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工部门常被人们称为‘清水衙门’,无权无钱,还有一张嘴巴讨人嫌。 当初听到这样的话,我的心里总是酸溜溜的。后经过冷静思考,倒有了一种‘高抬’的感觉。清水衙门无非是说  相似文献   

2.
陆谷孙教授很洒脱。《英汉大辞典》召开工作会议,他自掏腰包,一下拿出600元,买了4瓶茅台,请大家喝。 孕育16年的《英汉大辞典》,已进入最后收尾阶段,将于今年10月面世。周恩来总理生前期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收入     
关心孔子的人,未必关注钱包;关心钱包的人,未必关注孔子.有朋友突然想到孔子的钱包,我觉得很有趣. 孔子一生,主张富民.他说:"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又认为"薄赋敛则民富",但孔子的富民主张未能付诸实施.他曾一针见血地说:"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换句话说,鲁国国君并没有接受孔子"薄赋敛"的治国方略.鲁国如此,当时其他的诸侯国也大多如此.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12)
孔子生于没落的贵族之家,时逢乱世,那个混乱的社会正如孟子所言,"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孔子的一生也在随时代动荡、颠沛流离,甚至被形容为"丧家之狗"。然而孔子在穷困潦倒的人生中矢志不移地追求"道",但他不并蔑视财富,不仅如此,孔子珍惜财富,在生活中崇尚节俭,同时也讲究生活质量。对于普通百姓,孔子认同他们对财富的追求,并且主张富民。  相似文献   

5.
吴川淮 《理论视野》2012,(12):I0001-I0004
一、书之道,其渊深矣,其艺广矣,其情见矣,其形溯于古又成于心矣。陈龙发的书法,笔情墨趣,俱见其功,楷隶草行,可见其能,于严谨中见洒脱,于平和中蕴力道。汲汲于传统而出之于己意,沉浸于碑帖而变化于平和。笔墨之功,运于日常,点划之间,精神流露。书法于他,是人生修为的一种休闲,一种对自我身心的洗练,是在当下烦乱紧张的生活工作节奏中的一种艺术提纯,是艺  相似文献   

6.
孔子论诗     
对《论语》中记载孔子评论《诗经》语句的分析,得出"兴观群怨"是其核心评价,而"兴观群怨"集中体现了《诗经》的社会功用,是孔子学以致用的主张,学以致用又是儒家济世救人、积极入仕的时代需求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张倩  刘友田 《学理论》2010,(27):46-48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但"孝"却被他推崇到很高的地位,认为"孝"是治国施政的基础。在孔子看来,孝绝不仅是一个道德概念,还是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准则,纬书说孔子有言: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孝"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生活有序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数千年来由孝文化潜移默化所积淀的道德观念习俗,在今天仍有相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作仁 《民主》2011,(8):53-53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还是一位修身养生学家。首先,孔子对饮食卫生、食品安全提出要求,他说:“色恶不食,臭恶不食,鱼馁而肉败不食,不时饪不食,不时不食。”即食物变色了的不食,变味了的不食,不是刚刚烹饪的不能吃.鱼肉不新鲜也不能吃。不到进餐的时间不吃.进食要按时定量。孔子还说“唯酒无量不及乱”。饮酒要自我控制。  相似文献   

9.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大思想家,也是一位政治活动家,他提出了一套治国安邦的思想,被封建时代统治者奉为“圣人”,广泛流传着“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他的治国方略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特别是在春秋末期社会大变动的时代,他哀叹“礼坏乐崩”,力图恢复旧的统治秩序,  相似文献   

10.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逊),远之则怨。”(《论语·阳货》)这句话使孔子落下了一个歧视妇女的罪名。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有据可查的资料,可以说明孔子与妇女的关系和他对妇女的态度。他认识的第一个女人是他的母亲颜征在。颜征在是颜襄的三女儿,贤惠美丽。她刚刚14岁,63岁的叔粱纥来求婚。婚后一年生了孔子,颇受叔粱纥的第一夫人、第二夫人的妒忌与歧视,也受世人非议,说成“野合”。孔子3岁时叔粱纥病逝,竟然不让颜征在知道墓地在什么地方。她带孔子和孟皮(二娘  相似文献   

11.
"公"和"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时,中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正处于由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的过程中。私在逐渐盛行,开始渗透进社会生活的众多方面,对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何看待公和私,这决定着怎样处理个人与国家间的关系。先秦儒家的尚公思想,奠定了中国几千年公私观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思想依据。孔子的公私观是儒家公私思想的核心,对于当今社会我们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解决个性与群性的矛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公和私这两个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2.
刘勇 《学理论》2012,(14):161-16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而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两千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向前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观古思今,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精神去更好地保留、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孔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他的人才观自成体系。他提出德才兼备 ,处事中庸的人才标准 ;任人惟贤 ,知人善用的选拔用人观点以及“文、行、忠、信”的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4.
于东超 《学理论》2011,(28):48-49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闻名于古今中外的哲学家。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的政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重大的影响。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仁、礼为中心内容的规范和治术,突出道德在政治统治中的作用。孔子所表达的理想在现今也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其学说以仁为核心,而仁的执行又要以礼为规范。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提倡德治和教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自汉以后,经过不断补充和改造,他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15.
孔子为了实现自已的政治理想,几经出仕,向各国统治者议政,都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决心以提高从政者素质为突破口,改革教育,大力办学,明确教育内容,探索教育方法。一、整体认识,明确两端,执中而用“中庸”是孔子的认识方法,实质上,怎样做人,怎样做事,都贯穿着“中庸”的思想,已成为立身之道,做人之道,处世之道。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孔子对事物进行整体性认识,明确两端(两端思维),执中而用,不过,无不及、防止只见其一,不见其二,陷入片面性、绝对化。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孔子以质地和文采的关系来说“中庸”的重要性。质地胜过文采就显粗野,文采胜过质地就显得浮夸。文采和质地配合适当(不过,无不及)这才是君子。  相似文献   

16.
据闻,如今的孔庙,香火旺煞。而前往膜拜的香客中,尤以求孔圣人保佑升学者为多。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当下升学压力有多大。升学压力来自就业压力,就业压力来自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素质和各类人才素质不断升高的要求。在这种时势面前,一些人为上名校、  相似文献   

17.
马媛媛 《学理论》2012,(33):38-39
孔子对生死有其独特的视角与态度。在生死态度上,他以生为贵,强调乐生忘忧,以死为终,强调重丧哀死;在生死认知上,他由生观死,从群体意义上取决生死;从对生死的坦然,名与精神的不朽两方面达到对生死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孔子与寻道     
《学理论》2013,(30)
每一种文明的历史都在自身延续之中,客观上创造了一种文化形态,主观上则内化为一种民族的精神力量。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发起者,从其人物形象到其言行举止都成了这样一个文化的积淀和基础,成了中华文明得以是其所是,为其所为的依据和倚靠。通过分析《论语》和《史记·孔子世家》,试图挖掘孔子整个人生过程中的影像,即寻道的人格和完满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
孔子的廉政思想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的廉政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他主张:廉政要以廉正为前提,从政者应端正身心,实现公正廉明;廉政要以廉洁为准则,从政者应为政不贪,实现廉洁奉公;廉政要以勤政为基础,从政者应事必躬勤,实现勤政廉明。其思想和主张,为当今的廉政建设可资宝贵的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