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智利的外债概况 60年代以前,智利外债不多。1960年外债总额只有6.2亿美元;1964~1970年间,外债总额增长了113%,达到27.6亿美元;1970~1973年,外债总额增长到39.05亿美元。这期间,外债虽然不断增加,但还没有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1974年军人执政后的8年间,智利外债剧增,上升到172亿美元,增加了322.25%。其中1981年所借的中、长期贷款就有51亿美元之多,彼称为智利的“债务年”。据统计,1982年智利人均外债已达1523美元,成为拉美国家中人均外债最高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哥伦比亚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面积一百一十三万八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二千八百七十八万,经济在拉美属中上水平,按人口平均国民收入为一千美元左右。哥伦比亚属发展中国家,工业比较落后,且大部分是加工业,工业品主要靠进口。近些年来,总的来说国内经济状况不佳。以1984年为例;一、外汇储备从1983年的三十一亿美元减至1984年底的十六亿美元;二、财政赤字约为二十亿美元;三、欠外债总额达一百零九亿美元,其中公共外债占70%,  相似文献   

3.
目前巴西是第三世界负债最多的国家,到1978年年底,外债总额达四百三十五亿一千万美元,预计到1979年年底,将达五百二十亿美元。外债问题已经引起巴西国内外的关注。本文拟就巴西外债的特点、外国贷款的利用情况和外债负担与本国偿还能力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谈一些初步看法。巴西外债的特点巴西是一个长期负债的国家,但外债急剧增加是近十年的事。1953—1963年,外债由十亿美元增加到二十八亿美元,十年中增  相似文献   

4.
一、序言自1982年8月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外债而爆发了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以来迄今已经是第八个年头了(1982—1990年)。在这八年的期间内,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有增无减,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总额从1982年底的8310亿美元增大到1988年底的13200亿美元,六年内增大了4890亿美元,约增大60%。拉丁美洲地区甚至由于债务危机而导致到1989年初的政局与社会动荡,并迫使美国在1989年7月的阿尔及尔大国首脑会议上采  相似文献   

5.
东盟国家的外债问题虽然没有象非洲国家那么严重,更没有酿成拉美国家那样剧烈的债务危机(菲律宾除外),但随着各国债务总额的急剧增加,外债负担日趋加重,债务问题亦变得越来越尖锐,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美国政府进出口银行的一位高级经济学家认为,东盟国家的债务问题已发展到令人担忧的地步。一、债务现状截止1986年底,东盟四国的债务总额已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1040亿美元,相当于1980年285.8亿美元的三倍多,偿债比率(还本付息占当年出口收入总额的比率)亦由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五年期间内,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的外债额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这些国家已支用的政府外债总额从1972年底的六十二亿美元增加到1976年的一百五十三亿美元(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根据初步的数字以及美国捷运国际银行的估计,1977年东盟国家的政府外债额又增加了约三十亿美元,1977年底总数达一百八十三亿美元(见附表一)。  相似文献   

7.
非洲国家的债务问题 1.非洲国家债务现状根据非洲发展报告统计数字,1980年非洲外债总额为1 233.39亿美元;1990年达2 887.73亿美元,1996年上升到3 385.10亿美元;外债还本付息额1980年为189.77亿美元,1990年为277.38亿美元,1997年上升为325.30亿美元.整个20世纪80年代,非洲外债总额平均年度上升9.1个百分点,债务本息支付额平均年度上升14个百分点.1大量的外债以及难以支付的巨额本息,日益成为严重制约非洲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许多重债国家"资不抵债".解决非洲国家的债务成为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日益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印尼贸易盈余增加 据印尼统计局资料,印尼2002年贸易盈余增加。全年的出口总额是570亿美元,比2001年的563亿美元增加1.2%。进口总额是312亿美元,比2001年的309亿美元稍微增加。贸易顺差达257亿美元。  相似文献   

9.
阿根廷是目前发展中国家举借外债最多的国家之一。据阿根廷中央银行公布,截至1979年12月31日,外债总额已达一百九十亿零三千四百七十万美元,在拉丁美洲债务国中居第三位。1979年年底的公共外债总额九十九亿六千万美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0%,按人口平均每人负债三百六十九美元。阿根廷的外债问题已引起国内外有关方面的注意。本文拟就阿根廷外债增长的特点、原因及其对民族经济的影响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概貌根据世界银行《1988—89年世界债务表》的数字,1987年底向世界银行提供债务情况报告的发展中国家(共有111个)的外债总额为11695亿美元,其中拉丁美洲地区占4425亿美元(占38%,居首位);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占2021亿美元(占17%,居第二位);南撒哈拉非洲1288亿美元(占11%);北非与中东1075亿美元(占9%);南亚82亿美元(占  相似文献   

