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当我们的生活经历了从吃饭(解决温饱)、吃药(追求健康)到吃文化(追求精神消费)的转变后,文化产业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一说起宁夏的文化产业,很多人都认为:宁夏发展文化产业很困难.当我们听到外国的一部大片能挣上亿美元,外省的报刊年纯收入有几千万元时,羡慕之余,便更觉得在宁夏发展文化产业太难了,似乎发展文化产业是发达省区的事。那么,在一个人口560万、地域狭小、经济文化欠发达的民族自治区,究竟能不能发展文化产业?怎样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有哪些?下面的文章对这些问题做了探讨,希望我们能用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蕴藏在我们身旁的文化资源,重新发现被尘封已久的文化宝藏。  相似文献   

2.
刘欣 《奋斗》2004,(1):43-44
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传承。一个没有文化积淀的民族,是一个没有生命、没有活力的民族。泱泱中华五千年,形成一套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封建文化体系,巩固了封建社会的统治,也传承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发展到今天,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文化同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江泽民同志在“三个代  相似文献   

3.
提起西藏,人们的耳边就会响起雪域蓝天的《青藏高原》、《北京的金山上》;提起新疆,人们的耳边就会响起脍炙人口的《达坂城的姑娘》、《我们新疆好地方》等新疆民歌;提起内蒙古,许多人都会哼几句高亢悠扬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一首好的歌曲会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一个地区的文化积淀和人们对生活的美好追求与向往;会成为传承时代精神、经所民议长文化和记录历史的强音。为了提升宁夏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知名度,向全国及世界传递宁夏的声音,宣传宁夏形象,2004年6月下旬,宁夏区党委宣传部、宁夏文联和宁夏音乐家协会发出通知,公开向社会广泛征集歌唱宁夏的歌词、歌曲作品。目前,“颂歌唱宁夏”歌曲创作征集活动已开展了一个多月,为了了解活动进展情况,本刊记者于日前专程采访了宁夏区党委宣传部“颂歌唱宁夏”征歌活动领导小组负责人。  相似文献   

4.
闫院平 《共产党人》2006,(11):51-52
去过新疆的宁夏人都有共同的感触:新疆的宁夏老乡真多。截至目前,在新疆的宁夏人总计超过10万人,定居人数约8万人。作为回族自治区的宁夏,因回族的信仰与新疆主体民族信仰相同,不少习俗也接近,加之历史原因,到新疆从事劳务或其他工作便成为宁夏人尤其是南部山区回族的一种特殊人文现象。他们其中不少人已成为行业或岗位上的精英、骨干。  相似文献   

5.
吴忠礼 《共产党人》2006,(12):47-48
宁夏古代体育 宁夏是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和发展的地区.汉族人民与各少数民族在贺兰山与黄河之间的冲积平原上不仅创造了“河套文化”的历史文明,而且在贺兰山中留下了大量古文明的记录。即被后人称为“天书”的贺兰山岩画。这些岩画中。为今人留下了大量古代人类的体育信息。诸如骑射、械斗、围猎等图像岩刻作品,都可以视为一种军体和劳体活动的生动写照。在古代,宁夏人有习武的传统,回汉人民村村练武。人人身强力壮,故以武功成大业者代不乏人,如秦汉间的蒙恬、梁统,隋唐时的梁师都、韩游环,宋夏纷争中的“韩范”(韩琦、范仲淹)和元昊等人。  相似文献   

6.
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力具有广泛性、兼容性、导向性和发展性等基本特征。宁夏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就要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民  相似文献   

7.
宁夏长城文化是宁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夏长城文化是北方农耕与畜牧两种文化冲突、传播、交流、变迁与融合的历史。长城,也是多元文化的载体,从审美的角度,体现了长城雄伟、宏大而粗犷的壮美,也体现了长城的崇高美,涌动着生命的节奏。我们应把长城文化的保护、开发、研究与宁夏旅游事业发展衔接起来。历史的发展需要长城精神。  相似文献   

