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緬甸对西德的經济關系比起它对其他歐洲国家的經济關系更密切,当然,这是除了对英国之外而言。德国的制造品及机器被认为质量优良,同时它的工艺技术,特别是在重工业和采礦业方面是著名的。由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緬甸联邦在1956年7月11日締結了三年的貿易協定,其結果必然进一步締結經济合作協定,以便協助緬甸发展工业及其他  相似文献   

2.
美帝国主义扶植沙立親美卖国集团的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帝国主义为了排擠英国在泰國的势力,除了在泰國策动政變,积极扶植反动集團外,并在1950年誘廹泰國簽訂旨在加强对这个国家經济和軍事控制的所謂“泰美济濟援助協定”和“泰美軍事援助协定”。据不完全的統計,从1950年至1960年止,美国給予泰国的“經濟援助”共为2亿2千400万美元;①“軍事援助”  相似文献   

3.
美国对泰国的所謂“援助”,实际上是为它自身利益服务的。如此所謂的“援助”就美国发言人也不得不承认說:有好些出发点是不能适应泰国的需要的。在泰国和美国签訂的所謂“經济技术合作”協定十三週年紀念时,沙立集团公开說:自从1950年9月签署協定以来,美国給予泰国的“援助”总值約有五十六亿五千万铢。这一来,泰国就必須付  相似文献   

4.
自从日本和印度尼西亚签定战爭賠償協定以来,現在已經进入第七个行动年了——在这几年間,两国之間的關系有了显著的发展。1958年4月至1954年3月底,日本按照協定的条款,以实物和服务付給印度尼西亚的賠償,已超过402亿8千万日元(等于1亿零8百80万美元)。  相似文献   

5.
粮食部长帕蒂尔在华盛顿的“成就”(他于五月初在那里对今后四年内由美国供应印度1,700万顿粮食的協定签了字)已被一个漫画家描写成找到了一座粮山。这令人想到过去别的幸运的人儿找到了同样的宝山,带给祖国说不尽的财富,以至使人们连饥荒  相似文献   

6.
直至最近为止——从西德经济界的观点来看,菲律賓似乎对他们反常地“疏远”,这种情况现已有显著的大改變,而帮助这种改變的最得力原因,是1960年初西德工业联合会派了一个代表團至菲律賓作为期2个星期的调查。 目前,西德是菲律宾貿易对手的第四位国家,次于美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而在英国之上。然而菲律宾、美国的關系大部分仍受特惠協定所控制,  相似文献   

7.
泰、德貿易關系可远溯至19世紀的情况,当时汉堡,不來梅和律貝克三个“汉斯”(卽德国人)市鎭在1858年与暹罗王国签訂了第一个商业協定。这一年仅有三艘船从汉堡开往曼谷,但不久貿易有了显著进展。在1860年,开往曼谷港的船只不下40艘。一个很值得注意的事实是:甚至那个历史上保持内向性、几世紀以来只關心欧洲問題的普魯士  相似文献   

8.
战后印度尼西亚民族独立運动空前的高涨,从根本上动摇了荷兰帝国主义的殖民統治。美帝国主义为了挽救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向荷兰殖民当局提供了大量的軍火和物资,帮助它对印度尼西亚人民进行血腥的鎮压。当印度尼西亚人民英勇抗战,荷兰殖民者无力继續进行殖民战争的时候,美国便对印度尼西亚政府施加威胁和利誘,廹使它簽訂了奴役性的圓桌会議協定:同时又打着“援助”的旗幟,在帮助印度尼西亚“恢复和发展經济”的  相似文献   

9.
一 最近一个时期,南越的局勢发展到了空前嚴重的地步。这个局勢的形成是从1961年5月11日美国副總統約翰逊“訪問”南越,并且于13日和吳庭艳发表“联合公報”后开始的。 約翰逊——吳庭艳的“联合公報”实質上是美吳的双边軍事協定,它标志着美帝國主义武裝干涉和侵略越南南方老政策的新步驟,标志着吳庭艳集團在它的主子,美帝國主义的指使和支持下,发动  相似文献   

10.
1962年间,柬埔寨从英国进口的貨值达1亿零9百万瑞爾(柬元,下同),占柬埔寨进口总值的3.2%,此1961年英国所取得的成就(4.5%)減少甚多。泰晤士·商人牌(Thames Trader)卡車和馬塞·弗古逊牌(Massey Fergusson)拖拉机佔車辆进口值的4,150万瑞爾。 泰晤士牌卡車在当地市場上很暢銷,因为它每辆的售价(包括征稅)才20万瑞爾,而美国卡車的售价是26万瑞爾。侭管和柬埔寨签訂了貿易協定的社会主义国家有意在这方面进行竞爭,但无法和英国的泰晤士·商人牌卡車相对抗。  相似文献   

