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要重建我的故居"巴金诞生于成都正通顺街。不少国外友人和港澳台同胞,到成都时都想去巴金故居看看,但无法如愿,因为巴金故居已经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2.
尊重的姿势     
张海迪 《党的建设》2009,(10):51-51
尊重别人有不同的姿势。堪称"国宝级"的一代大师季羡林,从不倚老卖老。每有客人前采拜访,他都早早地衣冠整齐地在书案前坐好,昂首挺胸,下巴微微内收,坐得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在他看来,挺胸端坐,是对客人的一种尊重。在客人离开时,他一定送出门外,道别再见。1995年的一天,白岩松为季羡林做"学者访谈录"。当时,季羡林坐着,在白岩松掏名片准备递给他的一刹  相似文献   

3.
大师抄书     
正20世纪50年代,季羡林先生在北京大学教授语言学。一天,一个叫王民的学生来向他借一本关于语言学方面的古籍。这让季羡林犯了难。因为王民要借的,是一本极其珍贵的孤本。其实王民心里也一直在犯嘀咕,不知道老师肯不肯把书借给他。先生稍作迟疑,然后对王民说:"你过一个礼拜再来取吧。"王民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只能遵命而行了。一个星期后,王民如约来到季羡林办公室。季羡林把"书"递过来  相似文献   

4.
季羡林一向被人们称为"国学大师",其主要是研究东方文化和印度学的。不管怎样,这样一位著述颇丰、经历坎坷的文化学者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季羡林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指出,从人类全部历史上来看,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了21世纪,三十年河西的西方文化将让位于三十年河东的东方文化,人类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季羡林先生何以如此自信呢?笔者试图从三个角度分析及证明这一预见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季羡林与胡乔木相识于清华大学读书期间。1930年夏,季羡林与胡乔木同时考入清华大学。当时,胡乔木考取的是物理系,因其喜欢文科,入学后随即转进了少时就钟爱的历史系。18岁的胡乔木是清华园内的活跃人物。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当时名为"胡鼎新"的胡乔木,因参与并  相似文献   

6.
<正>当代文学巨匠巴金曾说过:"人活着,说的和做的要一致,这是达不到的。达不到也要这样做,这个社会才能变得光明。"1979年,作家丛维熙把描写监狱真实生活的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寄给巴金主编的《收获》杂志。年过七旬的巴金亲自过目拍板,不顾可能惹来的麻烦,让编辑以最快的速度和  相似文献   

7.
<正>20世纪50年代,季羡林在北京大学讲授语言学。一天,有一个叫陶汉清的学生来办公室找他,想借一本重要的语言学著作。季羡林一下子犯了难,学生要借的这本书是极其珍贵的孤本古籍,如果在翻阅的时候稍有污损,将是不小的损失。但面对学生渴求的目光,季羡林又不忍拒绝,便对他说:"这本书我还在看,下周借给你行吗?"陶汉清高兴地离开了。一个星期后,陶汉清如约来到季羡林的办公室。当  相似文献   

8.
正巴金——日记凝结战地情1951年,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六十三军军长的傅崇碧,率部赴朝参战,执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出国第一仗,傅崇碧以敢打必胜的气概,指挥部队赢得首战胜利,给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一次重创。这场举世瞩目的战争以惊心动魄的宏大主题,磁铁一般吸引着作家们,其中,文学巨匠巴金慕名走进了傅崇碧的战争生活。当时,巴金在六十三军深入生活长达8个月,与志愿军战士朝夕相处、患难与共。他坚持到火线的最前  相似文献   

9.
正1942年,季羡林在德国拿到博士学位,准备回国。但由于当时纳粹德国已经承认汪伪政府,中华民国政府设在德国的使馆反而成了"非法机构",而季羡林坚决不去汪伪政权使馆办理手续,所以回国之事只好耽搁下来。当时德国纳粹政府为了战争,调集国内所有力量发展军备,并在民众间大征兵员。季羡  相似文献   

