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也是规范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规则。2011年以来,伴随着《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修正案(草案)》")的公布,新一轮的民事诉讼法修改活动已全面展开。为了强化对民事审判活动的法律监督,此次民诉法修改将对民事检察制度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这必将成为激发民事检察工作活力、挖掘民事检察工作潜力的突破口。为更好地把握民诉法修改的立法方向,全方位推动民事检察工作向纵深推进,本刊特邀请专家学者,以"立足民事诉讼法修改,探寻民事检察工作新发展"为题,对民事诉讼法修改与民事检察监督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刘疆 《中国公证》2012,(11):4-7
2012年8月3113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民诉法修正案”),修正案第14条将2007年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113民诉法”)第67条修改为2012年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民诉法”)第69条,并对旧民诉法第67条有关公证客体的表述作出了修改:  相似文献   

3.
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是这次年会的主题,这个问题提出来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到现在这个时间点为止,民诉法的修改这个任务已经非常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了。所以究竟这部法典怎么进行修改,是理论界,立法界和实务界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我想分三个小题目来讲,第一个我想讲民事诉讼法修改的紧迫性,第二个问题民诉法修改的现实基础,第三个问题民诉法修改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新民事诉讼法已于2013年1月1日正式施行,新民事诉讼法修改幅度较大、涉及的内容众多,其中,对检察机关的民事检察监督职能的加强可谓是一个重点。新民事诉讼法对检察监督的范围、方式、手段以及具体程序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使民事检察监督的法律依据更加细致明确,检察监督程序也更具操作性。本文从分析新民事诉讼法对检察监督的修改和完善之处着手,进而深入探讨新民诉法对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影响,以供改进民事检察监督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敏 《中国审判》2011,(7):60-62
2010年,立法机构正式确定将再次修改民事诉讼法。2011年6月10日,中央政法委全体会议透露,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将进行修改完善。据悉,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启动了三大诉讼法的修改工作。针对即将进行的民诉法修改以及其可能涉及的争议问题,本刊记者于近期采访了民事诉讼法专家、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卫平。  相似文献   

6.
王宏 《青海检察》2009,(2):21-24
2007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法于2008年4月1日起开始施行。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民行检察工作而言,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作为民行检察部门的干警,笔者在此就民诉法修改对民行检察工作所产生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做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7.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修改决定》)。《修改决定》总结了民诉法实施16年来的民事审判实践经验,吸收了司法实务部门和专家的建议,重点对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程序做了修改。其中,对审判监督程序的修改,将对民事检察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韩璐 《法制与社会》2013,(21):116+118
2012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原则和制度,在此次法律修改中得到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民事诉讼法的修改给检察机关民行检察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理解和贯彻新民诉法对于检察机关民行部门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民事诉讼法对特别管辖制度的修改章武生我国1991年正式颁布的民诉法对原试行民诉法中有关特别管辖的内容作了重大修改。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大部分(特别管辖9类案件中的7类)特别管辖案件中,直接将被告所在地法院列为可供选择管辖法院,这是试行法中所没有的。在...  相似文献   

10.
新《民事诉讼法》已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民诉法围绕进一步落实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职责,拓展了检察监督范围,增加了监督方式,强化了监督手段,优化了监督结构,加大了检察机关的监督工作任务,规范了相关监督程序,对检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一、准确理解新《民事诉讼法》有关民事检察工作的新规定(一)扩大了民事抗诉的范围修改后民诉法第208条首次将调解纳入了抗诉范围,这一规定改变了过去只能对生效的判决、裁定进行抗诉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抗诉的范围。一方面是客观现实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检察机关更好地履行职责。当前的司法实践中时常出现双方当事人串通,或者司法人员滥用职权,通过诉讼调解,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而检察机关作为国家  相似文献   

