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关于正常菌群正常值以及正常肠菌群与某些肠道传染病的关系,在国内外医学界都已有较深入的研究,但在我国兽医学界,有关这方面的报告寥寥无几。在一些兽医微生物教科书中,关于肠道正常菌群也只是作一般的粗略的介绍。可是,广大兽医工作者在其临床实践中却经常遇到由于抗菌素的使用不合理或用量过大而导致的家畜肠道菌群紊乱或失调。例如有的兽医因对广谱抗菌素土霉素的药理性质及作用不甚了解,而给马匹投服土霉素的量一次竟高达20~30克,引起马匹严重腹泻(水样泻)。这时,有经验的兽医师则把健康马粪用常水调匀,过滤,然后把滤液一次2000~3000毫升灌给病马,2~3小时后,腹泻停止,真有“灵  相似文献   

2.
制菌灵KC931的研制与应用崔保安,卢中华,郭军庆佗文举,彭永有,张同山(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郑州450002)(中原油田工副业总公司养鸡集团公司)制菌灵KC931是依据动物体内的正常优势菌群与异常菌群竞争性排斥,从而调整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的微生...  相似文献   

3.
乳杆菌XF┐9301生长特性研究1)伏小平(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兰州730070)乳杆菌是健康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之一,对动物宿主有益无害,且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并有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增重的作用。笔者...  相似文献   

4.
不同季节亚成体大熊猫肠道菌群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季节亚成体大熊猫肠道菌群的相似性和稳定性。对采自雅安碧峰峡大熊猫基地3只亚成体大熊猫的粪便细菌总DNA进行了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并对ERIC-PCR指纹图谱中主带DNA片段进行回收、克隆测序及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同一季节不同亚成体大熊猫肠道菌群结构的相似性较高,而不同季节同一亚成体大熊猫肠道菌群结构的相似性较低;亚成体大熊猫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可能受季节影响;大肠杆菌和柠檬酸杆菌为亚成体大熊猫肠道的优势细菌。表明,亚成体大熊猫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与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5.
国内对鸡肠道菌群的研究,多侧重于需氧菌及弯曲杆菌。本实验中,通过对九类细菌的检查,以了解鸡后肠道正常菌群的一些情况。 材料与方法 (一)标本采取 1983年7~8月,以棉拭法采取鸡新鲜粪便,置无菌试管中,在30分钟内送到实验室检查。鸡为80日龄肉用鸡。又从新宰的3月龄肉用鸡、摘取盲肠,对内容物进行检查。共取粪便标本13份、盲肠内容物标本6份。 (二)培养基 见表1。  相似文献   

6.
将300尾健康幼建鲤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肌醇含量为163.5 mg/kg(缺乏组)和535.8 mg/kg(对照组)的饲粮,研究了肌醇缺乏对幼建鲤组织器官病理学及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显示,肌醇缺乏引起幼建鲤皮肤和鳍条糜烂,出现肠绒毛变短和失去正常结构、脾和头肾含铁血黄素沉积、后肾肾小管变形、胰腺酶原颗粒减少、肝细胞空泡变性等病理学改变;抗氧化酶活性和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氧化产物增加(P<0.05);肠道嗜水气单胞菌增加,乳酸菌减少(P<0.05).表明,肌醇缺乏会造成水生动物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抗氧化能力下降和肠道菌群改变.  相似文献   

7.
大约在一个世纪前,人类就开始食用含有乳酸菌的凝固乳,以抑制肠道有害微生物生长,从而医治了由此而引起的菌痢、结肠炎及便秘等症。在1845~1916年间,梅契尼柯夫等证明了乳酸菌在肠道中大量增殖,可与肠道有害微生物形成拮抗作用,从而调整了肠道菌群的正常布局。卡里特贝(TaPTBB,1910)曾证明,嗜酸乳杆菌可以治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早期断奶应激性腹泻对仔猪肠道形态结构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21日龄体况相近的早期断奶腹泻仔猪6只,于腹泻次日采集各肠段样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测定其肠道菌群。结果显示,早期断奶应激性腹泻仔猪的十二指肠黏膜呈轻度卡他性炎,黏膜上皮脱落,核溶解,绒毛稀少;空肠和回肠肠绒毛脱落,顶端凝固性坏死;空肠和直肠固有层大量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各段肠上皮细胞出现充血、出血、水肿、空泡变性等形态结构的改变。仔猪肠道菌群改变,主要表现为与健康仔猪相比,腹泻仔猪各肠段的类杆菌、大肠杆菌、梭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证实早期断乳应激性腹泻能引起肠道形态结构的破坏和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加重仔猪腹泻。  相似文献   

