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恩来在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时,曾使用过“伍家”这一化名。1932年2月下旬,国民党中统特务机关在上海的(时事新报)、(时报)、(申报)等报纸上连续登载所谓“伍豪启事”,宣称“伍豪”等人脱离共产党,企图在共产党内制造混乱。报纸流入中央苏区后,时任苏区中央局委员的项英、任粥时、王稼祥、顾作霖等见到这无耻的谣言,义愤填膺、怒不可遏。项、任表示,一定要予以还击,戳穿谎言,肃清影响。遂提议请毛泽东以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名义,发布告示,在全苏区范围内,向广大工农群众彻底揭露中统特务机关阴谋。毛泽东闻…  相似文献   

2.
《湘潮》2017,(11)
正张冲曾是国民党情报方面的中坚力量,曾以反共为业,也曾是暗伤周恩来的"伍豪启事"的炮制者,后因谋求国共合作而与周恩来交往……张冲逝世后,周恩来竟忍不住掉下眼泪,以致语不成声,连说:"每念……公谊,迄难忘怀,而且也永不能忘怀!""伍豪启事"的炮制者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在准备放蒋的宴会上,周恩来第一次见到了蒋介石的随从人员张冲。当他来到张冲桌前,停住脚步,做秘密联  相似文献   

3.
胸襟博大、不记前嫌 在周恩来的心中,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是第一位的,而自己的荣辱得失则从不计较。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兼中央统计局干事长的张冲,曾于1932年2月炮制了所谓《伍章等脱离共产党启事》,诬陷周恩来。但他在西安事变后,作为国民党代表多次与中共谈判,给予中共许多帮助。周恩来胸襟博大,不记前嫌,与张冲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1941年8月张冲不幸病逝,周恩来写了“安危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是于1931年12月20日左右,从中共临时中央所在地上海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首府瑞金的.在周恩来进入中央苏区前后,曾经经历了两场特殊的战斗:一场是紧急处理顾顺章叛变事件;一场是国民党方面制造的“伍豪等脱离共党启事“事  相似文献   

5.
《先锋队》1995,(10)
周恩来与蒋介石西湖秘密谈判内幕谈判缘由1937年3月25日午后,一辆高级轿车由北往南急驰于沪杭公路上。轿车中,坐着三位肩负特殊使命的国共要员,为首的一位中年男子,就是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在他身旁,分别坐着共产党联络代表潘汉年和国民党联络代表张冲。此前,...  相似文献   

6.
1936年3月的一天,上海《申报》突然在醒目位置刊出一条"寻人启事",启事要求被寻者"伍豪"务必于5月5日去北四川路新亚饭店与落款者一晤,共商要事。"伍豪"是周恩来早年在白区工作时的化名。  相似文献   

7.
1932年10月,陈独秀在上海被国民党中统特务逮捕。1937年8月,陈独秀获释出狱,并由南京溯江而上来到武汉。 这时,已叛变共产党投靠国民党的张国焘也在武汉,他得知陈独秀也来武汉后,便由武汉国民党警察局长蔡孟坚做东,强拉陈独秀吃饭,企图对他进行拉拢。此时,陈独秀已无明显的政治身份,  相似文献   

8.
孙国 《湘潮》2004,(2):55-57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中共中央机关和大批干部被迫撤离,仅留部分同志转入地下斗争,1949年5月,上海回到人民的怀抱。新生的革命政权能不能站稳脚跟,首要的问题就是要保卫好上海的经济。上海是全国的工业中心,当时国家的税收有40%来自上海。上海是中国,也是远东最大的城市,社情极为复杂。国民党在上海有多头绪的特务系统,帝国主义在上海也都设有特务机关,这里的封建帮会流氓势力非常大。上海解放时,国民党各个系统留下来的特务就有6000多人。敌人扬言:“共产党打仗是可以的,但搞经济不行,不出半年共产党就会自己…  相似文献   

9.
王莹 《党史纵横》2002,(9):16-16
周恩来与张冲同为国共两党要人,其立场、观点基本对立,但二人都是爱国赤子,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前后,他们彼此真诚相待,成为心灵相通的契友,共同为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张冲,字淮南,浙江乐清人。国民党陆军中将。30年代初任国民党组织部调查科(中统前身)总干事,主管情报事务。1935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委,年仅32岁。后任国民党组织部代副部长、军事委员会顾问处中将处长。1932年曾策划了“伍豪事件”,几乎陷周恩来于是非难辩的混沌境地。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第二次国共合作随即拉开序幕。1937年初,两…  相似文献   

