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六里屯街道位于朝阳区中部,属于城乡结合部地区,具有流动人口多、老旧小区多的特点。区域面积4.4平方公里,共有居民121044人。辖区内有朝阳区环卫中心所属的垃圾楼4个,已全部进行分类改造。街道自2009年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已有77个小区通过了市级验收,垃圾分类小区基本实现地区百分之百全覆盖。  相似文献   

2.
正据北京日报讯北京市通州区北苑街道在广通小区推出垃圾分类"21天养成计划",紧紧依靠居民、物业和社区分工合作,互相借力,短短21天的时间,广通小区垃圾分类已逐渐步入正轨,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和准确投放率均达到90%。举措一:社区、物业和居民达成共识,在小区中敲定了4个点位,共设置4组垃圾桶。物业部门主管、部门经理、领班等管理层全员上岗担任垃圾分类指导员,每天轮流负责"盯桶",指导居民垃圾分类。  相似文献   

3.
正"一次性饭盒属于什么垃圾?"在南宁市垃圾分类示范点盛天茗城小区,垃圾分类督导员谭玉嫦正在引导老人、孩子体验垃圾分类主题游戏,"其他垃圾!"孩子们一边回答,一边把手里的道具卡片放到对应的盒子里。2017年,南宁市被定为全国垃圾分类重点城市。目前,南宁市通过提升分类处理能力、示范带动逐步提高片区覆盖、共建共享引导居民逐步养成分类习惯等措施,初步形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北京市延庆区城市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延庆区城管委)在贯彻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行动计划(2017—2020年)》等文件精神中,积极创新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探索"一站式"垃圾分类回收两网融合模式,实现了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主体责任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基本类别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  相似文献   

5.
正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建国门街道,辖区内现有七个社区,共有商场、写字楼等综合体27家,餐饮企业283家,机关事业单位61家,居民1.89万户(其中平房区居民0.92万户,楼房区居民0.97万户),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20吨左右。作为东城区2018年的示范片区创建单位,建国门街道办事处积极响应北京市关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与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要求,在全街道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市朝阳区在扎实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实践垃圾分类模式创新试点。目前,该区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小区已达895个,覆盖58.9万户、167.8万人,垃圾分类达标小区覆盖率达到83%。朝阳区垃圾分类模式创新主要采取了以下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双井街道社区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市西城区的垃圾分类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1996年,由社会公益组织北京地球村积极参与,在新街口街道大乘巷教师楼小区开展垃圾分类活动;到2002年,西城区开启首次国家卫生城区创建时,垃圾分类列入政府工作,由区市政市容委主管,各街道负责落实;至2009年开始,西城区推进居住小区垃圾分类达标体系建设与创建活动,并将之列入政府折子工程,实行督查与考核;2010年以来,北京市区划调整,原西城与宣武两区合并后,新  相似文献   

8.
2011年,北京市东城区在巩固45个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在63个居民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达标工作,108个小区将达到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居住小区标准,涉及居民近6万户,占全区小区总数的39%。2010年,东城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45.05万吨,比2009年  相似文献   

9.
正龙潭街道在城市环境建设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垃圾分类工作,首先是在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设立了专门的指导员和督导员共同合作指导和监督垃圾分类的效果,给参与垃圾分类的住户居民发放"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卡"。在实践中,将垃圾分类的流程逐渐规范为"街道统一指导、居民源头分类、楼外集中投放、部门分类收运、月底积分兑换"的"龙潭模式"。  相似文献   

10.
"垃圾分类搞得好,社区环境Hold住",这是北京市丰台区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的居民们从垃圾分类获得的最大的好处——干净整洁又绿色环保的社区环境。社区居民一谈起垃圾分类就赞不绝口,"如果说垃圾分类是场战斗,那么社区就是这场战斗的前线阵地,只要把社区垃圾分类拿下,战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北京市海淀区市政市容委在开展居民小区垃圾分类的工作上不断深化,继续创新,通过对居民实施计次奖励和对管理单位实施分类分级补助,充分调动垃圾分类责任各方的参与积极性,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实行精细化管理,投入产出比更加优化,垃圾分类工作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迈进。详解创新模式内核调动了两个积极性以往,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工作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按照北京市规定的每80户至120户的标准,配备2名垃圾分类指导员  相似文献   

