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年7月,中共湖南省光泽县纪委出台《关于建立公听陪审员制度的暂行办法》,引入公听陪审员参与对党员干部违纪案件的审理,公听陪审员由从案发单位党支部聘请2~3名党员担任,他们不只是陪审,还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对案件的定性、量纪提出意见,对纪委办案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2.
我国将精简审判队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公布的《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目前中国30万人的审判队伍将得到精简。这意味着法院同样面临着“下岗”问题。根据这个《改革纲要》,审判长和独任审判员将被赋予非常大的权力。目前由院长或庭长对案件的判决作出主导性意见的状况将成为历史。今后案件经合议庭或独任庭审理后,由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直接作出裁决还是提请院长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由于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要由优秀法官担任,因此中国现行的法官制度也将作出重大改革。在未来几年内,中国“法官”的数量将…  相似文献   

3.
专家陪审制度是人民陪审制度中特殊部分,其在司法实践尤其是知识产权审判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选用专家陪审员参加案件审理,将专业知识直接带入审判组织内部,是目前解决诉讼中专门性问题的有效方法,具有弥补职业法官专业知识的不足、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提高审判质量的重要意义。然而现阶段,人民陪审制度特别是专家陪审制度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其立法及制度建设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强化,因此探讨专家陪审员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充分发挥其在知识产权审判中的独特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科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仅表现在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之中,也表现在公民的法律生活中,如在对涉及科学技术知识的诉讼案中就有不少是请科学界人士介入的。有了科学家的介入,对于案件中涉及知识的真假优劣就有科学权威的甄别,这对于法官判案是大有好处的。 人民陪审团,它体现公民的民主意识;科学家陪审团,它强调更多的是科学意识。两相结合,就可以促使我国的法制建设更  相似文献   

5.
陪审制度是国家司法机关吸收非职业法官参与审判案件的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被人们视为宪政民主的象征,是确保司法公正、保障公民诉讼权利的一项重要制度。然而,我国陪审制度屡经起落,尚未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制度体系。本文在分析现行我国人民陪审制度不足的基础上,从完备人民陪审制度的法律定位体系、明确陪审员的权利义务、完备人民陪审制度的具体操作等方面对健全我国陪审制度提出了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6.
法官责任制是司法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是深化人民法院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着力点和关键环节。建立和完善法官责任制,是防范冤假错案、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举措。实行主审法官责任制应赋予主审法官独立的裁判案件的权力,由其对所审理的案件负责,改变"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审判分离现象,能够有效去除审判权运行机制的行政化,提高法院的审判质量。  相似文献   

7.
法官责任制是司法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是深化人民法院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着力点和关键环节。建立和完善法官责任制,是防范冤假错案、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举措。实行主审法官责任制应赋予主审法官独立的裁判案件的权力,由其对所审理的案件负责,改变"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审判分离现象,能够有效去除审判权运行机制的行政化,提高法院的审判质量。同时,要加大对法官职业的保障力度,增强法官的主体地位,提高法官自身的职业荣誉感,增强法官的自律意识。  相似文献   

8.
一、审判流程管理的科学界定 《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建立科学的案件流程管理制度,由专门机构根据各类案件在审理流程中的不同环节,对立案、送达、开庭、结案等不同审理阶段进行跟踪管理,保证案件审理的公正高效。案件流程管理的专门机构是立案庭,核心内容就是实行审限跟踪管理。实行案件流程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改变过去那种单纯依靠院长、庭长对行政审判工作进行行政化管理的模式,转为对案件实行审理流程管理,根据审判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从程序上对各类案件在审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法院3个年度离婚诉讼卷宗的司法统计,基于当事人基本情况、拟解除的婚姻状况、案件审理情况三类审判信息,比较汉语案件与民语案件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不同族别当事人的婚姻家庭状况及案件的核心争议、法官实现审判目标的难易、纠纷解决的替代途径,可以用以分析两类案件审理结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近日浏览网络查阅邱兴华案件的资料,吃惊地发现,在邱案正在进行二审评议即将作出判决之际,参加此案一审审理的法官王晓发表了一篇《我主审的邱兴华杀人案》(《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06年11月下半月刊)的文章,并被各大网站转载,成为点击率很高的热门文章。  相似文献   

