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2004年1月,我国没有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只有少数省份有自然灾害发生,其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一水库因管涌导致重大险情,上万名群众被紧急转移。与往年相比,2004年1月自然灾害偏少,损失较小。2004年1月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全国灾情月报(2004年1月)$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灾害信息部  相似文献   

2.
李增义 《中国减灾》1991,1(3):20-22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的国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引起的财产密度增加,人口增长及相对集中,灾害造成的损失将逐渐增长。1989年我国因灾经济损失525亿元,1990年我国自然灾害属中等偏轻年,但局部地区受灾也相当严重,全国因灾直接经济损失仍达616亿元。1.1991年我国部分省、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一些省、区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开展减灾工作,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历史及现状,为探索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规律,防御和减轻灾害损失提供资料和科学依据,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将组织编撰大型著作《中国自然灾害要略》。内容主要是记述发生在我国境内的、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造成重大损失的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时间、地点、受灾程度、次生灾害、减灾措施及效益等。全书共约200万字,分上、下两卷,上卷为1949年—1990年的灾害,下卷为1949年  相似文献   

4.
《中国减灾》2004,(3):60-60
2004年1月,我国没有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只有少数省份有自然灾害发生.其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一水库因管涌导致重大险情,上万名群众被紧急转移。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13,(17):63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挑战与重大制约因素。对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肘空分布、灾情损失等进行总结研究,是科学谋划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组织力量编制出版了大型年度自然灾害综合图集——《2011年中国自然灾害图集》,旨在提高对中国自然灾害系统时空格局特征的认识,揭示自然灾害对中国社会的直接危害和间接影晌,增强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2011年中国自然灾害图集》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2011年我国自然灾害发生全貌及规律,由序图、全国自然灾害综逋、灾害时空特征评价、重大自然灾害事件、附录等部分组成,融准确权威的数据、丰富直观的图表、深入综合的分析于一体,内容全面、系统、科学、实用。年度自然灾害系列图焦的出版,可以帮助灾害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更好地  相似文献   

6.
范宝俊 《中国减灾》1996,6(4):4-6,3
再接再厉,扎扎实实地做好今冬明春灾区群众的生活安排工作范宝俊(民政部副部长)1996年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损失严重。在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中,以6月下旬以来发生的水灾损失最为严重,其受灾面积、绝收面积、倒塌房屋、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占各类自然灾害损失总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几次重大自然灾害,尤其是我国2008年发生的5.12汶川大地震给人类带来了巨大了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防御体系成了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面临的紧迫而重要的课题。本文试图介绍减灾防灾比较成功国家的成功做法,并尝试从国际先进经验出发提出我国自然灾害防御体系的构建路径,为相关立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应对自然灾害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进入本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如2004年末发生的印度洋地震海啸灾难,2008年我国南方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再次警示我们,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和预警工作,在减灾领域乃至实现人类千年发展目标具有突出意义,  相似文献   

9.
1997年全国灾情和救灾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秀山 《中国减灾》1998,8(1):11-14
1997年全国灾情和救灾工作王秀山(民政部救灾救济司)1自然灾害情况1997年,我国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主要发生了地震、雪灾、风雹、洪涝、台风、干旱、病虫害等灾害。民政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农业部、国家统计局、中国气象局等有关部门共同核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减灾》2012,(15):5
2012年7月13日,民政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做好当前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通知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主汛期,发生暴雨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台风等灾害风险依然很高,自然灾害总体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1.
同志们:今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特大的自然灾害。从这场自然灾害中我们得到启示:第一是四十年来全国各地进行的水利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从而减轻了今年的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其次,我们做得还不够,我们现在的水利设施,还不足以抵御更大的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与自然灾害不断抗争的历史。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增加对旱灾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今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为全面掌握我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情况,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简称“风险普查”)。风险普查的目的在于成果的应用。2021年9月,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的指导意见》,对进一步推动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工作做出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14.
进一步完善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协调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都呈急速上升趋势,灾害管理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各国都根据本国的行政体制建立灾害管理体制机制。本文以2008年在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为例,就我国目前建立的自然灾害管理中的协调机制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出现了一系列不同寻常的特点,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地震的两次巨灾,对我国经济社会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马燕合 《中国减灾》2013,(13):38-39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20年来,全国平均每年因灾造成的遇难人口超过8500人,直接经济损失近2400亿元,占全国GDP的2.21%。重特大灾害频繁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仅汶川地震就使8.7万多人遇难和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500多亿元。针对我国严重的自然灾害现状,需要系统研发应对各类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关键技术,显著提高我国综合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村镇建设规划中综合防灾的宏观控制葛学礼,李玉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的国家之一。各种灾害危害较大的有洪水、地震、风暴等自然灾害。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及其所造成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广大村镇地区。如新中国成立以来发...  相似文献   

18.
刘燕华 《中国减灾》1992,2(4):37-41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危害严重的国家。随着经济生产的增长以及人口、资产密度的不断增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在随时间而明显增加,并在空间分布上不均衡。自然灾害给社会、经济发展以深刻影响,了解、掌握自然灾害发生与分布规律是有效制定减灾对策与措施的必要前提。本文通过对1990、1991年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的资料分析,讨论、估价这两年灾害对各省(市、自治区)的影响程度问题,旨在为全国减灾战略研究与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2018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第三次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2008,(1):62-63
12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旱灾为主,部分地区零星发生山体滑坡和雪灾等自然灾害。据统计,2007年12月份全国因灾死亡7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257.2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41.4千公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