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勃列日涅夫领导苏联的18年,是苏联以空前的规模卷入国际事务的时期,是苏联推行扩张政策发展到高峰的时期。剖析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外交的“进攻战略”,有助于了解当前苏联对外政策调整的必然性和迫切性。一、勃列日涅夫和赫鲁晓夫外交战略的异同点列宁逝世后,苏联历史经历了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以及当今的戈尔巴乔夫五个时期。每一个时期的苏联外交战略,既有它的延续性,也各有其自己的特点。勃列日涅夫继承了赫鲁晓夫的必须进行世界革命的思想;世界划分为社会  相似文献   

2.
安德罗波夫继勃列日涅夫之后就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已一年多了。在这期间,苏联国内各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本文主要针对这些变化,从人事调整、经济政策、社会控制和理论动态四个侧面来谈一谈对苏联国内政策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自两年前勃列日涅夫去世以来,华沙条约的六个东欧国家经历了一个特殊的时期,他们称之为莫斯科最高权力中出现的不稳定和软弱。安德罗波夫为期15个月的短暂执政唤起了具有独立见解的匈牙利在苏联集团中寻求经济自由化的希望。同时,也在强硬路线者(如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中引起了忧虑。安德罗波夫在布达佩斯被看作是对苏联经济模式实行改革感兴趣的人。许多东欧经济学家认为苏联模  相似文献   

4.
政治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间题苏共二十六大关于成熟社会主义概念的发展光辉的榜样,深刻的启示—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西方对安德罗波夫上台以来苏联内外政策动向的评论盖·阿·阿利耶夫简介综论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干部体制苏联的干部培养和进修苏联干部配备的几种方法东德的千部培训和进修工作匈牙利的干部培训工作东德的工农检查院胡萨克苏东关系的演变安德罗波夫上台后的苏联东欧关系苏前军人谈苏最高国防委员会苏联的穆斯林日刊介绍葛罗米柯七十年代的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党员队伍1期1页1期30页2期1页2期7页2期66页3期1…  相似文献   

5.
安德罗波夫继勃列日涅夫之后担任苏联领导的时候,正值苏联经济处于一个十分困难的发展阶段。苏联经济在七十年代末期陷入呆滞的境地,这种情况看来难以扭转。一、勃列日涅夫末期苏联经济的问题如果我们按相反的时间顺序倒过来观察勃列日涅夫时期,那么一系列无法解决的问题就赫然在目。苏联和先进工业国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仍然很大。经济增长率急剧下降,而且受  相似文献   

6.
《明镜》周刊一九八三年七月十一日第廿八期刊登了一篇文章:《庆祝胜利还为时过早》,谈安德罗波夫的身体情况,勃列日涅夫去世前后苏共领导层的人事变动,苏联内外政策动向和苏联东欧关系。现把该文分析苏联东欧关系的段落摘译如下: 多年来,苏联领导人在处理和兄弟国家的关系上一直感到棘手,东欧共产党利用勃列日  相似文献   

7.
在苏联,勃列日涅夫以后的当政者是安德罗波夫。在当今世界,有一个使人担心的问题,即;将会出现一种怎样的变化?法国《快报》就这一问题,用了二十五页的篇幅,作了简明扼要的回答:是的,在苏联将会发生一场变化,然而这种变化的速度是缓慢的。  相似文献   

8.
去年是欧洲“导弹年”,在苏美争夺欧洲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国际形势日趋紧张。今年2月,安德罗波夫突然去世,苏联领导集团再次发生更替。这些都对处于导弹争斗中的东欧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个时期以来,苏联和东欧及东欧国家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当勃列日涅夫在1964年取代赫鲁晓夫接管苏联经济时,国民收入年增长率达9%以上。18年后,他给安德罗波夫留下了毫无活力的经济——年增长率约为3%。工业生产的下降也很明显:在赫鲁晓夫执政最后一年(1964年)增长率为7.3%,但到1982年增长率下降到仅为2.9%。劳动生产率的统计数字并不好:工业部门的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农业部门甚至出现负增长。投资情况也是如此:投资比率的急剧下降对整个苏联经济带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在极端重要  相似文献   

10.
页1期l政治一个美国记者的访苏报道 经济经互会国家经济合作方面的三 个趋向经互会东欧国家的能源问题国际经济合作银行简介保加利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简 介苏联和东欧的经济关系一九八二年经互会对外贸易综 述经互会国家1986~1990年计划 的协调一九八三年东欧各国的经济形 势安德罗波夫政权和苏联经济展 望安德罗波夫上台以后苏联经济 的·间题和趋势苏联的劳动力资源波兰经济困难中的一些主要因 素变化中的东欧科学技术政策苏联住宅建设的形式和组织管 理经互会欧洲成员国人民福利的 改善情况)新技术革命与苏联的科技政策苏联科技革命的影…  相似文献   

