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丁 《研究生法学》2007,22(2):37-58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据"人民网"报道,即使在国务院的严格管理之下每年仍有200-300万亩的建设用地需求,也就意味着每年有200-300万农民完全失去土地,有人估计目前全国失去土地的农民达到4000万。土地是农民的衣食之源,失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邓州市是一个拥有150多万人的农业大市,总面积2300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40余万亩。近年来,由于疏于管理,缺乏监督,部分乡镇土地管理部门超越权限,违法批地,违规办证。少数单位和个人或未批先占,少批多占,或非法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改变用途,导致大量耕地被乱占滥用,土地流失严重。为强化土地管理,保护好耕地,河南省邓州市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适时调整办案思路,加大对土地管理中渎职犯罪案件的查处力度,2003年以来,先后成功查处了9起土地管理部门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案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一、科学预测选准方向多…  相似文献   

3.
部分地区利用文物提升景区周边的商业地价。有资料显示,2003年,曲江新区的土地为每亩30万元到50万元,到2009年,出让价格为每亩300万元到600万元。  相似文献   

4.
农民所拥有的诸多权利和利益,都是附着在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之上,直接或间接地与土地相关联。失去了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他们那些与土地关联的权利和利益存在的基础和实现的条件。集体土地征收中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主要是我国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不完整。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就是要用私权保护理念来保护农民的财产权,防止公权力对农民私权利的侵犯。因此,提高土地征收标准,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寻求政府、开发商、失地农民间最佳的利益分配结合点,是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土地,自古以来都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对于世代耕作的农民来说,失去了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存之本。一位农妇,为了维护自己的土地承包权,顶着重重压力,与村委会打了一场长达7年的官司。7年来,经过一审、二审、申诉、抗诉、再审,她终于盼来了最终的公正判决。  相似文献   

6.
土地在哭泣 据国土资源部资料显示,我国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13003.92万公顷减少至2002年的12593万公顷,2002年耕地面积比上年减少1.32%,其中建设占用耕地19.65万公顷.仅2003年,全国耕地减少3806.1万亩,建设占用耕地343.7万亩,灾毁耕地75.6万亩,生态还耕3356万亩,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497万亩,耕地面积由2002年的18.89亿亩下降到2003年末的18.51亿亩,至少有3400万农民因征去或减少了土地.  相似文献   

7.
[基本案情] 某村1994年获得土地征用补偿费30万元。同年,村两委决定以该款为主,村民投入部分资金成立农村合作基金会,基金会主任由村主任黄某某兼任。黄某某分别于1994年8月和1995年7月通过  相似文献   

8.
一、基本案情王某是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经理,具有土地开发、房屋建设资质。王某为征用邮政局的部分土地进行楼房开发建设,找时任该邮政局局长董某,提出自己要征用该邮政局家属院的部分土地进行楼房开发建设的想法,得到了董局长的同意。2004年10月,在董局长的操作帮助下,王某取得了这块地的使用权。之后,王某于2005年春节前的一天晚上到董某家中,给予董某现金10万元。  相似文献   

9.
刘冰 《法学》2018,(4):182-191
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是一种复合型权利,兼具社会性和财产性双重价值,在破产中处置土地经营权的财产价值,常常受到社会性价值的掣肘,致使土地经营权的社会性价值与破产法的立法宗旨之间形成冲突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趋势不可阻挡,以农业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经营主体,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出资的过程中,应当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市场经营充满风险,当其经营陷入危机引入破产制度解决债务问题时,需要妥善处置土地经营权社会性价值与破产法立法宗旨的矛盾建议给予以土地经营权出资的农民附条件的优先权和选择权,优先权和选择权的设置是有偿且自愿的,在农民遭遇投资失败导致失去土地时,可以行使优先权或选择权重新购回土地。  相似文献   

