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966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一位黑人朝毛泽东走了过去,他拿出《毛主席语录》,请求毛泽东为他签名,而毛泽东愉快地答应了这个请求。他成为自《毛主席语录》发行以来,第一个可能也是最后一个得到毛泽东签名本的人。  相似文献   

2.
《湘潮》2015,(3)
<正>1976年10月6日,伴随着"四人帮"的终结,祸害中国达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尽管新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华国锋,试图开启一段"新的历史时期",但此时要他摆脱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清算"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显然很不现实。当时,华国锋有一条比较重要的语录广为流传:凡是毛主席讲过的、点过头的,都不要批评。这条语录在1977年2月7日的《人民日报》《红旗》《解放军报》社论《学好文件抓好纲》中表述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人们称它为"两个凡是"。  相似文献   

3.
1967年初,外交部决定驻外使馆人员分批回国参加"文化大革命".当时黄镇在法国当大使,耿飙在缅甸当大使.耿飙从仰光回到北京就被"造反派"拉到外交部的一个房间"交代"问题.黄镇回到北京的第二天,"造反派"也给他来了个"下马威":让他背语录.他背了"老三篇".  相似文献   

4.
都怨自己     
《前线》2014,(11)
<正>郑板桥一生,身世穷困、仕途不顺,多才多艺、秉性率真。凭借书画怪、文章怪、性情怪、行为怪,跻身"扬州八怪"。他以仁立世,以智惊世,以画传世。一句"难得糊涂",警醒无数世人,至今仍被借鉴。其实,他还有一句经典"语录"道理颇值玩味,就是"都怨自己"。板桥才华盖世,跨越三朝,但却过了天命之年始有功名,在山东范县、潍县当了十二年"七品官"。他清廉刚正,不畏权贵,深入民间,洞悉疾苦,却因赈灾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3月1日,中央警卫局原副局长高振普将军向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捐赠了周恩来生前佩戴的"为人民服务"毛主席语录章,并在捐赠仪式现场讲述了该章背后的故事。高振普1961年进入中南海西花厅,任周总理卫士,并伴随周总理夫妇走完生命最后的岁月,在1976年1月15日、1992年7月18日先后亲手洒掉周恩来骨灰、邓颖超骨灰,执行周总理夫妇遗嘱;在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大陆,红宝书《毛主席语录》可谓家喻户晓。可是鲜为人知的是,1967年,一本由香港民间编撰、发行的辑录刘少奇言论的《刘主席语录》也曾广为流传,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刘主席语录》一书的编撰者是定居美国纽约的海外中共党史专家司马璐。在“文革”初期,司马璐读了传到香港的《毛主席语录》后,认为毛、刘二人思想观点有同有异,有些观点毛未必对,刘未必错。所以就设想并动手编选了这本《刘主席语录》,热销香港及海外,一再重印,先后约印5万册。并且被人译为英、法、日多种文字出版,还在日本引起轰动。1968年11月,在中共中央第八届十二中…  相似文献   

7.
正"你们放心,老百姓需要啥,我们就为老百姓服务啥。""我们交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狠抓过年过节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如有违规,将严肃追究责任……""大家要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提高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做一名党和人民信任的好干部……"这是海南省澄迈县交通运输局原党委副书记、局长王远锡在多个公开场合发表的"廉政语录"。表面上看,他俨然一个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的模范官员。实质上,他却  相似文献   

8.
1976年11月,正值“四人帮”垮台之时,有一个人在不是牢房的牢房里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会很快解决.遗憾的是,12月17日,这位63岁的老人在极其痛苦之中悄然离开了人世.他就是为毛主席语录谱曲的作曲家——李劫夫.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语录》在“文革”前,只在部队内部发行。“文革”期间,全国各地都在印刷发行各种版本的《毛主席语录》,甚至一所学校、一个机关、一个工厂也可以印制语录本。印制的数量之大,版本之多,是难以统计准确的。追根溯源,《毛主席语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编纂出版。后来《毛主席语录》的其它版本,也都是以总政治部编印的版本为标准版的翻印本。从这些语录本的出版时间、装帧形式以及内容的增删修改等方面来看,《毛主席语录》前后共排印过5种版本。  相似文献   

10.
“他的远射像飞一样飞向球门!”这是刘建宏在本届世界杯上的精彩语录之一。4年前,黄健翔的一句“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流行语录。而更早之前,“各位观众您可能刚刚打开电梯,中秋节刚到,我给大家拜个晚年”的韩乔生,就已经开了国内足球解说娱乐化的先河。  相似文献   

11.
近读《中国档案报》编辑出版的一本《解读尘封档案》,其中详细记录了“文革”中《毛主席语录》的编写过程,思考良多。1959年9月,林彪接替彭德怀任国防部长,提出军队要掀起学毛著高潮,并说训练、生产都不能冲击学习。1961年4月又提出“毛主席有许多警句,要把它背下来”,《解放军报》要登语录。于是军报开始在头版登语录。1965年8月1日,64开本《毛主席语录》发行,每个战士一本。地方上起而效仿,1964年5月到1965年8月,军队为地方代印《语录》1200余万册。  相似文献   

