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可怜天下父母心小时候,孩子的健康,父母最关心;长大了,孩子的学习成绩,父母最担心。十年苦读,高考在即。“我的孩子能不能读书成材,能不能考上大学?”此时,每个家长都心急如焚。怎样让孩子在考前提高学习效率?《升学内参》权威分析:解放大脑,提高记忆,激发潜能,高考必胜。  相似文献   

2.
常常听见周围的朋友抱怨孩子读书不用功,家长老是要监督,要陪孩子读书。我感到十分奇怪,我怎么就没有在儿子的学习上花多少时间呢?想一想.从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即将毕业,16年寒窗,中间也和别人一样过五关斩六将应付了无数次的考试,儿子的成绩总是班上前几名.高中毕业时还得了省级三好生的荣誉。儿子读书10多年,我这个做家长的根本就没有操什么心。  相似文献   

3.
同样是学习,为什么有的孩子成绩好,有的孩子成绩差?同样是读书,为什么有的孩子能考上重点,有的孩子名落孙山?每一位家长都希望了解--  相似文献   

4.
李盛 《工会博览》2014,(3):21-21
记得小时候,总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可以穿新衣、放鞭炮、放烟花,拜年还会有压岁钱。这些都是传统春节中应该有的”礼”。孩子的成长永远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因此,过年也一个帮助孩子学习社交、学习礼仪的好机会。  相似文献   

5.
常常听见周围的朋友抱怨孩子读书不用功,家长老是要监督,要陪孩子读书。我庆幸自己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儿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即将毕业。十六年寒窗,中间也和别人一样过五关斩六将,应付了无数次的考试,成绩总是班上前几名,高中毕业时还得了省级“三好生”的荣誉。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01,(1)
小时候,孩子的健康,父母最关心;长大了,孩子的学习,父母最担心;这考刚过、那考又来,父母为孩子操碎了心。可怜天下父母心!期中考试,孩子成绩不好,父母更是心急如焚。怎样让孩子在剩下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成绩?天才的大脑理论上大脑的信息储存量相当于藏书1000万册美国国会图书馆的5  相似文献   

7.
正寻梦人:肖鹏职业:网络工程师平日因为工作忙很少在家陪女儿,马上就要过年了,我和妻子希望能和女儿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春节。但是过年的一些礼节性的事情还是要做,陪女儿的时间又相对减少了,春节期间的安排是我一直比较纠结的事情,希望能给我一些建议。记得小时候,总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可以穿新衣、放鞭炮、放烟花,拜年还会有压岁钱。这些都是传统春节中应该有的"礼"。孩子的成长永远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因此,过年也一个帮助孩子学习社交、学习礼仪的好机会。  相似文献   

8.
正"孩子,别哭,有什么困难跟我说。"在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校门口,一名女学生依偎在校长张桂梅怀里哭泣。这位女孩是华坪女高毕业生吕娜的妹妹,目前在当地一所初中读书。张桂梅在家访时认识了她,并一直支持帮助她上学读书。但女孩因为思念去世的父亲,好几天没有上学。"想爸爸了就到坟上跟他说说话,要好好读书,不能让爸爸失望。"  相似文献   

9.
孩子们暑期除“家、培训班、夏令营”外似乎再无家长可为其选择的去处.如何让孩子能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有益的暑假生活,是众多家长所关心的问题.这三张照片所反映的内容和形式给我们以启示.孩子的假期就应该这样度过:去图书馆读书、到科技馆体验科技魅力,来增长知识和放飞梦想;去参加公益活动、参观革命遗迹,加强品德修养、接受红色教育. 近些年来,暑假期间,不少家长把孩子送进了社会举办的夏令营、培训班,有家长曾说这是“花钱买放心”的“无奈之举”.无奈之举折射出当前社会孩子暑期选择的匮乏.然而,一些夏令营让家长难以放心.组织比较混乱,有的出发点就是为赚钱,说是“游学”实际却“游而不学”.据12315申诉举报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每年暑期都会有不少与学生夏令营有关的投诉.  相似文献   

