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分粥     
曾经,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由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决定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但是,强权必然会产生腐败,其他的六个人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每次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办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才能吃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  相似文献   

2.
7个穷和尚,成年累月靠在一个锅里煮粥吃过日子。僧多粥少,分粥便成了问题。最初,他们决定每天轮流分粥,结果一周下来,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谁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这个道德高尚的人也腐败了。然后又组成了3人的分粥委员会及4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他们常常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最后剩下的那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分粥人给每个人都尽量分得平均,于是公平问题终于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分粥     
《新东方》2005,(6):26-26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  相似文献   

4.
叶天蔚 《群众》2013,(3):I0066-I0066
有一则故事说,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  相似文献   

5.
分粥     
<正>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  相似文献   

6.
有一则关于分粥的故事:7个人在一起生活,如何把粥分得公平合理成为令大家头疼的事。他们先是指定一人分粥,然而很快大家发现,这个人总是为自己分得最多最好。换了一个人,结果一样。又换了一个,还是如此。后来,大家又想出了第二种分粥的办法,即指定一个人监督分粥人分粥。起初,粥分得还比较公平,但时间一长,分粥人和监督人串通一气,他们两人的粥分得最多最好。既然谁也信不过,大  相似文献   

7.
开心乐园     
求婚女:你看到旁边坐的那个男人了吗?男:嗯,看到了。女:自从五年前我拒绝他的求婚后,他就每天喝酒,一直到现在……男:我真搞不懂,他需要庆祝这么久吗?勋章两位将军碰到了一起。“您今早看起来好像有点奇怪啊,”其中一个说道,“我第一次看见您没戴着勋章出来。”另一个看了看自己胸前,立马回应道:“噢,我忘了从睡衣上取下来了!”上错飞机某繁忙的机场,一架班机因为零件维修的原因必须延迟起飞的时间,于是全机的人都下了飞机。由于下一班飞机必须使用这个登机口,地勤人员通知大家到机场东边的15号登机口等候。当全部的人都到了15号登机口时,却…  相似文献   

8.
关键的一步     
一个偏僻的小镇上,人们世世代代都靠务农为生。他们对外界充满着好奇但又无胆尝试,因此他们的命运也一直未曾改变过。在一个窗外刚刚泛起一缕晨曦的早晨,刺耳的汽笛声打破了以往的沉静。因为好奇,大家在这一天都起了早床来到村中的大坝看个究竟。当全村人都快把这辆轿车围成一个圈时,车上下来了一位身穿笔挺西服、头戴鸭舌帽的中年男子,用别扭的当地方言问大家:“你们想演电影吗?想演的请站出来!”这个问题非常棘手,因为在这个村里连看一场电影都是比较奢侈的事,更何况说把自己变成荧幕上那楚楚动人的角色?他们都认为这是一个梦,一个永远都…  相似文献   

9.
<正>产生于民主的规则在谈到公平的时候,常见的比喻是分蛋糕,标准答案是切蛋糕的人最后拿自己的那份。然而,实际情况中可能也存在其他情形。比如,大家认为分蛋糕的人付出了一定的劳动,他可以先拿,并且可以挑选大一些的,并且大家信任分蛋糕的人,相信他不会过分。再比如大家同意分蛋糕的人可以按其意愿给谁多分一点,给谁少分一点,并且大家尊重他的意愿。  相似文献   

10.
小和尚撞钟     
《干部人事月报》2009,(3):76-77
一个小和尚在寺院被住持安排撞钟,每天早晚各撞一次。开始他很敬业,每天撞钟都准时,撞得很响亮。但几个月下来,小和尚感觉撞钟工作机械单调,虽然天天照做,却心不在焉,敷衍了事。一天寺院住持忽然宣布将他调到后院挑水劈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之职。  相似文献   

