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重使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中的政府功能李兵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加快这些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充分地发挥当地政府的功能,让其有效地承担起推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多重使命。一边疆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2.
认识新的挑战李师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当前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特殊的挑战。说机遇,首先是它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使国家具有更大能力支持和帮助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是鼓舞青年前进的号角,是凝聚青年力量的旗帜。近年来,我们在团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立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扎扎实实地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民族地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地区。一、着眼边疆长治久安,把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北部与蒙古、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达4200多公里,是祖国的北大门,也是西方敌对势力实施“西化”、“分化”图谋的重点。无论在经济…  相似文献   

4.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重大。当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面临的难题,主要体现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化的多样与统一、对外来政治意识渗透的抵御等方面。对此,应从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教育投入和创新文化发展机制三个方面着手构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5.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变迁与脱贫致富——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经济开发新模式研究傅志上高志英缪坤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一个集边疆、山区、少数民族、贫困四位为一体的特困地区,属于国家18个贫困片区中的横断山贫困区,是云南省的“贫困之冠”。从1986年至...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城市民族工作、民族关系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原因,一些影响城市民族关系的问题依然存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城市民族工作呈现出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纳张元 《创造》2011,(8):100-101
一、南诏大理国与中国西南边疆 南诏、大理国是唐宋时期在西南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地方民族政权。南诏、大理国在西南特别是云南历史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但是中国西南边疆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云南历史发展的的重要阶段,对中国西南边疆的稳固作出了重要贡献,基本奠定了中国西南边疆的基础,对该地区的历史文化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边疆多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平 《思想战线》2006,32(5):65-73
我国的边疆多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面临着与其他地区不同的问题,主要包括民族区域自治、执政党的建设、政府的职能转变和能力建设、决策机制、权力运行机制、基层政权建设、政治文化建设、政治稳定等重大问题。边疆多民族地区的政治文明建设就是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相应地,边疆多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成效也取决于这些问题解决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云南是多民族的边疆省份,除汉族以外,4000人以上世居的少数民族就有25种,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还强。因此,云南的工作离不开民族工作,云南的经济发展应包括民族经济的发展,只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了,才谈得上云南全省经济的振兴。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问题集中表现在经济发展问题上。邓小平同志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加快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现实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要求,成为坚持民族平等,搞好民族团结,稳定边疆的关键所在。在新的历史时期,边疆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经济发展和民族平等…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民政府出于政权统治维持和边疆国防建设的需要,大力发展边疆教育事业,先后在边疆民族地区创办了60余所国立边疆学校。这种学校教育事业在学校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办学方式和课程设置方面均有别于内地普通学校。边疆学校的创办,既增加了边疆民族地区学龄儿童和失学民众的受教育机会,使边民形成国家民族归属感以及具备参与边疆建设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又通过边疆建设人才的培养,为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加快边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教事业的建设步伐充实了民族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11.
边疆多民族地区的政治文化具有政治性、民族性和地缘性等多元复合特质。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体制的转轨,加之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地缘政治的变迁,边疆多民族地区出现了政治文化失谐的现象。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角力、民族文化与公民文化的歧异、极端宗教主义与政治认同建构的背反、政治过程的无序化与民族事务的法治化的矛盾等等,构成了边疆政治文化失谐的主要内容,也成为妨害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大影响因素。边疆和谐政治文化的建构,必须在推动边疆发展的基础上,调整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强化国家认同|重塑政府,实现民族事务法治化,强化民众的政治认同|推动民族政治协商,建设公民文化,为和谐政治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何斯强 《思想战线》2006,32(6):82-88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村寨社区管理中存在一种二元结构的形式,一是在乡镇政府机构领导下的党团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二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民间组织,后者是边疆少数民族村寨解决矛盾纠纷、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不可替代的本土资源。充分利用与整合这些资源,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与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龙型经济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有效途径李跃飞鼓励和发展龙型经济,实行依托资源优势,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走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管理之路,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和农牧民实现小康目标的客观必然。建立和发展龙型经济,...  相似文献   

14.
鲁维星 《创造》2004,(1):20-21
边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边疆贫困的后进地区,由于工业幼稚脆弱,城市化进程缓慢,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经济社会发展蹒跚而行、难以"起飞".从纵向上看,边疆贫困地区,虽然也取得过一些进步和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还非常之大,面对急剧变化的环境,面对极大的差距,面对产业支撑的缺乏,边疆贫困地区将怎么走?如何走?这成为边疆人急需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边疆民族地区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短板,边疆民族地区面临的风险挑战决定了必须把边疆民族地区放到国家治理重要位置。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边疆和民族地区治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主要包括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治国必治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治藏基本方略和新时代治疆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边疆和民族地区治理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指引了前进方向,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要坚持党对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全面领导、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法治化程度、坚持以治藏和治疆为核心的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方略和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现代化能力,从而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实现持续稳定与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6.
思茅地区是云南省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地区。全区辖9县1市,其中9个县是自治县,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达10余种,少数民族人口13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1%;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国境线长486.5公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民族聚居的区情,决定了民族问题、民族工作是思茅工作的大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问题集中表现为经济发展的问题。因此,加快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础,也是当前民族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一、机遇与挑战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中国的资源很多是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如果这些地区开发起来,前景是很好的”。云南是一个山多,水多,动、植物多,劳动力多,多民族,多山区,多邻国的边疆省份。加快边疆民族山区发展经济步伐,是一项关系到全省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全省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大问题。如何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确立正确的符合云南民族山区发展战略,打好边疆少数民族山区发展经济的攻坚战,是当前我们民族工作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建议之一:建立民族山区经济开发组织管理人才和科学技术人才体系。这是发展民族山区经济,…  相似文献   

18.
35年来,来自全省各地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的莘莘学子,怀揣梦想来到预科基地。在这里,他们收获了来自民族大家庭的爱、汲取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从这里出发,他们有的成长为民族干部、有的成为成绩斐然的学者、有的扎根民族地区成为了照亮边疆教育事业的一根红烛……他们就像一颗颗种子,承载着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希望,播撒在辽阔的云岭大地上。  相似文献   

19.
云南和东部地区发展差距问题徐明康云南地处我国的西南边疆,是国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山区面积占94%26种民族聚居的、有4000万人口的边疆多民族省份,也是经济不发达的农业大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发展经济.扩大开放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20.
陈俊 《人民公安》2009,(10):58-59
边境地区的民族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重要的工作重点。公安边防部队如何在边疆多民族地区通过爱民固边战略的实践。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社会责任的历史使命,事关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