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由经济原因使得他们更易于出现心理上的失衡、紧张和焦虑.团体心理训练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改善和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团体干预,团体成员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团体心理训练对促进贫困大学生生心理健康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4)
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基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和功能、二者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等方面的分析,探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并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开设心理健康课;建立心理咨询室;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3.
陆晓花 《学理论》2012,(16):226-227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是促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拟从专职心理咨询师、兼职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员、心理信息员、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这五支队伍的构建和培训入手,探讨如何打造一支复合型、高效能队伍。  相似文献   

4.
黄国成 《学理论》2011,(17):237-238
大学生自我认知障碍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较为关注的重要问题,心理认知障碍主要包括自卑、自傲和虚荣心理。大学生自我定位失误、家庭成员的负面作用以及社会外部环境的消极影响是造成大学生自我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保持健康的心理要求大学生正确定位自我,做好自我调节,要求家庭成员自律,学校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优化舆论氛围,建立起相应的保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体制。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高校辅导员新的使命。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突出的优势,然而其具体实施过程尚有待完善。从高校辅导员的职责分析,辅导员除了作为大学生的思想健康引导人和专业发展指导人外,还兼具心理辅导与危机监护者的角色,通过常规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渗透,以及专业化心理实践活动的开展来促进大学生形成与发展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晓航  符晓峰 《学理论》2010,(20):259-260
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概念、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成因以及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局限性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学生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在心理上承受着各种压力。如何帮助大学生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必须思考及重视的。朋辈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概述了朋辈心理咨询的含义、特点以及朋辈咨询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6)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具有极其复杂的原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评估要注重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从分析其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入手,重新建立合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评估规范体系。在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细致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一系列评估手段进行比较和判断,在此基础上形成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估体系,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与干预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大学生心理预防干预体系,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9.
许存 《学理论》2012,(19):240-241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高校工作者高度重视。论文强调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心理培育者,分析了高校辅导员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意义。论文认为辅导员应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并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资料库;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扎实做好特困学生的关爱工作;开展个别和团体心理辅导;利用网络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0.
从目前西安各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普查现状分析,探索适合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与危机干预机制,提出要从心理健康普查前期准备、普查后检出学生约谈、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等方面建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1.
张鹏 《学理论》2010,(11):218-219
本文概述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现状,以及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一些不良心理问题,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指出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心理教育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努力改善和优化教育环境,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微信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受到大学生的青睐,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一些心理问题,如何在微信环境下开展心理教育给高校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课题。文章通过研究微信平台下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整理出微信平台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提出微信平台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如下:更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打造微信教育团队。  相似文献   

13.
谢晓峰 《学理论》2010,(4):163-164
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艺术类大学生具备相对不同的心理特征,作为从事艺术类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我们应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把握心理和行为规律,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文把认知行为矫正理论研究和高校管理的实际措施结合起来,在对艺术类学生心理普查和反馈的基础上,初步分析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对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4.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顾凡 《理论导刊》2004,(9):55-56
由于社会转型及竞争加剧,大学生心理问题愈来愈多,现状令人担忧。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四个原则,即西方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原则、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原则、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原则、个体咨询与集体训练相结合原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构建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综合模式。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6,(4)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防控与干预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文献分析、调查研究和大学生心理危机相关工作实践,提出了以心理危机的预防性准备、控制性应对、干预性介入为基本维度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16.
张萌 《学理论》2012,(14):225-226
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如何,必将对社会和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因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金钱意识的逐渐模糊,部分高校唯成绩至上的错误价值导向以及对心理健康等方面教育的严重忽视是导致当代大学生出现越来越多"心理疾病"的重要诱因,因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相似文献   

17.
张宇  陶利江 《学理论》2011,(13):295-296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重要、也是任务最艰巨的工作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及其应对概况进行相关的了解。从危机、心理危机及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入手,强调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需要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并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一些解决方法或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通过持久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结构合理的工作队伍、良好的心理外部环境等对策的实施,可以相应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大学生远离危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胡琦石  步达 《学理论》2013,(18):84-85,97
通过对南京市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客观、全面地了解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他们心理健康维护及进行有效干预提供了依据和新思路,为树立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和谐以及构建和谐校园和社会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32)
针对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借鉴发展性咨询理念,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大学生目前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探讨发展性咨询理念指导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可行性,重新建构一种更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4,(36)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在高校的实践应用中总结发现,学校体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影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分析,着重探讨学校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影响,并总结出如何将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共同进步,提高大学生心理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