗仁则急调自己掌握的桂系军队聚集南京附近,大有取而代之之势。蒋介石感到忍无可忍,遂策划秘密干掉李宗仁。《蒋介石密杀李宗仁内幕》揭示了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斗,情节曲折,悬念迭起。  相似文献   

4.
肖如平 《世纪风采》2010,(12):35-38
国民革命时期,苏俄顾问鲍罗廷曾特别推荐一批国民党要人的子女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其中,包括蒋介石之子蒋经国、廖仲恺之子廖承志、邵力子公子邵志刚、李宗仁内弟魏允成、张发奎之弟张发明、邓演达之弟邓明秋、于右任女婿屈武、冯玉祥长子冯洪国等。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后,大部分国民党要人的子女都顺利回国。然而,蒋经国却一直滞留在苏联,直至1937年,才返回国内。  相似文献   

5.
从一介山野村夫到国民政府主席、国民党总裁、中华民国总统,短短十余年间蒋介石便跃升至国民党政坛顶峰,速度之快让人刮目。此后,作为国民党首脑人物,攀踞国民党政治舞台近半个世纪之久,无人可与其比肩。当然,蒋介石的专制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残酷的政坛角逐和斗争使其经历了几次沉浮。在蒋介石政治生涯中曾有三次下野。每一次下野,尽管都是一次以进为退的策略行动,但其狭隘自私、睚眦必报的心理,使其在每一次下野前后,都要找替罪羊或发泄积愤或杀鸡儆猴:1927年下野,杀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军长王天培;1931年下野,杀国民党著名左派领袖邓演达;1949年下野,杀国民党浙江省主席陈仪。  相似文献   

6.
启胜 《党建文汇》2008,(6):42-42
1947年5月,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整编第七十四师在山东蒙阴、临沂之间孟良崮山地,被人民解放军所歼灭。整编第七十四师全军覆没,国民政府为之震动,国民党高层将领闻之色变,一些人对国民党的前途感到担忧。  相似文献   

7.
淮海战役后,南京国民党集团知道大势已去,各特务组织按照蒋介石的部署在南京安排了大量潜伏敌特,妄图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后来查明,国民党撤离南京时,潜伏的特务达3300人之多.  相似文献   

8.
朱毛红军在井冈山会师后,湘赣边界的武装力量发生了很大变化,令国民党当局坐立不安。1928年6月中旬,湘赣两省的国民党军奉蒋介石之命,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剿":湖南国民党第八军吴尚部,由平江调防攸县,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抓住张涤非来了个“质问国民党” 也就在这个时候,蒋介石发表了堪称“蒋介石主义”的代表作——《中国之命运》。 《中国之命运》的主旋律,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书中强调的: “没有中国国民党,那就是没有了中国。”  相似文献   

10.
20年代中前期,中国军阀割据,苏联支持其中的两支武装力量:一是“西北王”冯玉祥,二是南方国民党的孙中山、蒋介石。就实力而言,孙、蒋远不如冯。因此,他们一方面拉拢冯玉祥,一方面创办黄埔军校。1925年,冯玉祥加入国民党,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在这个大背景下,苏联接纳国民党要员的子女去莫斯科孙逸仙大学留学。1925年10月,蒋介石之子蒋经国、冯玉祥之女冯弗能等20人从海参成坐火车进入莫斯科。当年,蒋经国16岁,冯弗能15岁。那时时尚早婚。1926年,蒋经国、冯弗能喜结连理。苏共以蒋介石为友,认为他实行三民主义之后必将在中国…  相似文献   

11.
恐怕谁都不会想到,一个身居高位的国民党将军,竟会在蒋介石的卧榻之侧———委员长侍从室里,完成了从国民党“标准军人”到信仰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变。他,就是全国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江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前任会长段仲宇。  相似文献   

12.
一、东北殖民地化与中国的民族主义自以柳条湖事件(1931年9月18日)为开端,日军占领东北三省以来,1932年3月成立“满洲国”,迄至1933年3月,实现占领热河的全过程,这显然是对国民政府统一的政治主权的明目张胆地践踏。恰值此时.居于这一政治主权支柱的执政党地位的国民党内部,正处于分裂状态。强行推进”实现民族国家的统一’泊9蒋介石,在张学良的援助下,通过“中原大战”,打败了反蒋集团(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继而,压制立法院长胡汉民等广东派,制定《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1年5月),以谋求强化其“国民党一党专…  相似文献   

13.
1926年5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抛出了《整理党务案》。这是继中山舰事件之后,蒋介石向共产党发动的又一次进攻。《整理党务案》的被通过,剥夺了共产党人在国民党中央党部从事领导工作的权力,限制了共产党人在国民党内的活动。这是蒋介石等国民党新右派进一步打击共产党的重大步骤。从此,广州的党政军大权基本落在蒋介石手中,为大革命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14.
恐怕谁都不会想到,一个身居高位的国民党将军,竟会在蒋介石的卧榻之侧———委员长侍从室里,完成了从国民党“标准军人”到信仰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变。 他,就是全国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江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前任会长段仲宇。  相似文献   

15.
《中共党史研究》2012,(7):127-128
中国语境与儒家命运——1949年以来国家政权建设的视角闫帅1949年以来,儒家在中国的命运经历了"J"字型的变化趋势,从"反儒"到"复兴",根源均在于国家政权建设之需要。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在国家政权建设上表现为"与国民党政权作出区分"。由于儒家思想之于蒋介石和国民党,不仅内化于心而且外化于行,"孔子"、"儒家"和"蒋介石"、"国民党"被并列在一起受到批判,"反儒"运动由此在大陆展开并不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后,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其中一些优秀的共产党员还在国民党内当了"官",以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两党的党内合作。毛泽东就是其中的一位。若论他当时在国民党的职务,要高于与他同在国民党内当差且成为他后来的政治对手蒋介石。随着政治局势的发展,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地位直线上升,远远超越了毛泽东。  相似文献   

17.
蒋介石部署退出大陆的最后"毒计":让共产党背上沉重经济包袱 国民党无法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在逃离大陆前,蒋介石鉴于国民党失败的教训,也制定了一套企图使中共重蹈国民党覆辙的"经济拖垮"战略。  相似文献   

18.
1946年春,国民党滇军第60军之184师被蒋介石以“接收主权”之名骗来东北。该师官兵亲眼看到了在沦亡十四载的东北焦土上,内战烽火又起,使其对蒋介石漠视和平民主、扩大内战、用美式装备残杀无辜同胞之举悲愤填膺;加之在战斗中与我军接触,又深蒙我党我军以和平民主之大义相  相似文献   

19.
论解放战争的第三条战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中国现代史论者均认为解放战争时期存在两条战线。第一条战线是“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第二条战线是“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笔者认为,解放战争时期除这两条战线外,还存在一条战线,就是国民党将领率部起义。他们宣布脱离国民党蒋介石,宣布脱离其反动军队,站到人民一边,站到人民解放战争一边,从而成为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一股特殊的革命力量。这既包括国民党军事将领率部举行的战场起义,也包括国民党地方军政首脑率部起义后和平解放了一批省、市、地区。这些起义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和对战局与时局所起的特殊作用,是中国革命史上前所未有的。研究这第三条战线,对揭示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常家树 《廉政瞭望》2007,(10):41-41
1949年初,蒋介石下野回到溪口。经过3个月的思考与探讨,蒋介石意识到国民党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国民党内部存在着种种腐败行为。蒋介石承认:国民党军队"表现出来的贪污腐败,真是无奇不有,简直难以想象。这样的军队就不能不走向失败"。他认为,国民党军队的腐败根源又在于国民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