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在探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起因时,往往都要提到国际投机资本,认为正是由于它的袭击才引发了这场灾难性的危机。那么,国际投机资本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资本?它是如何寻找自己的攻击目标的呢?或者说,它选择目标的标准是什么呢?我国(香港除外)为什么没有成为它的攻击目标呢?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同时希望引起对国际投机资本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国际投机资本是一种短期性国际游资,以套汇和套利为主要目的,其持有者或者出于对货币预期贬值(或升值)的投机心理,或者受国际利率差利益明显高于外汇风险的刺激,往往在国际间进行大规…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2,(51)
房地产泡沫是指由于房地产投机引起的房地产价格与使用价值严重背离,市场价格脱离了实际使用者支撑的情况。最早可考证的房地产泡沫是发生于1923年~1926年的美国佛罗里达房地产泡沫,这次房地产投机狂潮曾引发了华尔街股市大崩溃,并最终导致了以美国为首的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经济大危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积累,到90年代初期破裂的日本地价泡沫,是历史上影响时间最长的房地产泡沫,从1991年地价泡沫破灭到现在,日本经济始终没有走出萧条的阴影,甚至被比喻为二战后日本的又一次“战败”。  相似文献   

3.
危机源头是在世纪之初,美联储为应对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及“9·11”届美国经济的衰退风险,降低利率以刺激消费,挽救经济。美国货币扩张导致大量美元资本流向中印等国寻找新的资源配置。同时.大幅增长的东亚贸易美元和中东石油美元又通过购买美国国债回流美国,从而支撑美国人依靠廉价信贷消费,造成即使当美联储在2004年开始加息后,长期利率仍然出现了下降。这刺激了美国住房消费,推动了房价上涨,随之这又释放出更多的投机和流动性。  相似文献   

4.
10月22日,纽约市场油价当天收于每桶66.75美元,创出16个月以来最低交易价格。对比今年7月11日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国际油价已经累计下跌55%。近期国际油价的暴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投机资金的大规模撤离,挤压出几年来油价中的巨大泡沫成分。有资料显示,目前国际商品期货投机资本多达  相似文献   

5.
地产泡沫将危及美国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地产泡沫破灭,美国将面临财富缩水、贷危机及外国资本流出等诸多风险,并使美国货币政策陷于两难近年来,过度繁荣的美国房地产业已累积下不小的泡沫,其是否面临破灭风险, 能否得到缓释,又将怎样影响美国经济, 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在次贷危机的背景下,要确保碳金融市场的本质及功能不发生异化,必须反思次贷危机的致因,检视美国的金融改革,避免碳金融资产蜕变为有毒资产进而诱发“次碳危机”.次贷危机发生的深层诱因包括由过度投机导致经济泡沫规模过大、由次级资产集合构成系统性风险、由过度创新金融资产证券化隐藏并传播风险,这些应成为构建碳金融监管制度框架防范的重点,同时,次贷危机暴露的金融监管缺陷应成为完善碳金融监管权配置的警示.碳金融监管制度体系既应将碳排放权作为一般商品或衍生工具进行规制.也应对碳排放权进行特别规制,实施诸如持仓限额、执行价格、阻止过度杠杆投资等措施,防范碳资产过度投机化和泡沫化.  相似文献   

7.
<正>综观全球资本市场的历史,你会发现,股市泡沫破灭之后对经济也没怎么样。这与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对经济的致命影响完全不同。股市泡沫破灭之后,最显著的影响是财富分配效应。那些在牛市后期买入股票的投资者的资产将显著缩水,赢家则是在高位将股票卖给他们的人。财富就这样完成了转移:前者用真金白银  相似文献   

8.
一段时间以来,国际市场的石 油价格在每桶30美元的高 位上下浮动,除产油国外的各个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石油涨价的冲击。这次冲击波会给世界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石油涨价将持续相当长时间 在国际石油市场上,产油国、跨国石油公司和国际投机资本是石油价格形成机制中的三个重要环节,从这几个因素综合来看,短期内油价还会维持在高位。 这次国际市场上油价的变动呈现出相当明显的周期特征。东亚金融危机后,为了防止出现全球性经济衰退,欧佩克国家曾经三次增加产量,加之陷入危机的发展中国家需求不足,…  相似文献   

9.
贺铿 《党政论坛》2011,(6):16-16
宏观调控必须对症下药才能有效解决问题。2007年和2009年,我国城市住宅价出现了非正常上涨,在一部分城市形成了明显的“房市泡沫”。资产泡沫历来是由投机炒作形成的,而不是需求过旺或供给不足形成的。因此,房地产调控主要不应该是抑制居民的真实需求或者扩大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0.
对于生态危机根源的追问与思考,形成不同的批判路向。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和我国的部分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把生态危机的根源归于资本所主导的生产,另有部分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则认为是生产本身引发生态危机的爆发。两种不同批判路向的分歧的原因在于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资本批判路向的不同理解。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资本是带来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并且把资本逻辑作为导致生态危机的最终根源。跃出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思路,从唯物史观的立场看,资本主义的生产逻辑与资本逻辑具有同一性,资本逻辑或生产逻辑的"泛化",是需要跳出资本主义社会来看待的另一个问题。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的、逻辑的反映,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