10.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面对儿童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许多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学生的家长内心开始纠结了。他们纠结在:这些节日来临前要不要给老师送礼?送什么样的礼?如果不送,别的家长送了,老师会不会对自己的孩子关心不够,甚至歧视自己的孩子?在你看来,到底该不该给老师送礼呢?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学习的年代,不仅要倡导员工勤于学习、更新知识,而且领导者本人也要身体力行,加入到学习浪潮之中。1996年至1997年间,我离厂脱产进校读书15个月;6个月在中央党校学政治;3个月在南京大学学电脑,学外语;6个月在美国马里兰大学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父母与孩子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每天的用餐时间成了家人相聚的良机。孩子的餐桌教育值得特别重视,但是我国很多家长却仍是只关心孩子是否吃得香、吃  相似文献   

13.
孙伟勋 《工会博览》2003,(15):70-70
某大企业的一位高级工程师在北京参加会议时有幸和一位中央领导拉起家常。领导同志不仅关心科研进展情况,还详细询问他的身体、住房、孩子的情况。得知他的住房尚不宽敞时,领导同志当即要求有关部门尽快帮助解决。这位工程师感动地说:“领导同志每天有多少大事要处理,关心我的生活却这么细致,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相似文献   

14.
金实 《工会博览》2013,(12):56-57
艰难度日供子读书 1964年11月20日,求伯君出生在浙东天姥山区一个偏僻、贫瘠的小山村——西山等.与一代代在贫困中煎熬的祖辈一样,小伯君在贫困中一天天长大.饱受饥寒的母亲蔡德钦虽然没有文化,但却固执地相信文化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她见小伯君聪明伶俐,发誓无论日子多么艰难,也要送他去读书.于是,不满7岁的小伯君就在许多孩子羡慕的目光下背起书包上学了.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11,(12):79-79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与寄托,从牙牙学语,蹒跚走步到读书懂事、成家立业,每个成长历程都凝聚着殷殷期望。身为父母,总希望给予孩子最好的呵护,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也希望能尽全力给予孩子最优越的条件,从小学到大学甚至出国进一步深造,始终能得到最优质的教育。国泰人寿了解天下父母的期盼,精心设计了适合不同阶段需求的少儿保险产品,让父母的爱更加周全,更加持久。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形势任务下,做好劳模的培养和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加强对劳模的管理,做好劳模的培养、选拔和服务,特别要关心困难劳模的生活和健康,做好帮扶工作。同时,全社会也要切实把劳模培育管理工作做细做实,更好地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劳模、关心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7.
正讲好工会故事,传播工会声音,需要高素质的工会新闻人。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素养、专业水平,各工会新闻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作为,引导采编人员读书学习,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18.
1966年,他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曾拥有快乐纯真的童年,但上初中后,家庭却接连出现变故,疼爱他的父母都相继离他而去。深受打击的他只能每日沉浸在读书中,用读书来忘掉一切不快乐。他因而沉默、深思,刚强、独立。中学的老师说:这孩子,看起来是有出息的样子。  相似文献   

19.
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夕阳徐徐地射进办公室,正在低头写判决书的我被一声轻轻的呼唤惊醒。我抬起头,面前站着一位十岁左右的男孩,他胸前鲜艳的红领巾表示着他的身份,我诧异地看着他。“阿姨,我是来向您求情的,请您千万不要让我爸爸妈妈离婚……”一语才出,小男孩的眼睛里已蓄满了泪水。他是我一桩案子当事人的孩子,因双方当事人都不想要孩子,无奈之中,我只好让女方找来她正在小学四级读书的儿子,征求意见。“请不要让我的爸爸、妈妈离婚”,“我不愿成为一个没有爸爸妈妈的孩子……”的确,每当办理离婚案件,看着一个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流泪满面的苦苦哀求,看着  相似文献   

20.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才成长的基石。我们要用知识武装头脑、提高修养、提升技术,让读书学习成为终身的事业!"这是在今年4月份迎来的第19个世界读书日之际,中华全国总工会启动"争当学习型职工读书行动",向全国职工发出倡议,号召职工从读书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此,本刊记者多路探访,寻找职工在工作之余读书的各宗原因,以及读书给他们带来了怎样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