11.
墨西哥自1982年爆发债务危机以来,一直靠借新债还旧债、在债务的泥潭中苦苦挣扎,至1987年外债总额达到1075亿美元的最高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3.84%;1983~1988年资金纯外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达到6%。1988年12月萨利纳斯总统执政后,多次重申要寻找一个“永久性的”解决债务问题的办法。他提出了4个具体目标:(一)减少债务的累计额;(二)制止资金的净外流;(三)获得有较长偿还期的新资金;(四)降低外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经过一年多的谈判,1990年2月,墨西哥政府与债权银行正式签订了减债、减息和提供新贷款的协议,从而使墨西哥的债务问题出现转机。  相似文献   

12.
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债务的严重性近年来,拉美国家陷入了以债务危机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危机之中。拉美债务在六十年代并不突出,但从1973年石油提价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后,外债急剧增长,由1975年的685亿美元猛增到1982年底的3,000亿美元,增长了3倍多,约占第三世界外债总额的48%。其中巴西(900亿)、墨西哥(800亿)、阿根廷(380亿)、委内瑞拉(320亿)四国即占拉美总债务的80%,占第三世界总债务的38%。拉美这样庞大的债务,已大大超过它们的财政经济所能承受的能力。1982年,全部外债  相似文献   

13.
墨西哥是第三世界外债最多的国家之一。七十年代以来,它的外债急剧增长。到1979年12月底,公共外债累计达二百九十四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3%。目前,外债问题已成为墨西哥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拉美债务危机目前虽有缓解,但4230亿美元的债务仍是它们发展经济的沉重负担。现仅就拉美债务危机的成因和发展趋向谈谈自已的粗浅看法。关于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酿成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的原因主要有:拉美国家经济发展过快、借债过多、用债不当、管理不善、国际贷款利率提高、贸易条件恶化、债权国和商业银行中止贷款等。拉美主要国家在60、70年代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不顾国力,大举借债,70年代后外债猛增,从1976年的960亿美元增至1981年的2880亿美元,有的国家债务年增长率高达57%。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中印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呈现稳步增加的态势。从目前现状来看,两国经济关系发展势头良好。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字,在1979—1997年间,中国外贸总额增加了14倍,同期中印贸易额增加了16倍;双边贸易额也从1992年的3.39亿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19.22亿美元,6年时间增加了5倍多。  相似文献   

16.
周健  马东升 《东南亚》2000,(1):23-27
自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整两年多,目前泰国经济出现了一定的恢复态势,其汇率趋于稳定,1999年以来,泰铢对美元的比价一直维持在37∶1左右,外汇储备从1997年的28亿美元增加到了1999年8月322亿美元,国际收支由106亿美元的逆差变为899亿美元的顺差,外债从947亿美元下降到812亿美元,而且银行利率也从22%下降到了5%,①这些数据显示泰国经济形势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转机。对此,泰国副总理素帕猜博士自豪地说,泰国经济开始恢复,且已度过最低点,复苏的曙光已显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专家拉森迪指出:“许多人原先预期亚洲的衰退会拖长,衰退的…  相似文献   

17.
从1985年到1988年的四年间,巴西年通货膨胀率分别为233.7%、62.36%、365.98%和930%,然而,巴西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却分别达到391.92亿美元、363.93亿美元、412.77亿美元和483.73亿美元,外贸顺差分别为124.86亿美元、83.05亿美元、111.73亿美元和190.08亿美元。巴西在高通货膨胀的条件下,为什么能使对外贸易比较稳定地增长,并且始终保持数额不小的顺差?笔者带着这个问题与巴西贸易界、银行界、工业界和政治外交界人士进行了探讨。巴西各界的看法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战后,拉美国家实行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各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到70年代中期,拉美多数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拉美已成为第三世界中较发达的地区。然而,国家干予过多,国有企业激增和推行高增长的发展计划,使不少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失衡。在8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拉美地区经济的深刻矛盾表面化。1982年的债务偿付危机使拉美地区经济陷入战后最为深刻的危机之中,1989年的外债总额达4220亿美元,占发展中国家外债总额的1/3。通货恶性膨胀,1988年国内消费物价增长速度高达760%,1989年猛增到1000%。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80年代,拉美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1%左右,  相似文献   

19.
整个拉丁美洲地区,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石油出口国还是石油进口国,没有不负债的。1983年拉美外债总额高达三千一百亿美元,占第三世界外债总额七千亿美元的将近一半。虽然一些国家为偿还到期债务作了艰苦的努力,外债总额仍在不断上升。巨额债务是当前拉美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它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20.
进入80年代以来,外债成了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主要障碍,也给世界经济带来较大影响。估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它仍是拉美国家的一大难题。一、形势严峻 1987年拉美外债总额已达4,100亿美元,约占拉美地区生产总值的一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