10.
梁茂芝 《世纪风采》2010,(10):39-42
戴笠,生前掌控着国民党5万多名军统特务,是世人皆知的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连国民党的许多军政要员都对他忌惮三分。鲜为人知的是,这样一个不可一世的显赫人物也有倒大霉的时候。1936年3月下旬,香港各报均以赫然醒目的通栏标题登载了一则消息:《军统局特工首脑戴笠被香港警务处拘留》。  相似文献   

11.
1950年5月的一天,昆明胜利堂内,省市机关、团体和起义部队的干部济济一堂,陈赓当众宣布要限期剿灭云南匪特。与此同时,另一项重要工作——审讯在云南抓获的一批国民党重要特务,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卢汉起义时,抓获一批国民党重要特务;我进军云南后又有一些特务落网。这些特务多系军统、中统和国防部二厅的要员,亲手布置了西南的潜伏计划,参与过蒋介石逃离大陆前夕的应变活动。中央和  相似文献   

12.
梁茂芝 《党史纵横》2010,(8):64-64,26
1936年3月下旬,香港各报均以醒目的通栏标题登载了一则消息《军统局特工首脑戴笠被香港警务处拘留》。戴笠,这个掌握着5万多名军统特务、世人皆知的杀人魔王、国民党许多军政要员都忌惮三分的军统头子,是怎么被香港警察拘留的?他又为什么从内地跑到香港去呢?  相似文献   

13.
一个文坛泰斗,一个江浙才子,后来一个是共产党政府的要员,一个是国民党总统府的国策顾问。他们虽然政见各异,但在学识领域和个人感情方面却又是一对挚友。这两人就是郭沫若和陈布雷。 1 陈布雷在文坛上知名比郭沫若稍早一些。1911年夏,陈布雷从浙江高等学堂毕业后,即应上海《天铎报》的聘请,出任主要撰稿人,开始写政论文章,锋芒初露,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表弟文强称得上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曾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干部,参加过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担任过四川省委常委兼军委书记、川东特委书记,后脱离共产党,成为国民党"军统"特务和"国军"将领,参加淮海战役时被我军俘虏,在狱中呆了26年,1975年获特赦。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30年代初期,国民党在其统治区内实行残酷的白色恐怖政策,一方面极力策划共产党员的变节转向,听取共产党变节者所供述的有关党的秘密;另一方面将多数蓝衣社成员等特务分子打进共产党内部,探查共产党内情。  相似文献   

16.
贺新初 《湘潮》2004,(4):8-10
周恩来与国民党高级将领的交往,是他人际交往中最具神秘色彩而又最具魅力的篇章。他与许多国民党将领,早在黄埔军校时期就是同事、朋友或师生关系。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他以其巨大的人格力量,征服了一个个国民党要员,使他们或与共产党密切合作,或走上了彻底拥护共产党的道路。国民党高级将领郑洞国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共产党》月刊是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于1920年11月创办的一个半公开性理论刊物,至1921年停刊,前后共出版了7期(目前所看到的只有1至6期)。16开本,每期50页左右,不标明编辑、印刷、发行地址,但每期都在《新青年》上刊出广告启事和要目,假称在广州发售,实际上编辑部就设在上海法租界辅德里625号,即主编李达的住所中。《共产党》月刊发行量最高时达到5000多份。  相似文献   

18.
1947年7月国民党《中央日报》登载了一篇题为《悼念俞再麟》的文章。国民党要员陈立夫利用这篇文章,在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国民党工程师学习总会,于8月中旬通电上海、北平、重庆、武汉、广州、沈阳等大城市,诬说:“北票煤矿7月1日被八路军游击队包围时,俞再麟受员工推举出厂,向八路军游击队求和被一名营长击毙”,要求“各地工程师学会分会在同一天为俞再麟召开追悼会”。继之在全国各大城市出现了发讣告,设灵堂,搞集会,大  相似文献   

19.
<正>如今,很多人都知道伍豪事件,知道是潘汉年委托他人找到了法国巴和律师,为周恩来刊登了一个辟谣启事,但对于该事件的具体过程及其背后的人和事却鲜有人知。十年前,曾播出了两部电视连续剧《潘汉年》  相似文献   

20.
1948年4月,上海国民党当局的特务秘密逮捕了上海电力公司职工王孝和、吴国桢、张世宝等同志,一手策划制造了“王孝和事件”。在这一事件发生后,是谁组织、参与了营救工作,并支持王孝和等同志对国民党特务作坚决的斗争?目前有三种说法:第一种,中共上海市委和中共上海市委工人运动委员会(简称工委)全力组织营救工作(见《上海工运史料》1988年第4期)。第二种据是王孝和一案中吴国极的辩护律师程孟明说,因特刑庭审判中不让律师出庭,他从上海到南京找到最高检察长杨兆龙.在杨兆龙的指点下,程孟明在小报上开展“新闻攻势”,由于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