12.
从鼓励到强制,从"随手扔"到"随手分",公共机构是垃圾分类的决策者和组织者,更是示范者我国逐渐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苏州,作为46个重点城市之一,积极先试先行,探索出一条有效推动垃圾分类的路子,"党政机关强制垃圾分类工作先行",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苏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开展特色宣传、树立示范典型、形成督导制度,突出党建引领,推动全市党政机关按照任务清单精细落实,实现了83家市区直属党政机关单位垃圾分类全覆盖,为推行垃圾分类树起了"风向标"。  相似文献   

13.
正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一年来,北京城管执法部门闻令而动、令出行随,统筹建立分阶段、有侧重、全领域推进的执法模式,形成了分类链条全监管、主体责任全覆盖、突出问题全盯办、个人违法全约束的全流程管理,较好发挥了执法服务作用,促进了居民习惯养成,为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形成"北京实践"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桂林市成为广西首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实践摸索,桂林市有30个试点小区、1万多户居民参与垃圾分类。"通过环卫工作人员的宣传,我也觉得垃圾分类利用是件好事。我现在喝过的啤酒罐、废纸盒不会直接扔掉,攒起来变废为宝。"家住桂林市象山区彰泰城的余大爷告诉笔者,现在家里一般都不止一个垃圾桶,利用  相似文献   

15.
《今日上海》2011,(12):13-13
至今年11月中旬,上海已有827个居住区试点“垃圾分类”,但市人大城建环保委的调研报告指出,试点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较高,参与率不高。居民分类后的垃圾,70%以上须经过小区保洁员二次分拣,使之不堪重负;又由干这些保洁人员多是物业聘请,物业难以长期负担这笔开销。  相似文献   

16.
从2009年到2011年,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已连续三年保持下降态势,全市居住小区垃圾分类系统建设达标率达到45%,覆盖18个区县。2012年,全市新增的600个居住小区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已有137个试点小区完成了系统建设。而从2010年春天开始的"周四垃圾减量日"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正如春风一样,把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意识吹遍了京城,吹进了人心。有一组数据记录下了"周四垃圾减量日"的足迹,2010年开展宣传活动40余场,2011年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区县开展宣传活动100多场,2012年1月至9月市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宣传活动13场,各区县开展活动80余场;  相似文献   

17.
正北京市东城区崇文门外街道在探索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的实践中,在互联网上下功夫,在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上用劲,建立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过程监管和末端处置三个环节的监控系统,做到辖区的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产生量进行实时监控统计,量化考核有依据,实现垃圾减量的工作目标。通过在崇文门东、西两个老旧社区进行试点,积极探索出崇文门外垃圾分类"互联网+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模式。试点社区基本情况。崇文门外街道在崇文门东、西两个老旧社区进行试点,现有常住户1713户,常住人口5344人。设置分类垃圾桶20组,共配  相似文献   

18.
正解决垃圾围城问题已经刻不容缓。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决定》把"治废"和"治水"、"治气"一起,作为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主要任务之一,明确要求"进一步提高城市垃圾分类处理以及收、运、储网络和设施建设与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和焚烧处理,推进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力争三年内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实现全覆盖。要实现这个关系到全省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目标,迫切需要实施覆盖垃圾处置全过程的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市延庆区自2014年以来借助市区两级资金积极推行城乡垃圾分类,如今垃圾分类小区的达标率已经由60%增至88%,高于市级考核规定的80%的达标标准,成为全市垃圾分类的达标区,各项排名逐步提升。垃圾分类工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区397名垃圾分类指导员的默默付出,无论雨打风吹还是严寒酷暑,别人下班他们上班,坚持为居民和垃圾清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10月,南宁市确定了明秀路青少年活动中心等10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并于2014年6月启动了试点工作。2015年7月,确定了青秀区、经济开发区为试点城区。2015年8月,两个试点城区的21个小区实施启动了垃圾分类,并逐步在全市推广。截至2016年5月,试点小区增加至45个共26138户……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常态化管理,推进循环经济、生态文明、节能减排、美丽南宁建设,南宁市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需要广大市民的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