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锋 《法制博览》2010,(20):65-65
新版电视剧《三国》,演出了刘备的城府。 岁数大的说岁数小的,“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老江湖”说“小江湖”,“你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你拉什么屎”;饱经沧桑的说没见过世面的,“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粒多,跨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等等。可见岁数、资历、经验的重要性。今天不说这个,说城府。  相似文献   

2.
沈栖 《法制博览》2008,(18):6-6
有位长期从事教育学的朋友在美国讲学多年,“五·一”期间回国省亲,我们相聚时自然谈论起“从小培养公民意识”的话题。巧得很,他带回来一本由密歇根大学教育学教授编写的、供美国中学生阅读的《公民读本》。我的朋友说,在美同学校不设政治教育课程,但必没公民教育课程。《公民读本》种类很多,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3.
嫁到日本后     
薇小姐,很漂亮的一个女孩子,18岁那年单枪匹马以未婚妻身份东渡日本,一年后当了母亲。她说: “我是一手拿着护照,一手抓着自己的命运闯过去的……”那一年我没考上大学,呆在家中没事干,闲了便去三楼冯姨家看录像。有一次,冯姨说:“我介绍一个朋友给你好不好。”我说:“好呀!”也没太在意。过了几天,我见到了一个男孩,个子和我差不多,相貌平常,但很友善,冯姨介绍说: “这就是我说的那个男孩了,叫丹羽弘一。”我半天才反应过来:是个日本人呀!丹羽不会中文,我也不会日文,两个人用英语结结巴巴谈了几句。他是冯姨在日本的亲戚的亲戚,来中国旅游的,冯姨让我给丹羽当几天导游,我说好吧。  相似文献   

4.
死于忠诚     
姜维清 《法制博览》2010,(12):61-61
我的同事曾给我讲过一件事,很有意思。他说他下乡时,村里有一位老乡上集上卖猪。猪卖给八九里之外的一个熟识的老乡。可谁也不曾想到,那头被卖的猪竟然神奇般地跑回了主人家,不知它是凭什么本事选择的路。猪见到主人,高兴得不得了,直劲儿用嘴拱主人的裤脚,庆幸它又回到了家里。  相似文献   

5.
缩短距离     
美国著名律师曹特是一位善讲自己笑话的人,有一次,哥伦比亚大学校长请他去演讲,校长在向听众介绍时这样说:“曹特先生算得上是我国第一公民!”曹特怕因此会与听众拉开距离,影响演讲,于是灵机一动说:“刚才校长先生用了一个名词,我起初不太明白,第一公民——是指什么呢?现在我才想到,他大概是指莎士比亚戏剧中常常提到的公民。这位校长先生一定是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家,莎士比亚常常把许多公民穿插在他的戏剧中,充当无关紧要的配角,如第一公民、第二公民之类。这些配角一般都只有一两句台词,但差不多都是好人,即使把第一第二的位置交换一下,也不会有什么不同之处。”这真是妙论!他把校长先生替他戴的高帽,回敬给校长,与听众站在一起。曾作过1500多次演讲的美国大实业家嘉本特说过:  相似文献   

6.
从“天村实验”到“沙弯选举”,6年了,我们致公教育研究院事实上只做了一件事:公民教育。2001年12月26日,澳籍学者何包钢、北大教授张静问我开展农村民主自治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我说是公民教育。2002年有记者问我,北京首次社区民主直选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我说是公民教育。其实,从1999年开始,公民教育项目在我们的机构就占有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7.
双良集团的副总裁马福林在上海的时候见过一次胡润。 “有一次朋友聚会,有一个人说要带一个我们大家都听说过但没见过的人来,结果来的就是胡润。” “胡润的记忆力很好,一说双良,他马上说出是做中央空调的,老板叫缪双大,还说出了公司的总资产。我当时对胡润说,你不要再把我们列入你那个榜里去了行不行?我们做得并不是很大。只要你不把我们列入你的榜里,我可以再为你介绍三五个比我们大的企业。当时胡润笑笑不说话。”马福林这样回忆他与胡润的交往。  相似文献   

8.
以退为进     
美国著名保险业推销员白莱克经常利用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有一次,他闯进一个办公室,还没有开口,对方就打趣地说:“你是我今天上午见到的第五位推销员了。”白莱克立刻从此话中嗅出味来。他非常客气地说:“我知道你今天是没有兴趣听我的话了。好吧,以后见。”对方望着白莱克的背影,笑着说:“你倒是第一个聪明的推销员,我还没说你已经明白了。”  相似文献   

