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学理论》2013,(34)
农业企业化是我国农村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和必然趋势,它在实践中已显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目前,我国农业企业化的发展进程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其发展中面临的诸多困难,以促进我国农业企业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已有30年的历史了。30余年春秋,记录了成功,也记录了艰难和挫折。时至今日我们仍面临着如何将占人口80%的农村人口纳入现代化进程的洪流,完成几亿农业劳动力向工业转移的艰巨课题。这也是世界各国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曾经经历或正在面临着的共同课题。因此,回顾各国工业化的理论与历史,从中寻找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历史性转移的进程,无疑是大有补益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的工业化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上半期,继续推进工业化依然是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由于我国工业化的特殊性以及产业结构偏差的存在,现阶段的工业化仍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内容,同时也受到一些与此相联系的因素的制约。现阶段工业化仍留下诸多待解的课题从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和特点看,当前推进工业化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由于人均收入水平低,我国目前还有70%左右的农村人口和50%左右的农业劳动力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工业化的成果。要提高人均收…  相似文献   

4.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在当前发展转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也面临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农民工"群体。实  相似文献   

5.
农业发展及对我国工业化道路的反思张倩肖朱秋贤从经济发展的起点和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剩余的增加是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和基本力量。但在如何利用农业剩余,即工业化道路的选择问题上,世界各国作出了两种基本相反的选择:一种...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基础,工业化、城镇化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及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城镇化是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的结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举加工龙头、塑产品品牌、建示范园区、搞好营销服务。农村工业化要招商引资,加快产业整合步伐,发展民营经济,加大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城镇化发展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进行科学规划、以市场经济手段加快城镇建设,改革户籍制度、加快农业人口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 ,理性地推进农村城市化是中国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关键内容在于城市产业的发展 ,在这一视角上 ,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实质上是中国城市产业发展的过程。从中国的现实看 ,中国的农村城市化显然无法跨越 ,因而必须走推进工业化来实现农村城市化的道路 ,深圳市龙岗区就是走在这一条道路上的一个先行者。 当对 1999年龙岗户籍人口构成进行分析时 ,我们判断龙岗仍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 ,因为在所有的户籍人口中 ,非农业人口仅占 38.2 4% ,而农业人口仍占据 6 1.76 % ;但是 ,在对同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构成进行…  相似文献   

8.
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全面开发世界最丰富的人力资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紧迫任务。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我国将在今后20年经历规模最大的从农业到工业、服务业的劳动力大转移,从农村人口到城市人口的大转移。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近5亿人,其中富余劳动力1.5亿。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将成为我国在推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务,这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关注和重视这一最庞大劳动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是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忽视了农…  相似文献   

9.
农村社会发展两大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瞭望》2003,(3)
在“农民大国”的现有国情条件下,不能单从经济的视角审视农业问题,而应从“农业、农村、农民”三维视角综合看问题。“农业”是个产业、经济范畴的问题, “农村”是组织形式的问题, “农民”是人口基数大,人往哪里去的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向市场经济快速转型,这三个问题越来越交错在一起,在农民增收缓慢的大背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问题在农村,农村的问题在农业,农业的问题在农民。历史的经验证明,在我们这样农民占绝大多数的世界人口大国,无论解决吃饭问题、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离不开兴农。兴农必盛,轻农必衰,伤农必乱,害农必反。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第一步决胜棋是农村改革。这场伟大的历史变革,从农村开始燃起星星之火,很快形成全国燎原之势,有力地推动了城市改革。这是中国国情和历史发展所决定的,也是中国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从全国各个领域、各条战线改革的整个进程来看,农村改革发展最顺利,成效最明显,基本上没有走什么弯路,没有出现什么…  相似文献   

1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村问题是其重要的问题,而农村治理模式又是其重中之重。新农村治理模式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推进新农村建设离不开良好的农村治理。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发展正面临一个转型期,对于其发展,特别是就社区发展而言,必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可以从这些存在的问题中找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更好更快地促进新农村社区发展。  相似文献   

12.
尤淇  林田 《瞭望》1985,(33)
最近我们到江苏南部的无锡、苏州一带农村作了一次旅行访问。沿途见闻,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乡镇工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感到,乡镇工业的发展,也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农业怎么办?通过调查,我们觉得:苏南农村的工业化既可能催促农业加快现代化步伐,也可能导致农业枯萎。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近9亿,占全部人口的70以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和我国经济发展及改革进程息息相关。在农业的发展进程中,使农业摆脱传统经济模式,向现代农业转变,无疑是中国经济起飞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我们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是第一次农村经济改革,那么现在另一个重要问题摆在了中国农村经济改革面前,即如何在第一次改革的前提下,彻底实现由小农家庭经营向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转变。本文正是以实现农业经营制度变迁为研究对象,试图寻找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可行途径。  一、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14.
编者寄语     
《瞭望》1993,(2)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江泽民总书记在武汉召开了六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座谈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国务院召开全国农业工作电话会议,李鹏总理提出了保持农业稳定发展的十项措施。从新闻媒体的报道来看,各地党政领导、有关部门正在采取措施,落实中央指示,加强农业。当然,真正  相似文献   

15.
高素质农民新概念与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新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内涵不断丰富的背景下,高素质农民新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从时代背景来看,高素质农民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从现实实践来看,高素质农民是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典型示范和利益连接纽带,代表了现代生产经营主体的重要发展方向。从发展前景来看,高素质农民将从推动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充当农业生产经营“领头羊”和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等方面,为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6.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虹 《理论视野》2003,(4):25-26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蓬勃发展,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扩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为此,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 从经济发展阶段看,按工农业相互关系的有序变化,可以把工业化过程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农业支援工业发展阶段、工农业平等发展阶段、工业支援农业发展阶段。第一发展阶段是农业支援工业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时间上来讲属于工业化的初始时期。工业化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资金的初始积累。一般都  相似文献   

17.
一、从我国社会发展趋势看小城镇青年工作的地位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以青年为主体的大批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据预测,到本世纪末,我国农村将有二亿多富裕劳动力离开土地,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由1982年的20.8%上升到本世纪末的38%。受种种条件制约,大中城市不可能成为农村人口转移的基本指向,唯有小城镇,才是吸收和消化大量农村富裕劳动力的主要承受地。目前全国已有建制镇逾万个,比1978年增加8000多个,集中了全国80%以上的乡镇企业。而到1986年底,全国的乡镇企业职工约8000万,其中80%是青年。可以肯定地说,  相似文献   

18.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中央作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性决策,这标志着党的农村发展战略的质的飞跃。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增收,而出路在于减少农民,在于加快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心镇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中心,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加快中心镇建设,增强中心镇对农村发展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形成一批经济发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文明和谐、各具特色的中心镇,逐步改…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4,(31)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是城镇化的一个核心议题。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来看,仍存在留守儿童群体、隔代教育、教育资源紧缺等问题。为了切实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以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和推动农村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切实解决好现今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为此专家学者们对于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呼声也愈来愈高,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小学开始重新布局调整,政府也开始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和人力投入,从而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韩国面积为9.94万平方公里。其中近70%为山地,可耕地面积约21%,人口4500万,人均耕地0.7亩。在韩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农业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拟对韩国农业的发展进程,政府的作用以及今后韩国农业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一、韩国农业发展进程和政府作用的考察韩国政府对“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经历了一个长期摸索的过程。在50年代农地改革的基础上,从60年代开始,实施农业开发计划,增加农业财政和投资,大搞农业基本建设,促进了农业的不断发展。1962年,韩国农户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