9.
(四)基础免疫学的研究 人们设法把动物体的正常菌群除去,仅供应一种无抗原性的日粮,此时就能测定杀死的细菌和天然日粮中的其他抗原分子对动物的免疫原作用。这种慢性经口腔的“预防接种”可能是对传染抵抗力的重要来源,在无菌动物可以对这种抵抗力进行深入的探讨。当人们把注意力转移到细胞介导免疫和在预防癌症上的作用时,测定动物体的正常菌群在对体液和细胞介导  相似文献   

10.
香薷散对热应激蛋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香薷散对热应激蛋鸡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30只罗曼蛋鸡,随机平均分为3组,香薷散组日粮中添加1%香薷散,热应激组、空白组饲喂基础日粮。于试验的第1、3、7、14、28天时,提取蛋鸡粪便的DNA,进行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菌群。结果显示,试验的第1、3天时,香薷散能抑制热应激,显著增加OTU的数目(P0.05);试验的第1天时,热应激组的Chao1指数、Shannon值显著降低(P0.05);PCA、PCo A分析显示香薷散组、空白组聚拢趋势显著,物种组成相似,同时与热应激组有明显差异;热应激可以显著降低试验第1、14天时乳酸杆菌属的丰度比例,第3、28天时Faecalibacterium的丰度比例(P0.05);香薷散组第3天时乳酸杆菌属的丰度比例高于热应激组(P0.05),第3、7天时Faecalibacterium的丰度比例,第28天时普雷沃菌属的丰度比例显著高于热应激组(P0.05);中药香薷散可以增加第1、3、7、28天时拟杆菌属的丰度比例(P0.05)。结果表明,香薷散可以改变热应激蛋鸡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调节肠道菌群丰度比例的变化,降低热应激给蛋鸡带来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抗菌药和微生态制剂对亚成体大熊猫肠道菌群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条件下饲养的大熊猫母熊常遗弃初生仔熊 ,使仔熊成活率较低 ,其原因有多种 ,而因肠道菌群紊乱所致疾病是其中一个因素。1996年 9月 ,我们曾对 1只死亡的亚成体大熊猫进行病因诊断时发现 ,该大熊猫是因肠道内的条件性病原菌侵入血液引起败血病发病死亡。为了找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这类病因所致的疾病 ,我们于1998年 5 6月用抗菌药和微生态制剂对 4只健康亚成体大熊猫进行了临床试验 ,观察抗菌药和微生态制剂对肠道内细菌总数的影响 ,以指导亚成体大熊猫的饲养管理 ,减少疾病发生。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分组 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产气荚膜梭菌是奶山羊肠道中常在菌群之一,在诱因的作用下常常会导致腹泻症的发生。早在五、六十年代,王建辰、侯从远等曾对西北农学院奶山羊腹泻症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认为是奶山羊肠毒血症;1983年冬~1984年春奶山羊群又发生群发性腹泻症,李健强等研究认为是由霉败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刺激作用引起的并因此而诱发的奶山羊肠毒血症。为了进  相似文献   

13.
止痢灵(促菌生)是一种活菌制剂,其菌种为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DM_(423)菌株。该制剂已广泛用于防治雏鸡白痢,种鸡、种鸭及鹌鹑的顽固性下痢,仔猪黄白痢,犊牛和羔羊下痢、腹泻等消化道疾病。其作用机理是通过调整肠道菌群失调和保持肠道菌群正常,使肠道处于最佳生理状态,达到微生物生态防治畜禽消化道疾病的目的。肠道微生物对球虫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Н.П.Орлов等认为,急性球虫病是肠微生物与球虫共同作用的结果,所有促进前者发育的因素,很显然也会促使球虫病的恶化。鉴此,笔者于1989年8~9月间,对止痢灵能否预防和治疗雏鸡球虫病,或能否减轻球虫病的发病程度和加速康复过程等进行了试验。(一)试验材料1.试验药物:止痢灵(促菌生)系上海市松江兽医生物药品厂馈赠,批号:890411,有效期:2年,每克含活菌:5~10亿个。置4℃冰箱中贮存备用。  相似文献   

