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的多元化、矛盾纠纷的复杂化,以及人民法院诉讼案件迅猛增长的现实状况,如何建立中国特色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已经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命题。普遍认为,  相似文献   

2.
法院附设ADR有两个最主要的特征,即法院在纠纷解决的主导作用,即当事人将纠纷诉请法院解决时,法院以建议、指令的方式将其引导到ADR机构以非诉讼的方式解决,同时依当事人的申请,通过司法确认程序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法院附设ADR,不仅是一种纠纷处理的流程,也是一种松散式的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3.
从世界范围来看,法院附设调解等类型的司法ADR是民事司法改革的一大发展方向。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下,"人民调解工作室"等法院附设型人民调解机制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法院附设人民调解作为社会化的诉前调解机制拓展了人民调解的功能,使得诉与非诉对接上变得更为直接和灵活,也是司法ADR在中国实践的开始。但是,法院附设型人民调解在启动程序等方面也遇到正当性危机,对此需要理论上和制度构建上予以回应。  相似文献   

4.
程琳 《法制与经济》2010,(14):70-72
大调解机制是对我国传统经验的总结与发展,全国各地都在大调解机制的建设上进行了实践,理论界也从多方面对大调解机制的功能及构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因此,大调解机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大调解机制在构建实践中应当正确处理好调解与诉讼的衔接关系,明确大调解机制中的主导者,组建专业化的调解队伍,从而更大程度地发挥大调解机制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孙陶 《法制与社会》2011,(24):135-135
建立人民调解与诉前调解结合的机制将有效解决日益复杂的各类矛盾纠纷,对提高纠纷解决效率和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人民调解与诉前调解结合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陶 《法制与社会》2011,(11):141-141
本文指出根据现有人民调解和诉前调解的理念、解决纠纷的途径、特点和人民调解协议与法院调解书的效力方面考察,将人民调解与诉前调解进行结合是可行的,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广东省从化市人民法院确立"以大调解促进大和谐"目标,积极探索指导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有机衔接的新途径,努力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为纽带、诉讼调解为后盾的"三位一体"调解机制  相似文献   

8.
钟量红 《法制与社会》2010,(29):149-149
随着民事案件收案数量的飞速增长,基层法院案多人少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建立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相互对接的机制,形成化解纠纷的合力,以节约审判资源、降低司法成本是当前法院所要面对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加快,基层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诉讼需求多元化,大量诉讼涌人法院,尤其是在立案登记制实施以来,人民法院收案数量大幅度攀升.以最高人民法院统计的收结案数据显示,2016年,地方各级法院全年共受理案件2303万件,审执结1977.2万件,同比分别上升18%和18.3%.  相似文献   

10.
诉前停止侵权行为是立法机关为弥补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制度的不足而通过知识产权法律创设的一种全新的、与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相平行的诉讼制度。其法律属性既不同于财产保全 ,也有别于先予执行 ,具有相对独立性。诉前停止侵权行为对于持续性的侵权行为具有类型化和普适性的意义 ,可以广泛地适用于侵犯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纠纷、计算机软件侵权纠纷、反不正当竞争纠纷以及其他侵权行为案件。建议将来修改民事诉讼法时 ,增设“诉前停止侵权行为”这一独特的诉讼救济手段 ,并且与财产保全、先予执行制度并列规定。  相似文献   

11.
行政非诉执行案件可以在法定条件下和解执结。本文从某基层法院的相关调查切入,就和解执结案件的特点进行分析,指出影响行政非诉执行案件和解率的主要因素,以期对我国行政非诉执行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张坤世  江华 《法治研究》2013,74(2):126-131
调查表明,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确定的行政庭审查、执行局执行的非诉行政案件审查与执行模式,并没有成为目前各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的主流选择。这种既有规定与具体实践之间的差异昭示,目前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要求我国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权配置模式既要有长远目标,也要有现实考量,需要结合工作实际因地制宜,而不能“一刀切”。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转型时期的乡村社会治理中,案件纠纷在主、客体上存在的特殊性既是基层法院必须面对的微观环境,也我国法治化进程中应当直面的宏观问题.在明晰转型期乡村司法职能的基础上,人民法院有必要以加强诉调联动、司法释明和审判公开为主要的司法策略,探索参与当前时期社会治理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汪丽 《法制与社会》2013,(9):187-188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是一项基本方略,也是小康社会得以全面、持续、顺利发展的基本保障。作为司法工作者,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肩负司法责任,在司法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安宁稳定,较好推进地方法制建设,是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解释论上,诉前停止侵犯知识产权的裁定经当事人申请后由作出裁定的审判机构执行,被申请人拒不履行的,适用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但是,从立法论的角度,此种裁定应当直接交付执行机构执行,既无需当事人申请,也不宜由审判机构执行。此种裁定的执行以行为为标的,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并不能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对行为义务的"执行难"问题。从制度上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对间接执行方式的承认。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矛盾和纠纷涌向了法院,诉讼爆炸现象在我国已经初显征兆,而且势将愈演愈烈。位于经济发展前沿的广东省基层法院,诉讼爆炸现象尤为突出。在这一背景下,为回应社会对司法效益的需求与衡平司法资源紧缺的矛盾,广东省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于2009年成立之初,即在立审分离的具体操作中酝酿庭前调解与速裁。2009年10月,东莞市第二人  相似文献   

17.
何帆 《法律适用》2012,(8):15-19
职权配置是司法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上下级法院的职权配置问题。从改革路径上看,只有明确职能定位,才能精确配置权力。目前,我国共有3115个基层法院、408个中级法院、32个高级法院和1个最高法院。上下级法院之间,除了审判业务上的监督指导关系、执行工作上的统一管理关系,尚存在司法政务、司法人事、司法保障、审判管理、教育培训、司法统计、司法警察、司法协助、档案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当前多元解纷机制的困境 面对社会快速发展和利益格局的急剧分化整合,中国迎来了一个纠纷多发和诉讼爆炸时代.当前的解纷模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谐的要求.尽管多年来对大调解格局或多元解纷机制的呼声一直很高,但是,这种机制实践中却运行不畅,化解矛盾能力依然较弱.  相似文献   

19.
分析新时期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出现的新特点,结合天津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实践,提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必须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主渠道作用,必须主动融入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必须始终坚持依法调解的理念,必须始终坚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专业性调解的特色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基层法院案件数量大幅增长,案件类型更加多样,处理难度越来越大,"案多人少"矛盾越来越突出,严重阻碍了审判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对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法院2006至2008年的案件数量、人员变动情况进行统计的基础上,总结了"案多人数"矛盾对审判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