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邓小平的科学思维方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形成了具有独特个人风格的科学思维方式。邓小平运用科学思维方式,探索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关系,实现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2.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篇章,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光辉。突出地表现为“四对”辩证关系,即“一元化”与“多样性”、“争论”与“不争论”、防“左”与反右、姓“资”与姓“社”的辩证关系。深刻理解和把握这“四对”辩证关系,对于研究和学习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识形态构建与民族精神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的意识形态与民族精神包容镶嵌在一起,二者互有统摄且互动共生.意识形态的构建与民族精神的创新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特定时代和社会环境中的意识形态一方面规制着民族精神的思想内容和培育状况,另一方面又受到具有新质的民族精神的充实和引领.民族精神的传统为特定场域中意识形态的形成提供精神渊源,其培育本身就是意识形态构建的重要内容,其创新也为意识形态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当把和谐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与民族精神的培育创新结合起来,着力抓好二者的共同促进.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和宣传方式的弹性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是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与时俱进的,因此,需要根据实践的不断发展来重新矫正、修补、强调或弱化某些理论观点和宣传方式.文章从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现实解释力、调整被严重窄化的政治教育思路、转化绝对单一的完人教育模式、改变宣传过度的强势灌输方式等四个方面,就如何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于促进社会内部各系统、各要素达到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优化状态,包括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经济政治文化之间协调发展、城乡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等。这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向社会经济领域广泛而深入地拓展,彻底摆脱自身的滞后性并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和谐发展。面对这一新要求和新课题,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和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经济领域发展的方式。以增强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文化史上,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文化发展处于最辉煌和鼎盛时期。邓小平在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上有着时代性和历史性的贡献。邓小平的构建中国先进文化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文化发展的动力问题。其中的主要观点,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性贡献:在实践方面,引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实现历史转型;在理论方面,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及其发展,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义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石仲泉 《唯实》2014,(8):4-9
党的十八大指出: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举世惊羡的成就,充分说明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开创者。  相似文献   

11.
金坤城 《唯实》2013,(7):35-37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某些问题严重威胁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对此,我们可以找出多种原因,其中,意识形态管理研究滞后,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研究邓小平意识形态管理思想,对加强和创新意识形态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依据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而提出来的科学命题。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现代化二者相互作用、相互推动。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建构,需要把握价值性、包容性和发展性的原则。在此基础上需要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与时代性,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方式和话语方式,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和容纳力,逐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经济理论对如何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了开创性和奠基性的理论回答,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在20世纪80年代的转变,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战略指导。今天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高效、可持续方向转变,仍然要坚持邓小平经济理论中提出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意识形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针对客观形势的变化,更新观念,不断推进意识形态的创新,充分发挥其对社会的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意识形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针对客观形势的变化,更新观念,不断推进意识形态的创新,充分发挥其对社会的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16.
《求实》2013,(5)
邓小平同志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同时又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同时又结合时代的发展变化,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具体落实到强国富民、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之中,实现了爱国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美统一。在现阶段,研究和探讨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统一性,对于坚定不移地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动员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为振兴中华而团结奋斗,对于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人权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使人们对人权的认识得到极大的提升,而且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仍然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实现人权与建设、人权与国情、人权与国权的和谐交融,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政治担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本色。敢于担当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坚定的信念,果断的魄力,非凡的智慧。邓小平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充分展现了敢于担当的政治品格。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发扬邓小平敢于担当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民主政治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分析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民主概念入手,阐述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建设社会主义民政治之路。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文通过对这一体系的创立、发展和完善过程的全方位研讨,把握并揭示其鲜明的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时代特征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