11.
1954年7月,在奠边府大捷后,日內瓦協議得以簽訂,终止了法、美帝国主义的骯髒战爭,在尊(?)越南、柬埔寨和老撾的独立、主权、統一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恢复了印度支那的和平。①但也就在1954年,在印度支那各國形勢中出現了一个新因素,  相似文献   

12.
印度尼西亚國家計划委員会于独立第十五週年紀念日的前夜,1960年8月13日,将新的八年建設计划(1961—1969)交給苏加諾總統审閱,几个星期以后便将由內閣和临时人民政治協商禽議(該會  相似文献   

13.
东盟作为澳大利亚的近邻,在澳大利亚的对外政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地缘政治特性、经济利益牵连、安全和防务因素使得与东盟关系成为澳大利亚最看重的对外关系之一.总体上看,澳大利亚的东盟政策经历了酝酿、成型、调整三个阶段.本文梳理了澳大利亚东盟政策的演变过程,分析了澳大利亚这个具有特殊地理位置与政治文化背景的国家如何试图在东南亚地区发挥作用,并分析了澳大利亚东盟政策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澳大利亚对南海局势亦开始予以密切关注,成为影响南海问题发展的新的外部因素.无论从经济、安全还是政治层面来看,南海及其邻近地区对澳大利亚都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因而南海问题对澳大利亚而言“非常重要”.澳大利亚的南海政策呈现出三个基本取向:与美国保持相近立场;防范中国“控制”南海;力倡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澳大利亚介入南海事务加剧了南海问题的复杂化、长期化和国际化,并对地区安全格局的走势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方面只要能够增进与澳大利亚、美国和南海有关声索国之间的互信,完全可以控制、减弱甚至消除澳大利亚介入南海问题对中国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是亚太地区具有独特地位的中等强国。近年来,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关系,特别是经济领域的互利合作关系发展迅速。随着中国和平崛起势头持续发展,中澳关系出现了一些波折。本文拟从中澳关系的基本情况入手,重点从澳大利亚学术界对中国崛起的认识、澳大利亚公众及媒体对中国崛起的反应、以及澳大利亚政府对中国的政策等三个方面,综合分析澳大利亚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与反应。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全民族統一戰綫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緬甸人民民族解放斗爭的新阶段奠定了基础。如果說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丁緬甸的政治觉醒的話,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对英国在緬甸的統治之崩溃創造了决定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评析澳大利亚外交战略,重点放在两方面内容上。其一是澳大利亚中等强国战略。这主要源于澳大利亚政治家对于本国在国际政治中独特地位与重要作用的长期追求,带有强烈的理想化预期。其二是澳大利亚的国家安全战略,反映出澳大利亚政治家对于本国现实利益的考虑。按照地域的重要性,澳大利亚将国家安全利益划分为不同等级,体现出其在地缘...  相似文献   

18.
王宇博 《当代亚太》2002,(10):42-50
战后移民对澳洲社会的贡献以及与澳洲社会的融合使澳大利亚的民族意识和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化.澳大利亚民族与社会的单一性、排他性和封闭性逐渐被多元性、兼容性和开放性所取代,种族主义逐渐衰落,而以种族主义为基础的"白澳政策"也逐步不再被作为澳大利亚的国家既定政策.这一系列变化从一个侧面体现出战后澳大利亚现代化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地缘政治格局的变迁以及对外部战略环境的认知影响着澳大利亚的对外政策,这也体现在涉澳大利亚核心利益的南极事务上。作为南极的地理临近国、主权声索国以及重要参与国,澳大利亚在南极国际事务中一直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随着近年来大国战略竞争态势对澳外交政策的影响不断加深,澳大利亚更多地从地缘政治和战略竞争的视角看待南极事务。澳大利亚将南极国际治理与全球地缘政治变革相关联,在延续其南极国家利益、追求南极主权声索权益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南极外交、强化南极能力建设、增强在南大洋的海上存在等路径,试图巩固其在南极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澳大利亚的南极政策调整,将对中澳南极合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紧邻东南亚各国,隔海相望。长期以来,双方都有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关系。所以,澳大利亚很重视对东南亚各国的研究,东南亚各国的历史、政治、经济、人类学、地理、语言、教育、社会以及对外关系等等问题,都在研究之列。 目前,澳大利亚对东南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莫纳什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