8.
李凝祥 《共产党人》2005,(23):46-47
宁夏满族的形成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了。自康熙十三年始,到乾隆年间,大批满族官兵进入宁夏,他们以其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同汉、回、蒙古等民族一道,为开发建设宁夏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9.
“八景”文化在宁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名胜以"八景"命名由来已久.宁夏八景文化始于明代,兴盛于清代.宁夏"八景"文化的积淀和发展到了清代乾隆时期已趋于定型,中间大致经过三个阶段:一是明代的源起与整合;二是清代黄中丞提出的宁夏八景、中卫十景,<平罗记略>里的平罗八景等.无论明代八景,还是清代以后的八景,都代表着宁夏各地浓缩了的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0.
宁夏新形象是一个“地区形象”问题。地区形象是地区发展的一种新动力,其文化意蕴,就是小省区也能办大事,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其特质在于它是宁夏人追求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新宁夏的实践过程,反映了宁夏人思变、求新、拼搏、奋斗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区域风俗文化的形成与演变,是一个历史过程。追溯宁夏历代风俗文化的演绎过程,主要表现在:一是早期风俗的承传性;二是司马迁笔下记载的宁夏风俗文化;三是班固笔下描述的宁夏风俗文化;四是秦汉时期已形成的宁夏地域风俗文化模式对历代风俗文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艾琳 《共产党人》2007,(11):45-49
宁夏地处祖国西北,是我国5个民族自治区之一。数千年来,古老的黄河文明、神秘的西夏文化、浓郁的回族风情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了宁夏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传统,为宣传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自治区第九届党代会以来,全区宣传文化战线按照“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思路,贯彻“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原则,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一个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宣传文化新格局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3.
无法忘怀的2008年,宁夏人在思想解放中实现新觉醒、在文化定位中创造新自量、在精神激昂中形成新感悟,文化自觉的大潮时时掀起波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宁夏的文化自觉进入了历史新起点。  相似文献   

14.
宁夏的历史悠久,古代地界边陲,区域位置特殊,自古就是中原汉儒农耕文化与边疆游牧民族草原文化碰撞、交汇与融合而产生的具有个性特色地域文化的地区。许多古民族在黄河两岸到洛河之滨,既留下了友  相似文献   

15.
杨胜群 《学习导报》2011,(19):38-39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上进的民族,总是具有一种忧患意识。没有忧患,就不可能进步。从而,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总不是沉湎安乐的文化,而是咀嚼忧患的文化。湖湘文化和湖湘人文精神之所以具有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充盈着一个历经苦难、在苦斗中前行的民族所积淀和承传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6.
目前,学术界对人文精神的概括和理解有很多不同的意见,包括中国的人文精神和各地域的人文精神,都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一般认为,人文精神是在历史文化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精神。人文精神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7.
<正>宁夏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随着文化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宁夏文化"软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宁夏的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国有文化市场主体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实效。一、按照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遵循规模化发展趋势,大力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见实效(一)转企改制的推进。2009年8月将宁夏话剧团作为自治区文艺院团  相似文献   

18.
丛坤 《奋斗》2008,(3):56-59
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史上独特的影响巨大的历史文化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也堪称移民壮举,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前,有2000多万山东人迁徒到富饶的东北 区创业谋生。这么一场大规模的迁徒运动,没有史料,没有记载,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央视开年大剧《闯关东》以史诗般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全景式地展示了在中华民族特定历史背景下,一个家族的变迁,乃至国家民族的变迁。让全国的观众为之深深震撼,更让流落到东北的山东人和他们的后裔感动与震憾,《闯关东》打开了他们尘封已久的记忆的闸门。作为“闯关东”的发生地黑龙江,近代以来的开发建设历史,也因山东人的痛入,而变得愈加丰富多彩。闯关东与黑龙江的历史文化的形成,与黑龙江的开发建设密切相关。电视剧《闯关东》的热播,也引起了我省文学艺术界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在该剧首播完的第二天,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和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了“电视剧《闯关东》的作品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联系历史和现实,由剧内到剧外,从文化和学术等多角度、多侧面地对此剧进行了热烈研讨。现将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要点,整理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一个没有文化积淀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一个没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团队是没有战斗力的团队.小到一个家庭、一个企业、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能够维系这一整体存在和发展的不仅仅是财富的增加,重要的是这一整体有没有积极的健康的共同文化信念.  相似文献   

20.
宁夏的文化遗产,以多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最生动直观的表现形态,记载和见证了宁夏旧石器文化以来历史文明的悠久岁月。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智慧和财富,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