10.
人物     
任继愈 季羡林 2009年7月11日,当代中国两位学术泰斗任继愈、季羡林先后辞世。  相似文献   

11.
人生,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永远不会完结的研究课题。作为一个“看惯了人生百态,明了了世间春秋”的耄耋老人,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结合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用朴实的语言叙述了人生经历与人生感悟。《季羡林谈人生》(季羡林著,季羡林研究所编,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就是这样一本承载着学者的探究与思索、睿智与明悟的图书。在书中,季羡林先生以自己亲历过的事情、感受过的情愫,高度概括了九十余年人生历程中,那些最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我们选取“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一篇刊发,供读者玩味赏读。  相似文献   

12.
孟红 《党史纵横》2021,(1):60-63
巴金,原名李尧棠,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一生著述高达1300余万字,堪称中国文学旗帜.2003年,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荣誉称号.巴金曾深情地说: “对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来表达我的无穷无尽的感情.”巴金曾以极高的热情两度亲赴朝鲜...  相似文献   

13.
在一个大师稀缺的时代,人们才会格外缅怀每一位大师的逝去。任继愈、季羡林两位先生可谓学贯东西、享誉中外、德高望重。却始终保持着宽厚、谦逊、平和、坚韧的秉性,而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乏的真正的大师品格。  相似文献   

14.
读书     
季羡林新作感悟 人生今年8月,季羡林先生将迎来他的95岁寿诞,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季羡林的新作《我的人生感悟》,收录了他不同时期所写的人生经历、人生体验与人生回忆的散文.  相似文献   

15.
论基督教文化对巴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蕾 《理论学刊》2004,13(3):106-108
本文主要探讨基督教禁欲主义和世界主义对巴金思想创作的影响。研究这一问题,不应该从单纯的教义、教规的约束出发,重要的是应该探讨基督文化精神对巴金思想的影响以及对巴金作品的渗透。  相似文献   

16.
吴志菲 《党史文苑》2005,(12):12-17
巴金档案盘点: 巴金,原名李尧棠,浙江嘉兴人,中国现当代杰出的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与编辑出版家,被誉为"文坛泰斗"、"世纪文学老人"、"中国文坛巨擘"、"中国文坛的一面旗帜".1904年11月出生于四川成都,1921年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肄业.历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出任过全国人大常委;生前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相似文献   

17.
关于“人内心和谐”的思想,是在温家宝总理与季羡林的亲切交谈中,季羡林提出的内涵深邃、意义重大的新思想。为了深入学习领“会人内心和谐”的新思想,特把三位对话中精彩部分摘录于此。“季老,我看你来了。”2006年8月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走进解放军总医院病房,就紧紧握住季羡林先生的手说:“今天是您95岁生日,我向您表示祝贺。”温家宝送来一盆枝繁叶茂的君子兰,向这位学贯中西、笔耘一生、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表示敬意。季羡林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东方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精通英语、德语、梵语、吠陀…  相似文献   

18.
刘利华 《学习导报》2014,(12):43-44
学者健我观察发现,一般来说,大作家、大学问家、大艺术家、大科学家,都比较健康,比较长寿。夏衍活了95岁,冰心活了99岁,巴金活了101岁。他们都是大作家。钱锺书活了88岁,任继愈活了93岁,季羡林活了98岁。他们都是大学问家。更奇的是,"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100多岁了,还能坚持写文章。周有光的夫人张允和,也活了93岁。齐白石活了93岁,启功活了93岁,贺绿汀活了94岁。他们都是大艺术家。钱学森活了98岁,钱伟长活了98岁,杨振宁82岁时,还娶了位28岁的小夫人。他们都是大科学家。  相似文献   

19.
<正>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创始于1900年,常规每5年一届,素有"史学奥林匹克"之誉。中国自1905年即关注大会,向达、蔡元培、傅斯年、胡适、顾颜刚、刘大年、季羡林等几代学者都积极推动过中国与大会的交  相似文献   

20.
李舫 《学习导报》2010,(2):42-42
2009年7月11日,当代中国两位学术泰斗任继愈、季羡林同日辞世。从学术成就来看,就学术影响而言,或拿治学品格以论,两位先生可谓学贯东西、享誉中外、德高望重,是名副其实的学术巨擘、国学大师。在一个需要大师的国度,在一个大师稀缺的年代,一天之内陨落两颗巨星,学界痛悲、举国痛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