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教育旨在塑造、培育人,而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是社会的能动的个人,由此决定了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复杂性.一方面,严肃的政治性和鲜明党性,使政治教育有着不可模糊的主客分际,在特定意义上主客之分也即政治立场和党性原则之分.另一方面,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要求充分尊重、发展、实现对象的主体性,因而是一项主客交错互动乃至相互转化的复杂工作.为此,既不可因严明的主客分际而否认主客之间的交错互动,也不可因主客体交错互动而抹杀主客体之分,如此方能既契合于政治教育的严肃政治性,又切合于其主客体关系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宋婧 《前沿》2012,(16):71-73
生态补偿制度是解决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中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冲突,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有效机制.本文以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为依托,探讨了油气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和客体,也就是从法律层面上明确由谁来补、补给谁的问题,以期对我国油气资源生态补偿领域的理论研究、政策法律的制定和实践探索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概念与价值论中的"价值"概念具有同一性。世界可以划分为物理形态世界与价值形态世界。劳动既有改变物理形态世界的意蕴也有改变价值形态世界的意蕴。在价值论的视域中,物只有客体尺度;而人既有主体尺度,也有客体尺度。客体及其属性与主体尺度相符合、相一致的性质固然属于价值关系;主体及其属性与主体尺度相符合、相一致的性质同样属于价值关系。前者可以称为手段价值关系,而后者则可以称为目的价值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既有纯粹的物理关系,也有手段价值关系和目的价值关系。劳动的二重性并不改变事物的物理形态,而是改变事物的价值形态。具体劳动改变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手段价值关系,抽象劳动则改变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目的价值关系。抽象劳动的物化凝结为商品价值,意味着商品价值在本质上是物化了目的价值关系。在此意义的基础上,劳动凝结的价值,无论是使用价值还是价值都属于价值论意蕴中的价值范畴。  相似文献   

4.
公安主体、公安第一客体、公安第二客体这三者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公安关系有机整体,深刻认识公安主客体关系的实质及内涵,运用孙子“知彼知己” 的认识论方法,从全面、发展和比较的角度来完整把握公安主客体的关系,是搞好公安工作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5.
论网络环境下侦查与犯罪情报主客体关系的嬗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犯罪情报是侦查主体实践活动的对象。传统工业社会中,由于犯罪情报资源的有限性、模糊性、不连续性以及受侦查主体认识能力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犯罪情报的客体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与有效的发挥,导致其在侦查与犯罪情报的主客体关系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网络环境下,侦查主体建立了巨大的犯罪情报数据库,侦查思维方式由概念思维向实践思维转变,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组织结构的转型和犯罪情报管理体制的变化提升了犯罪情报的客体功能,完成了客体向主体转变的非对象化过程,从而使犯罪情报在侦查实践的主客体关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高燕  苏玉君 《思想战线》2003,29(2):98-101
移情说的核心、同时也构成其突出贡献的是从心理学角度揭示了审美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移情说理论深化了把审美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的认识,注意到"同情"中深层的心理活动,避免了把审美移情看成单纯的表层直觉活动而流于肤浅,推进了心理学美学的纵深发展,探索并强调了人在审美移情中所获得的彻底解脱和完全自由。虽然存在不足之处,但移情说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审美经验及其中的主客体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表现论和形式论这种二元对立的局限,把美学研究向着精确化、科学化方向推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7.
陈霞 《传承》2014,(10):102-104
传统解释模式没有对列宁主客体思想进行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区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列宁主客体思想的误读,造成了"两个列宁"或者说"两个阶段列宁"的断裂理解。实际上,在列宁的主客体思想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相似文献   

8.
治安主客体是治安学研究的基本范畴。从大治安角度来看,根据治安主体的法律性质和地位,可将其分成专业治安主体、自发治安主体和辅助治安主体;根据治安主客体关系可将治安客体分为打击的客体、防范的客体、控制的客体、引导的客体、保护的客体、服务的客体。分析治安主客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期对治安主客体的关系应当从动态中去把握,应当在社会转型期优化治安主体结构,壮大治安主体力量,发挥三类治安主体的整体效能;还应当顺应时代要求,照顾到治安客体的实际需求,追求治安负价值的最小化。  相似文献   

