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决定了政府角色转型、政府管理及运行机制的创新,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浙江省长兴县在大力推进“生态长兴”建设的过程中,将资源整合和机制创新贯穿于生态治理的全过程,其重在协作、整合的运行机制在指导思想上同当代西方的“整体政府”及“整体性治理”的改革思路不谋而合,为探索同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生态型政府”及其运行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政府与NGO在扶贫领域的战略性合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中国扶贫开发任务愈加艰巨和复杂的实际,扶贫工作的成功将更加依赖于政府、社会的共同努力,文中在分析政府与NGO扶贫合作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政府与NGO组织战略性合作的模式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构建生态型政府是缓解生态环境危机的现实抉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映射与彰显,是自主创新、谋求发展的理性选择。生态型政府是政府行政管理行为创新的高级形态,旨在实现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生态化,对内部事务管理的生态化,以及公务行为的生态化。构建生态型政府的路径包括:树立和谐共生、生态优先的政府执政理念;构建社会服务职能与生态服务职能并举的政府职能体系;构建生态功能与行政功能协同治理的政府体制;构建基于利益相关的多元生态治理模式;健全政府生态制度,椅筑生态法律政策体系;倡导绿色GDP的政绩考核体系等。  相似文献   

4.
对构建生态型政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生态问题日益凸显的严峻境遇下,由于生态问题与政治、与政府管理之间的特殊关联,促使生态问题日益成为一个亟需应对的现实课题。所谓生态型政府,是指将实现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作为其基本目标,将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促进自然生态平衡作为其基本职能,并将这种目标与职能贯穿到政府制度、行为、能力和政府文化方面之中的政府。  相似文献   

5.
代际公平视阈下的生态型政府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代际公平的本义切入,寻求公共行政与代际公平的契合,就是要构建生态型政府。构建生态型政府是政府处理资源环境问题及维持社会代际公平的必然选择。构建生态型政府需要从斧正行政目标、强化政府环保责任、平衡政府权能、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约束政府生态管理行为等方面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孙静 《世纪桥》2013,(5):51-52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政治稳定的保证,公民参与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现政治稳定的有效途径,在促进民主发展、维护政治稳定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但同时由于NGO与政府之间天然存在着一种合作中的冲突关系,NGO也会对政治稳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如何趋利避害将是我国NGO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7.
王彬彬 《唯实》2008,(6):78-81
生态型政府是在生态危机日益凸显、“生态行政学”理论迅速发展、世人生态意识不断强化的背景下,为自觉适应环境变化而进行创新与发展的新目标、新概念。建构生态型政府,对于发展政治文明、化解生态危机、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变革政府治理范式以及创新政府生态管理职能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前,科学发展观指导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可以这样认为,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是一种生态政治观.立足生态基础,把握生态规律,构建生态型政府,目的是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生态政治学认为,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的模式及其政府职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选择,而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生态因素共同影响和作用的结果.政治存在于生态环境之中,与生态环境保持着动态平衡的关系.因此, 统筹是生态型政府的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9.
崔健 《世纪桥》2012,(3):58-59
由于生态经济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属性,不会自发主动形成,所以需要政府来积极引导、支持和推动,并且需要承担一定的生态责任。如同其他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经济也会经历从萌芽到稳定再到成熟的发展阶段,笔者将其分为运筹启动阶段、稳定发展阶段、未来发展阶段。本文将从我国政府在生态经济不同的发展阶段承担不同的生态责任这一角度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应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邀请,2007年5月9日至24日,围绕“欧洲非政府组织发展与管理”的主题,我们赴德国、比利时、荷兰等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学习考察。其中,重点考察了德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管理情况。在艾伯特基金会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就“德国政治基金会的资金来源”、“政府机构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德国社民党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公民责任与非政府组织的工作”、“非政府组织在推动政府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试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治理重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可被视作国家与社会关系在公共治理层面上的缩影。政府失灵的诸多困境,为非政府组织发展提供了契机。由于非政府组织具有降低治理成本、实现社会公正、推动组织创新、促进社会沟通等功能优势,可以弥补政府治理公共事务的不足。而要实现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平等合作,必须借助制度设计明确双方的治理重心。把自主治理领域真正让渡给公民社会,则是划定二者治理边界的一条重要准则。非政府组织通过与政府的契约性、制度性合作,将在良性互动中实现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2.
李国友 《学习论坛》2007,23(6):57-5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改革当前的信访机制,做好群众工作。河南省义马市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以创新群众工作理念为先导,以完善群众工作机制为重点,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对信访机制进行了改革,在原信访局的基础上组建群众工作局,逐步形成了以全方位构建群众工作网络为载体,以理情绪、解难题、保稳定、促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群众工作新思路,对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提供了一个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13.
建设政治文明与发展政治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阶段建设政治文明的历史背景下,应重视发展科学的、民族的、先进的政治文化。发展政治文化是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政治文化的成果体现。  相似文献   

14.
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承担着创造、维护、监控等重要责任。建设新型政府,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发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导作用,推进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通过转变管理理念、管理范围和管理方式,加快建设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新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经济建设和人民民主都要发展,既要满足物质需求又要发展先进文化,既要追求效率又要兼顾公平还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不能忽视人们对良好的社会秩序与风尚的企盼。和谐的社会离不开上述方面的建设,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所以,科学发展观包含了构建和谐社会任务的内容;构建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宁波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与振兴制造业,但宁波制造业面临资源和环境的严峻挑战,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促进宁波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非政府组织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对社区参与渠道的拓宽、弥补现有社区组织服务能力不足以夏对社会就业、社会稳定产生的积极意义.但这些作用的充分发挥还有待于非政府组织自身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此,要借鉴国外非政府组织的经验;倡导、动员社会的志愿精神,发展志愿者组织;筹集活动经费.  相似文献   

18.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当前我国行政改革的目标,与服务型政府相匹配的是服务型的行政理念。建立在服务型政府基础之上的服务型行政理念包括民主行政、实现社会正义、提高行政效率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公民社会是表达社会各阶层意见的载体,是国家了解民意的重要途径,是不可忽略的社会和经济力量。它既是民主政治生长的社会基础,又是民主政治成长后维系成熟的民主政治制度果实的社会肌体。和谐治理是政府依法行政与公民依法自治的有机统一,政府要倡导公平的原则,培育公民社会组织来分担政府转变职能后转移的职能。和谐社会最终体现在政府和公民和谐的基础上。政府与公民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是形成新型和谐治理模式的重要标志。构建政府与公民社会组织的合作互动机制,既是推进政府改革的逻辑起点,又是实施政府改革的内在动因。因此,本文提出加快政府体制改革和构建政府与公民社会合作互动机制是当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与和谐治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伦理道德是用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但生态伦理的产生将人的视野扩展到了自然,是对传统伦理道德的补充和升华。生态伦理的产生与建构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观提供了重大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