11.
审判委员会是我国法院中的核心组织,但是该制度损害了司法独立、法院独立和法官独立。影响了案件的公证审理。建议在审委会制度运行中,强化法官协会的作用,强化专业委员会的地位,虚化法官内部的行政权。建立审委会成员包括地域回避在内的回避制度。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程宗璋 《新视野》2002,(3):22-24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问题,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问题。目前,已有法院受理和审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案件。由于立法太原则,又无可供操作的司法解释,致使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种案件时难度很大。而人民法院依法公正审理农村承包权继承案件,对于稳定、巩固农村承包经营体制,调动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农地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村承包权可否继承驳论从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承包制度在全国推行后,农村承包经营者(在当时主要是指农民)的承包权可否由继承人继承即引起法学界激烈的争论。1985年国家制…  相似文献   

13.
如何完善我国公害的集团诉讼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团诉讼是一种审判制度,是对一类特殊案件即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且一时难以确定的案件进行的审理方式,也是由一名或数名代表人代表集团全体成员进行诉讼的一种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4.
审判活动是法官依照法定的方式把法律规范应用于具体案件的活动,在此过程中,法官主要是在援用法律规范和确认案件事实时运用推理的思维方法,对案件作出合理判决,努力做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5.
《廉政瞭望》2014,(12):14-14
珠海市横琴新区法院于去年12月挂牌后,在去行政化方面不断发力。内部设置方面,该院不再设审判庭,将传统基层法院15个部门精简为审判管理办、人事监察办、司法政务办及执行局,司法警察大队。且不再设审判庭,由8名专职法官负责案件立案、审理、判决、执行的全程.对案件终身负责。同时,院方将依照办案流程节点,强化对法官的监督。  相似文献   

16.
正为切实提升乡镇执纪审查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合江县纪委创新实施"一审一查一清单"模式,切实加强对基层案件质量的监督把控,取得良好成效。"一审"即案件平衡审理"2018年起,我们改变了以前的‘乡案县审’模式,探索试行乡镇案件平衡审理。一方面,这是干部管理权限和分级负责原则的要求,平衡审理使执纪审查更加规范化。另一方面,对案件的定性、处分格次等方面进行审理把关,也能实现对重点类案件的事前监控。"合江县纪委审理室主任李航宇介绍说。  相似文献   

17.
陪审制度的基本理念就是让公民直接参与审判 ,可以说是“人民主权”的一种具体表现 ,同时也是保证司法公正、监督司法、抑制腐败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在当今以追求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中 ,陪审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一、陪审制度在我国的历史沿革新中国成立后 ,1 954年颁布的宪法第 7条规定了一项宪法原则 ,即“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依照法律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陪审制度由此而得到确定。同年制定的人民法院组织法将此规定具体化 ,“除了简单的刑事、民事案件由审判员独立审理外 ,第一审合议庭由审判员和陪审员组成”…  相似文献   

18.
蒋青春 《实践》2013,(10):43
我是通辽市开鲁县法院的一名普通法官。我从业以来的一个梦想从来都没有远离,而且正越来越清晰,那就是我们每个法律人心中共同的法治中国梦。1981年,我走出校门,被分配到开鲁县人民法院东来法庭工作。三年后我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开始审理刑事案件。那时,我时刻牢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办案原则,把公正司法作为职业的信条。为办好每一起案件,我都要写审理提纲,做充分的准备。几年下来,审理提纲装了一袋子。审理之后都要写审理报告,全面汇报审理过程、事实认定、证据采信及适用法律,争取提出最合理、  相似文献   

19.
《当代工人》2011,(19):27-27
问:辽宁尚予 ——请问我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预付劳动者工资的栽决不服,能向法院起诉吗?如果起诉的当事人有一方撤诉了.案件还继续审理吗? 适用文件:《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法释[2006]6号 答:如果你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预先支付劳动者部分工资或者医疗费用的裁决,  相似文献   

20.
陪审制度的功能发挥不仅取决于陪审员审判权限的合理配置,也要依赖于陪审员履职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在立法上与法官同权,但在司法实践中存在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的现象,人民陪审员行使职权的虚名化折损了司法民主的价值。人民陪审员只参与案件事实问题认定的改革试点契合人民陪审员自身能力的要求。然而,限权举措自身并非改革的目标,相伴而生的审判秩序的重塑以及人民陪审员履职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才应成为改革的重点。质言之,人民陪审员履职实效性的提升才是检验改革成败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