9.
治安管理主客体的矛盾构成了治安管理工作的基础,如何解决主客体的矛盾是治安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治安管理主体是多元素构成的,由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等组成。以"人"为中心将治安管理客体分为依靠、合作、保护、服务、防范、控制和打击惩治七类,比传统的以"事"为中心进行的划分更具合理性。建立在多元主客体关系基础上的治安管理工作复杂而多元化,理顺这一基本工作机制,对治安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欧阳洁慧 《人民论坛》2011,(10):252-253
现代警务与公安教育在各自的实践活动中是互为主客体的社会交往关系。在警务现代化建设、大教育构建的新要求下,二者之间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准确认识新背景下现代警务与公安教育的本质及相互关系,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警务机制构建实效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现代警务与公安教育在各自的实践活动中是互为主客体的社会交往关系。在警务现代化建设、大教育构建的新要求下,二者之间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准确认识新背景下现代警务与公安教育的本质及相互关系,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警务机制构建实效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几乎所有的治安管理学基础理论都是按单一的“主客体关系即矛盾关系”来构筑的,所形成的“动态原理”不能全面反映治安管理学理论发展的需要。深入分析治安管理主客体关系的内涵和特点,治安管理原理不仅包括动态原理,还包括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和效益原理。  相似文献   

13.
施静 《前沿》2004,(1):187-190
关于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 ,不同学者持有不同的见解 ,孰是孰非至今未曾达成共识。其实我们不必非要得到一个确定而又单一的主题 ,因为从审美客体、审美主体等方面都可以发现《长恨歌》主题是具有多重含蕴的。正是如此 ,直到今天它仍然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主客体及其关系问题本是哲学认识论中的核心范畴,它所要解决的是关于认识中的主客体以及关系问题。20世纪9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开始关注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及其关系问题的研究,但是至今尚未达成一致看法。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从学科价值高度把握不够,二是从体系视角构建不足。也就是说,已有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研究成果还没有完全将现实当中思想政治教育复杂的和动态的主客体关系说清楚。因此,要全面而深刻地揭示这一问题的本质,就必须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体系,理清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层次性,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实践发展以及效益优化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校德育生态竞争是在高校德育生态系统中发生的竞争现象。高校德育生态竞争的主体是竞争的参与者,具体包括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客体是参与竞争的各方所共同争夺的对象以及要获取的共同的目标物,主要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环境资源、声誉资源等。其中,高等学校的师生既是高校德育生态竞争的主体又是其客体。高校德育生态竞争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各不同主体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各不同客体之间是协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马永东 《前沿》2008,(10):42-44
在主客体关系问题上,旧唯物主义把认识看成是客体被动地给予主体的单向活动;德国古典唯心主义把认识看成是主体意识去创设客体的过程,都不能正确全面地理解主客体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在总结近代哲学关于主客体关系问题理论教训的基础上,把实践观点作为认识论之基础,科学地解决了主体与客体统一的现实基础和辨证途径,已经而且必将继续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经营城市的系统模式及其主客体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文华 《前沿》2003,(1):95-101
本文首先对经营城市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进行回顾分析 ;其次在分析经营城市的原有模式的基础上 ,提出了经营城市的系统模型 ,并在论述经营城市系统模型的要素、结构、功能时 ,从微观的角度论述了经营主体、经营客体 (对象 )、经营手段及其相互关系 ;最后 ,从经营城市的系统模式的整体层次上 ,分析了经营城市主客体之间的静态、动态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8.
侦查法律关系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侦查法律关系本质上是在侦查机关、犯罪嫌疑人以及审判机关之间产生的一种程序性法律关系。从结构上看 ,它包括侦查主体、侦查客体和内容即侦查权 (力 )利义务等三项要素。  相似文献   

19.
姚臻 《传承》2009,(24):62-6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很多研究者探讨了网络思想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客体关系的定位问题。总结和评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客体关系问题的研究状况,深刻剖析和把握网络思想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客体关系的定位,对构建新的网络思想教育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姚臻 《传承》2009,(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很多研究者探讨了网络思想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客体关系的定位问题.总结和评价网络恩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客体关系问题的研究状况,深刻剖析和把握网络思想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客体关系的定位,对构建新的网络思想教育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