9.
“枕边风”     
顾桐 《法制博览》2010,(12):41-41
有一个朋友,男的。大家聚在一处聊天,他的开头语是“我老婆说”、“老婆昨天告我”一类。我们笑他没出息、没主见,被“枕边风”吹“残”了。他不以为然,几十年来俯首帖耳,有老婆大人指哪打哪的风范。  相似文献   

10.
农夫克莱德遭遇严重车祸。他把事故责任方即货运公司告上了法庭。 在法庭上,货运公司聘请的律师问克莱德:“在事故现场,难道你没说过‘我没事’这句话吗?”  相似文献   

11.
纽约,世界名城也,名不虚传。曼哈顿,更是城中之城,它的各个、方面可以说都很特殊,包括它的骗子。比如,我在纽约就碰到过各种肤色的骗子。刚到纽约的一日,正在著名的世界贸易中心内向地铁站走去,迎面过来一矮个小生。一看便知是我们的同类。他看着我迟疑地问:“你讲国语还是广东话?”“干吗?”他展开一张皱皱的纸条说:“我是新加坡人,在波士顿读书。来纽约旅游被偷。你能否给我点回去的路费?”我正迟疑地接过那破字条看时(内容与他说的一致),旁边杀过一说广东话的女子,大嚷:“别给他钱,他是骗子。刚才我已给了他3美元。”一见这女子,那小个  相似文献   

12.
曾经在报刊文摘上看到过一则《送桃子》的故事。说的是A先生的母亲从乡下扛来一袋桃子,关照儿子给邻居尝尝,说远亲不如近邻,自家种的桃子,没施化肥,没喷农药,比市场上的桃子甜多了。遵母嘱,A先生先到101室,向开门的少妇说:“我是二楼的,母亲从乡下带了桃子来,请你们尝尝。”  相似文献   

13.
我们恋爱吧     
(一)一只乌龟对另一只乌龟说:“我们恋爱吧!” “不行,我还没成年呢!” “那我可以等,你说多长时间吧!” “一万年!”  相似文献   

14.
小九九     
许锋 《法制博览》2011,(7):53-53
我不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我无数次打过“小九九”。十几岁时,想发表文章,但没那本事,就找来两个铅字,一个是“许”、一个是“锋”,拼在一起蘸了墨水“摁”在报纸上,俨然自己发表了作品。二十几岁时,我给中学生举办文学讲座,按照定价搭售自己的书,明明有钱赚,嘴里却说完全是成本价。  相似文献   

15.
王学胜 《法制博览》2009,(20):39-39
一个小女孩曾经问过爷爷:“您有花皮球吗?”爷爷说:“没有。”不料孩子并不满足,而是一口气把这个问题问了四遍。爷爷挺纳闷儿,于是在连续回答了四次后爷爷反问了一句:“你为什么老是问这个?”孩子说:“我喜欢听您说,没有。因为在您说‘没有’的时候,胡子一翘一翘地特别好看。”  相似文献   

16.
老乡见老乡     
朱辉 《法制博览》2011,(16):37-37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是一句流传了许多年的俗话。不过近些年江湖上却对此进行了修改,变成了“老乡骗老乡,两眼泪汪汪”。其实老乡形形色色,并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7.
网络世界对一个人的褒奖,往往是现实世界难以想象的。在网上热衷公民教育的小圈子里,关澜早就是一个名人,被尊称为“关澜女士”。两年前她草拟的《公民常识》,被视为“当下中国第一本最贴近公民本质的公民读物,第一本由非专业人士编写的公民手册”。一名与她素不相识的公民教育研究者说:“在网络上看到关澜女士的文稿,敬佩关澜女士的勇气、识见与毅力,很难想象这样的一部文稿能够与一位中学历史教师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8.
朋友给我讲过一个笑话,是真事。 某人上班捧着一个大纸盒子,满头是汗。众同事囤过去看,见一堆小陶罐,大如拳,广口。给鸟喂食嫌大.装酱油还没盖。问他用场,此人双眼放光.用手比划:“才一毛八一个,多便宜。”是够便宜的。问干什么用,他一搔头皮,说:“这倒没想。”众人哄笑,再便宜没用也是白买呀。  相似文献   

19.
娱乐     
《工会博览》2010,(6):54-54
好老婆 阿强对朋友说:“我想离婚.我太太已经有两个月没和我说半句话了。” “你得考虑清楚啊!”朋友劝他,“现在这种老婆已经很难找了。”  相似文献   

20.
在“五一”节期间一个礼拜天的晚上,我和朋友相约去采访新疆兵团皮恰克松地监狱监狱长敬新龙。“我爸早晨下监区还没回家”敬新龙的儿子敬璐边说边迎我们进屋,一旁还有敬新龙的妻子。客厅馨香扑鼻,一抬头,满屋的盆景花草映入眼帘,“哇,这么多花!”朋友感叹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