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契合共通,是中华民族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互动共进的理论基础。这个互动共进是一个双赢过程:在弘扬民族精神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以不断推进;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民族精神得到不断弘扬。二者互动共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内容提要     
《党政论坛》2010,(11):1-1
潘祥超、陈答才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新探”一文指出,中华民族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契合共通,是中华民族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互动共进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4,(25)
培育少数民族的民族精神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刻不容缓,民族精神能够促使中国稳定发展,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整体性。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通过对培育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少数民族民族精神现状问题的新情况的探讨,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背景下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毕生重视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他在强调正面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还非常注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以及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等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深刻的批判.这一批判的实质在于强调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它深刻体现了邓小平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与实践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王怀芳 《学理论》2012,(25):26-27
党的十七大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战略部署,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理论社团在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载体功能.实践操作中,应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创建理论社团互动机制等方面切实提高大学生理论社团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形成,是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文化观念综合作用、长期积淀、不断塑造的结果。当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特定形态,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现实基础和时代内涵。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更有其特定的方式。只有完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方式,才能真正做到既坚持弘扬民族精神,又培育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者的共同追求。民族文化路径是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者在本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由之路。在中国,选择民族文化路径是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之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在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努力克服民族文化路径缺失现象,创造性承接和拓展民族文化路径。这种承接和拓展是多维度的,既包括价值观念维度、思想形式维度、思维方式维度、社会规范维度,也包括语言文字维度等。  相似文献   

8.
姜素勤 《理论探讨》2005,(6):99-10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明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坚持以人为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出发点,以法治为保障,大力弘扬中、外优秀文化,注重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将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教育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全过程,并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团结和动员全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9.
《试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焦国成)《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广东 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蒋斌、周薇)《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梁周敏)《秉承奥林匹克理念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彭永捷)《地域文化研究与弘扬民族精神》(雍际春)《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灵魂》(方雪松)《弘扬民族精神是文艺工作的崇高使命》(刘彦武)《优化民族心理弘扬民族精神》〔杨丽霞)《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一脉相承》(蔡文学)《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精神永恒的旋律》(魏正君)《我眼中的中华民族精神》(任娅娜)《昨日重…  相似文献   

10.
<正>精气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不断振奋全民族的精气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之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就是精神力量。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个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一个民族也同样需要一点精神。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民族冲突和文明冲突日趋尖锐的今天,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在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就要正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精神,并对其基本特征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12.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长期以来我们党所倡导的“弘扬民族精神”变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从新的时代发展要求出发,把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使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真正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刘中 《求知》2020,(5):29-31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大众化就要跟进一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4.
刘春梅 《学理论》2012,(35):336-33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承担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对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进行了认真阐述,并对新时期弘扬与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大众化思想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经典作家强调要通过发挥无产阶级政党和组织的作用,积极向群众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适时开展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和信仰;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宣传和灌输,使无产阶级获得精神武器等路径传播和普及马克思主义,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性。我们应坚持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和实现路径,准确把握其内容实质和科学方法,切实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民族精神的弘扬对提高我国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对民族精神进行了不断的探讨,本文对所涉及的民族精神的内涵、内容、特征和培育途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最后提出一些思考与总结。  相似文献   

17.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国家伟大振兴的胜利之本。新时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就是要在大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国情和区情、中华民族团结史、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反分裂反渗透、国家民族法律法规等教育,巩固和发展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8.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其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和实现方式.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和前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深化对党执政规律认识的体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积极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是深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要求和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精神的理论观点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不断提高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和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中国化研究主要通过总结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的研究概况以及中国四代领导人民族精神的内容,分析出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中国化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从深奥到通俗、从抽象到具体、从外在理论到内化为大众精神信仰的过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避免庸俗化;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化,避免繁琐化;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化,避免教条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