14.
动物刚出生时,消化道内一般是无菌的;当受到外界环境细菌污染后,消化道内很快就有大量细菌生长繁殖,逐渐适应,定植下来,形成稳定的正常菌群。在某些因素作用下,正常菌群会发生变化。当消化道内有益菌占优势时,动物就会维持健康水平;而有害菌占优势时,会引起动物...  相似文献   

15.
大肠杆菌被认为是哺乳动物和鸟类肠道的正常菌群,一些菌株由于获得了致病因子表现为致病性。虽然致病机理还未完全弄清,但因败血型大肠杆菌感染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已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我国,目前集约化鸡肠大肠杆菌感染有其新的特点,低日龄小雏鸡由于早期用药控制自痢,间接地控制了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但在育雏末期至育成期,大肠杆菌感染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大肠杆菌性败血型、大肠杆菌眼炎以及与霉形体并发感染,引起较高的死淘率,在个别鸡场还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6.
中草药添加剂对断奶猪肠道菌群与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杜仲叶、山楂、黄芪等中草药研制猪用饲料添加剂 ,对 4 0日龄断奶仔猪进行饲喂试验 ,观察其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服用中药的 3组试验猪肠道中的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5 ) ,而大肠埃希氏菌和肠球菌指数以及腹泻发生率则明显降低 ;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 9.2 0 %、5 .5 0 %和 13.32 % ;料肉比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 9.80 %、6 .6 4%和 15 .0 3%。结果显示 ,该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常规粉剂和提取物制剂均能促进仔猪肠道中有益菌的增殖 ,提高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7.
寡糖益生素是由有益微生物与寡糖类物质有机结合而成,具有促进动物生长,调理肠道内环境,维持畜禽体内正常有益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饲料利用率及畜禽生产性能,改善动物产品质量,消除粪便异味等多种功能。本试验旨在进一步验证寡糖益生素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寡糖益生素 系陕西省宝鸡市星星协力生物有限公司利用现代酶工程技术生产的新型饲料添加剂,主要由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3~8糖、果聚寡糖等非消化性糖和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乳酸菌、酵母菌、光含菌等有益菌组成。1.2 试验鸡及日粮 选择健康、大小…  相似文献   

18.
促生活菌制剂(Probiotic)一词最早由Parker(1974)提出。当时促生菌主要用于促进任何介质中微生物间相互平衡,尤其是肠道菌群。后来Parker将这一概念扩大,把微生物间的相互平衡过程用于土壤生态微环境,冰川和海洋中微生物生态平衡,企图利用有益菌的链反应改善任何介质(肠道、土壤、海洋)中微生物生理和生存的平衡。现代概念认为促生活菌制剂必须为任何两种类型活生物体提供一种有益的共生关系。狭义地讲促生活菌制剂是对动物胃肠道产生有益作用的微生物;广义地讲,促生活菌制剂还应包括用于发酵或对饲喂前分解饲料的微生物。  相似文献   

19.
畜禽腹泻是兽医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幼龄畜禽腹泻更为多见,其中大多数为细菌性腹泻。为此,在兽医临床,特收稿日期:1999-01-21;修回日期:1999-06-17作者简介:刘岗(1960~),女,山西省平遥县人,实验师,从事微生物学、免疫学教学及科研工作。别是在各类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常用各种抗菌类药物治疗和定期预防细菌性腹泻,但长期使用这类药物可使肠道致病菌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和抗药性,并破坏肠道正常微生物区系,反而使得畜禽细菌性腹泻的防治更加复杂,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更大。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  相似文献   

20.
采用珠磨法、冻融研磨法和酶法对粪便细菌进行裂解,提取粪便细菌DNA,并采用16SrRNAV3区引物(P3GCf、P2r)和V6V8区引物(U968GCf、L1401r)扩增细菌16SrRNA基因可变区,对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方法用于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的各种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分析人和动物粪便菌群多样性的DGGE方法。2对引物的粪便DGGE结果都表明,珠磨法和冻融研磨法对细菌的裂解效果优于酶法;P3GCf、P2r引物的条带数明显多于U968GCf、L1401r引物;珠磨法PCRDGGE对普通拟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和粪肠球菌的检测限分别为(6.4±0.1)×102、(6.1±0.7)×103和(7.2±0.2)×105个细菌,珠磨法对这3种细菌的检测限均低于酶法。结果表明,珠磨法和P3GCf、P2r引物更适宜用于粪便菌群多样性DGGE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