10.
什么也没得到:村里土地就要归别人了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木榆村里有一片叫大松园的土地,因为与东莞火车站相隔不远,极具商业价值。受此黄金地段吸引的开发商通过层层关系,于2003年8月与木榆村经济联合社签订了一份《合同书》,以500万定金和开发建成的物业计算或冲抵补偿款;村联合社代表木榆村,转让土地,同时负责道路规划建设。这样开发商几乎“空手套白狼”,一举将4万平米的土地囊入怀中。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面对城市文明的冲击,传统的农耕文明正慢慢地失去它原有的位置。对此,那些世代以土地为生存根本的人们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迷茫、或转变。本文试从农耕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原因,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新兴的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对传统农耕文明的冲击并导致其失位等几方面来阐释小说中主人公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杨煜 《经济与法》2003,(11):46-46
2001年4月,某镇土地开发办负责人刘某见该镇所开发的土地升值快。有利可图.便指使开发办出纳李某,在未收刘某分文的情况下,开具收到刘某25万元土地款的收条。而后指使会计张某登记入帐,刘某由此购得该镇某开发区一块土地50年的使用权。2001年11月,刘将该土地使用权转手以35万元价格卖给他人商业建房,从中拿出25万元交到开发办财务,用来冲抵原先未交的土地款.剩下的10万元占为已有。该案案发后。对刘某的行为定性,存在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土地征用呈增长趋势,由此造成大量的农民失地。农民在土地征用过程中,不仅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同时也失去了与生存权息息相关的各种权益。本文从失地农民生存权的概念入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保障失地农民生存权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农民利益保障,顺利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米良 《河北法学》2011,29(9):160-167
越南全国拥有土地面积为32.96万平方公里,人口为8400万,人均土地面积不到0.6公顷,全国的耕地面积为566.8万公顷,人均0.073公顷,平均一个农业劳动力0.2公顷,属于人多地少国家。地少人多的现实导致越南十分重视土地立法。当代越南先后颁布了两部土地法,两部土地法的变化体现出越南对土地这一最重要的经济资源的重视及土地资源逐步市场化的趋势。越南的土地所有权形式只有一种,即全民所有或国家所有,这也是越南土地法律制度的最大特点。越南与我国在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等方面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我国的土地法律制度也许已经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研究越南的土地法律制度,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金民 《检察风云》2004,(10):58-59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土地是农村的根本,也是农民最原始、最可靠的依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农民正在失去其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土地。开发区的兴起,更加剧了这种情况。2003 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9.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适当控制固定资产规模,坚决遏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将是今年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乱圈地,乱开发”的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圈地运动中农民失去土地中国农民不知道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圈地运动,但是他们几乎是本能地不愿自己被圈在土地外面。出外打工者并不在乎他每…  相似文献   

16.
2003年以来,我们黑龙江省富锦市积极推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用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较好地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盘活了有形土地市场,实现了土地资产收益的最大化。截止2004年6月,全市共拍卖挂牌出让土地面积4.8万平方米,成交价款5020万元,土地出让纯收益2188.6万元。统一思想认识市委、市政府专门组织开展了推行经营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专题调研活动,查找出制约该市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工作深入开展的原因。主要表现是:一些主管部门怕削弱管理权限,损害本部门的利益;政府财政缺少储备土地的资金;我市…  相似文献   

17.
案讯点击     
我国查处土地违法案4.2万件2009年我国共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4.2万件,其中118人被追究刑事责任。1月28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北京召  相似文献   

18.
近6年来,虽然我国房地产投资额平均增长率达到20%以上,房地产销售额也以每年超出27%的速度增长,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却是:中国房价总体已高得离谱,必须进入下跌之前的拐点了。房价透支达5年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市场持续火暴,但隐忧也不少。在土地市场上,一些开发商耗费巨资拿到土地之后,却面临着付不出款、无力开发的窘境,把土地扔在那儿“晒地皮”,开发时间遥遥无期。据悉,上海自1993年以来批出去25万亩土地,有55%的土地至今尚未开发;另一方面,各地楼市也纷纷传出坏消息:北京部分楼盘的房价出现大幅度下降;上海的高档房滞销出现…  相似文献   

19.
油气管道等长距离线型工程通常需要在土地上下空间铺设管道或架设网线,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其通过土地上下的法律基础.此外,出于管道运行安全及大众安全的考虑,对管道周边土地的利用也有多种限制.公共地役权的理论虽然可以对周边土地利用限制提供理论依据,但不能解决管线的通过问题.在土地上下铺设管道或架设网线需要单独的法律基础,我国《物权法》中的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发挥此功能.管道通过和出于管道安全运行及大众安全对周围土地的限制是两种不同用地需求,公共地役权的理论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以公共地役权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反而会导致其理论体系的混乱,失去该理论本有的规范功能.  相似文献   

20.
陈伯庚 《检察风云》2007,(18):24-25
今年3月20日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情况通报称,2006年全国查处结案土地违法案件90340件,处理相关责任人3593名,同时,及时发现并制止土地违法行为近3.5万件,挽回经济损失达16.4亿元.涉及土地面积近10万公顷,其中耕地4.3万公顷.无论从案件数量及其涉及的土地面积,都达到十分惊人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