11.
朱雅萌 《中国审判》2021,(21):34-37
10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以下简称《民诉法(修正草案)》)作了说明。本次《民诉法(修正草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提出了总计16处调整的建议。其中,新增条文8条,修改条文8条,较为集中地针对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程序、司法确认程序和独任制适用等相关制度的部分法律条文进行了修改调整。  相似文献   

12.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已经正式施行。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对审判监督程序的修改幅度很大,进一步完善了检察机关有关法律监督的规定,对今后的民事抗诉工作将产生重大影响。而民事抗诉工作在新形势、新要求下,更应该创新工作思路,调整工作策略,积极应对,探索全新的工作方法,适应民事诉讼法修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民事诉讼法》修改后,关于鉴定方面的内容有着一系列的更新和完善。由于司法鉴定配套管理的三部法规都是在民诉法修改之前完成,无法包容民诉法的所有改革设想,在处理与鉴定相关事务方面难免存在疏漏。要有效履行司法鉴定管理职责,就必须认真思考并解决民诉法修改给鉴定管理带来的新问题,并在相关法规中及时地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以下简称"民诉法")通过将再审事由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和再审的审查期限、完善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规定、将原来的"通知驳回"修改为"裁定驳回"等对民事再审程序进行了修改。这些修改,对完善我国的民事再审程序,解决当事人"申请再审难",切实保障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权利,规范申请再审的行为,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但是,仍有一些内容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5.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已于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次修订的内容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特别是加强了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活动的监督,这一方面给基层民事检察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带了严峻的挑战。作为基层民事检察工作人员,我们应当积极应对挑战,及时转变监督理念,深刻理解、精准把握各项修改内容,特别是新设制度及其背后蕴含的法理,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应对民诉法的修改。  相似文献   

16.
由柴发邦任主编、一九八三年七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法学试用教材《民事诉讼法教程》(以下简称《教程》),是一本比较好的教科书。这本书的第一个特点是体系安排合理,内容比较全面。《教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系统阐述了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原理,并对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下称民诉法)从理论上作了全面、具体的论述。从民诉法的概念、历史发展、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到各项诉讼程序和制度,直至对民诉法的具体条文,都作了理论上的阐释。书的最后三章对与民事诉讼有密切关系的人民调解、仲裁和公证的性质、任务、原则、程序等问题作了简要的说明。阅读此  相似文献   

17.
民事诉讼法第一编是民事诉讼法的总则,它是整个民事诉讼法的灵魂和核心.新的民事诉讼法同民事诉讼法(试行)(以下简称“试行”)相比,有许多修改和补充.学习民事诉讼法,应注意明确这些新的规定,领会立法精神.民事诉讼法在总则内容上对(试行)的修改补充主要有:  相似文献   

18.
正首先,介绍一下民事诉讼法修改的几个宏观方面的问题。这次民事诉讼法修改,是1991年民事诉讼法的第二次修正。我国民事诉讼法立法变迁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建国初期,没有制定民事诉讼法。相关的民事诉讼制度深受苏联的影响,体现的是超职权主义模式。这也是由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决定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恢复法制建设。1982年制定了《民事诉讼法(试行)》。这时候国家的改革开放刚开始不久,诉讼模式上仍然体现强职权主义色彩。到了1991年,民事诉讼法正式颁行,诉讼模式上朝着弱化  相似文献   

19.
李如君  于杰  陈兵 《法制与社会》2014,(1):134-134,140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已于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次修订的内容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特别是加强了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活动的监督,这一方面给基层民事检察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带了严峻的挑战。作为基层民事检察工作人员,我们应当积极应对挑战,及时转变监督理念,深刻理解、精准把握各项修改内容,特别是新设制度及其背后蕴含的法理,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应对民诉法的修改。  相似文献   

20.
《民事诉讼法》修改是众望所归的事,但以《〈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的形式通过却有点出乎大家的意料。《〈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有其创新之处,但其暴露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应当尽快启动对《民事诉讼法》的全面修改程序,将其打造成一部既有前瞻性又有特色的能很好服务于民事诉讼的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