12.
近读《中国档案报》编辑出版的一本《解读尘封档案》,其中详细记录了“文革”中《毛主席语录》的编写过程,思考良多。1959年9月,林彪接替彭德怀任国防部长,提出军队要掀起学毛著高潮,并说训练、生产都不能冲击学习。1961年4月又提出“毛主席有许多警句,要把它背下来”,《解放军报》要登语录。于是军报开始在头版登语录。1965年8月1日,64开本《毛主席语录》发行,每个战士一本。地方上起而效仿,1964年5月到1965年8月,军队为地方代印《语录》1200余万册。  相似文献   

13.
“红宝书”就是“文革”时的《毛主席语录》。它是20世纪发行量最大的书籍。据不完全统计,《毛主席语录》曾被国内外翻译成50多种文字、印成500多个版本,总发行量达几十亿册。最早提议编辑出版《毛主席语录》当首推林彪。1961年4月,林彪在部队视察时说:“为了使战士在各个时期、各种情况下都能及时得到毛主席思想指导,《解放军报》应当经常选登毛主席的有关语录。”随后,《解放军报》开始在报纸上刊登一些毛主席语录。在这个过程中,《解放军报》的一些编辑提议编辑出版《毛主席语录》,并很快得到总政的批准。1964年5月,《毛主席语录》在军内…  相似文献   

14.
《毛主席语录》在“文革”前,只在部队内部发行。“文革”期间,全国各地都在印刷发行各种版本的《毛主席语录》,甚至一个学校、一个机关、一个工厂也可以印制语录本。印制的数量之大,版本之多,是难以统计准确的。追根溯源,《毛主席语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编纂出版。后来《毛主席语录》的其他版本,也都是以总政治部编印的版本为标准版的翻印本。但是,不论何时、何地、何单位翻印,《毛主席语录》的书名权、版权始终不变。各种翻印的语录本封面、书名页、版权页,都标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编印”。笔者于1963年入伍…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当代》2010,(7):58-58
据胡展奋章原在5月15日的《文汇报》上介绍:2010年5月3日,国医大师裘沛然溘然长世,享年97岁。因为撰写《人学散墨》,2006年秋天开始,我们担任裘老的写作助手。中医的现状,是我们常议的话题,有过多次,我们深谈结束,他总要关照:慎勿多言。有的话等我死后再说,否则要被骂死!现在,大师去世了,“有的话”,可以公开了。首先是《黄帝内经》。他常说。《黄帝内经》算不上经典,长期以来被捧得过高,尤其被一个作家,解读成上下两集的“巨著”后,它的地位更“虚胖”,  相似文献   

16.
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博学睿智、风趣幽默的风格,曾经折服了好多国家的外交官。在他面前,好多棘手的问题都迎刃而解。问他秘诀是什么?他答:“我有一个老乡,我从来没有见过。他就是出生在公元前551年的孔子。他说了很多话,被学生记下来编成了语录。  相似文献   

17.
语录调侃     
市民语录:除了人,都涨价了。农民工语录:挣钱难,钱到手更难。职场语录:做好了威胁领导,做不好领导威胁。房奴语录:三年前可以买个客厅,又挣了  相似文献   

18.
《毛主席语录》史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主席语录》(以下简称《语录》)是“文革”十年这一特殊时期,最具时代特征、最有影响、最权威、最盛行的“红宝书”。“文革”结束后被冷落多年的《语录》,现在又以“文革”文物的面目在收藏品市场出现,备受收藏者和研究者赏识,成为越来越走俏的文化藏品。《语录》的成书和出版《语录》的成书、出版与宣传、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高潮分不开。早在延安时期,出版界就曾大量印制、出版发行了毛泽东的论著,广大读者掀起了学习毛泽东论著的热潮。建国后,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连续几年,全国从中央到地方的报刊杂志,对《…  相似文献   

19.
正1969年,在"文化大革命"进入高潮的时候,中国人民迎来了新中国成立20周年的庆典。驻中南海警卫部队在国庆前夕接到一个新任务——接待参加国庆观礼的代表。中央决定在国庆期间邀请1万名工人、贫下中农、解放军、红卫兵、革命干部、革命知识分子的代表出席国庆20周年观礼。每一位观礼代表都收到3份请柬:一份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周年,定于一九六九年九月三十日(星期二)下午七时,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招待会,请参加。"落款的署名为"周恩来"。另一份红色封面的请柬右面印着毛主席语录,请柬上写着"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20.
永远跟党走     
吴良伦 《江淮》2011,(10):32
"文革"时,我正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那时学习、背诵毛主席语录是常有事、必修课。记得有一天,大队书记要我们学习主席那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虽然这话很快就记住了,但我对这句话懵懵懂懂,不求甚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