11.
1983年第15期《鼓动员》杂志以“苏联共产党的迫切任务”为标题介绍了《安德罗波夫言论集》第二版的主要内容。本书发表了1942年至1983年6月安德罗波夫的言论和文章。第一篇为“苏联建国60周年”。它总结了苏联民族政策的执行状况并指出其在发达的社会主义时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病逝。他的去世标志着统治苏联18年之久的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结束。18年来,勃列日涅夫凭借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下苏联人民艰苦创业所建立的雄厚的物质基础,在经济和科学文化等领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特别在军事实力方面确立了与美国争霸的超级大国的世界地位。与此同时,苏联内部的社会政治矛盾和种种弊病又阻碍了经济等各方面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许多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本文仅就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  相似文献   

13.
六十年代以来成功的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对外经济部门的自由化以及外向的经济政策会使经济增长和发展出现巨大的飞跃,资本——产出比例降低,出口实绩扩大,对世界经济冲击的适应能力增强。继八十年代末以来苏联东欧发生的一系列巨大政治变化,苏东的对外经济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苏联东欧国家从发展中国家成功经验中预见到广泛参与世界经济的可能利益,把对外经济部门自由化作为将国内经济加入到世界经济从而实现贸易利益的主要方面。对外经济的自由化包括取消数量限额以及对国际贸易的各种税收和补贴,实现  相似文献   

14.
陈东晓 《美国研究》2003,17(2):31-47
冷战期间 ,里根政府外交决策层在制定对外军事干预政策时主要受到两个重要的认知性因素的影响 :一是对苏联威胁的判断 ,二是越战的经验教训。本文通过分析里根政府围绕对外军事干预问题上的指导思想、政策取向以及有关争论 ,探讨了上述两个认知性因素如何推动美国政府将保守主义外交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对外军事干预政策。文章在最后部分 ,联系“9·1 1”事件以来的美国外交实际 ,对当前布什政府的对外动武政策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东欧西方马克思主义眼中的苏联模式陈振明关于前苏联核试验的一份“秘密报告”俞林编译回顾苏联“持不同政见者”的演变王崇杰形成“斯大林体制”的历史条件及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陈立旭俄国学者谢苗诺夫谈苏联解体及俄罗斯当前的社会政治状况钟亚平从大国合作到集团对抗—论战后斯大林对外政策的转变沈克华、张盛发从全面结盟到分道扬铭:论苏东剧变的历史基础李兴斯大林民族理论评析华辛芝原苏联、东欧地区国家左转初析郭增麟略论斯大林对外经济思想的阶段性特征唐朱昌民族矛盾与苏维埃联盟解体张琳评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缓和…  相似文献   

16.
1946年,邱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了东西方冷战的帷幕,此后直至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这场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方告结束,它标志着二战后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为界的两极格局的告终,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时期。事实上,东西方关系的解冻,早在60~70年代就已初露端倪,这时的苏联正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本文拟就这一时期的苏联对外战略进行一些评述,以说明“冷战”结束并非突如其来,它有一个逐步进展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7.
张海冰 《德国研究》2011,(2):11-17,77
进入21世纪以来,欧盟对外援助政策调整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内整合与对外协调一致的欧盟化趋势;援助政策与相关政策领域加强协调、进行综合治理的趋势;援助方式创新、注重提高援助有效性的趋势.归结起来,欧盟援助政策调整以突出一致性、互补性和协调性为特色,以增强欧盟在国际发展合作领域内的"可见度"为...  相似文献   

18.
(1998年1—2月)前苏联东欧苏联转移艺术珍品大行动勃列日涅夫年代:苏联走向衰亡的关键性转折时期吸取苏联剧变教训的若干重要问题的思考关于马克思俄国社会思想的几点讨论国外学者关于十月革命的争论从战后初期英国工党的对苏政策看冷战的起源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对苏东关系的影响十月革命与俄国现代化从联邦制国家形式析苏联解体原因就《戈尔巴乔夫沉浮录》一书访李永全博士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学界“苏联模式”研究述要季米特洛夫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的研究前捷共领导干部谈世界资本主义及欧洲社会主义前景前苏联与俄罗斯的东南亚政策及其影响我…  相似文献   

19.
(摘译自英《今日世界》1983年3月号。作者 R.P.巴斯顿系英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前官员,精于东、西方关系问题。)自1968年勃列日涅夫巩固政权以来,苏联制定外交政策至少有四个前提:一、出于稳定军备控制的需要,而又不损害苏在战略投掷系统方面有利的地位;二、苏联决策者将重点放在解决德国问题和其他有关欧洲问  相似文献   

20.
苏联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于一九八三年八月五日举行扩大会议,讨论苏共中央六月全会决议和安德罗波夫在全会讲话中对职业技术学校和机构的要求。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阿利耶夫在会上就职业技术教育问题发了言。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