11.
做宣传工作的,常常是去写、去宣传别人,习惯了这样以后,而别人采写自己时,总觉得不那么舒服,如果不是这次被评为河北省“十佳宣传部长”,如果不是领导点名要写,他说啥也不会让写。要说平时,他紧张又忙碌。组织的活动一个接一个,宣传的典型一批接一批,而真要坐下来采访他,他反觉得没啥好说的,总认为工作上取得的成绩都是大家一起干的。然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既是一位组织者、指挥者,同时也是一位战斗者。  相似文献   

12.
许多人都玩过一个模仿游戏:甲向乙做一连串的手势,表达一个情境、一个意思;乙把他从甲这里理解的意思同样用手势模仿给丙,丙再把他从乙那里所理解的意思模仿给丁,以此类推。这样经过了几个人后,让最后一个人做出他所模仿来的手势,讲明意思。结果,可能会发现,最后这个人所理解的和甲最初的手势含义风马牛不相及了。如果让乙、丙、丁等人都说出他们对前一个人手势的理解,也许就会发现大家的理解都不同程度地走形了。单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采取行动,往往就会不同程度地变味了。又何止是做游戏这样呢?君不见,上面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下面便搞一切向…  相似文献   

13.
休斯敦火箭队的主场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可是,有一名主力球员在赛前规定的时间里却没有来,原因是塞车。当球员飞奔到训练场的时候,他已经迟到了30分钟。在美国人的眼里,这是很严重的一个过失。火箭队的主教练范甘迪把球员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他说:“我知道你为什么晚到,但一切都过去了,从现在开始,我要你百分之百地去思考比赛,好吗?”在范甘迪的面前,球员像个孩子般地点了点头。紧接着在最后的赛前会议上,范甘迪面对本队球员说:“大家都知道,姚今天迟到了,所以他欠大家一场很好的比赛。”然后他转向这位迟到的球员,说:“你明白吗?你要打出一…  相似文献   

14.
某单位有位领导口口声声说自己“为官清廉”,但认识他的人却都不以为然。其实,大家也没抓住什么真凭实据,只是有笔账怎么也算不明白。说起来这位领导每月收入不足千元,除养活老婆孩子外,还得赡养两位老人,这些开销足以让他捉襟见肘。然而,这位领导还有一个抽烟的嗜好,每天至少得抽掉两盒多,而且他抽的烟基本上保持“云烟”、“红塔山”这样的高水准。光抽烟,一月没有四五百元拿不下来。钱从何来?大家不能不有所怀疑。时下,老百姓有顺口溜说:“(领导干部)屁股坐着‘一座小洋楼’,嘴上叼着‘一瓶小磨香油’,一顿饭吃掉‘一头…  相似文献   

15.
一步改变一生有一天,偏僻的小山村突然开进了一辆汽车,这可是件新鲜事,全村人都围过来。从车上走下来几个人。其中一个穿黑皮夹克的中年男子问大家‘:你们想不想演电影?谁想演请站出来。“一连问了好几遍,村民们都不敢吱声,好多人只顾和身边的人窃窃私语。这时一个十六七岁的女  相似文献   

16.
和计划经济时代相比,老 百姓手上是有了点钱。可是, 通过住房、医疗和教育,大家 手上刚刚暖热的那点钱,最终 又都掏了出去。处在一个不公 正的社会环境中,他们自己都 在一次次地被人放血,你让他 们再热衷于慈善事业,怎么可 能呢?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有“善始”而没有“善终”的故事: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只得答应,但问他是否可以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答应了。在盖房过程中,大家都看出来,老木匠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了。他用料也不那么严格,做出的活计也全无往日水准。老板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在房子建好后,把钥匙交给了老木匠。“这是你的房子。”老板说,“我送给你的礼物。”老木匠愣住了,同样,他的后悔与羞愧大家也都看出来了。他这一生盖了多少好房子,最后却为自己建了这样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类似这位老木匠的,在…  相似文献   

18.
吴坚  戴天才 《今日浙江》2006,(18):30-31
基层制度的创新,折射出的是对民主民情民意的尊重和提升村民代表联户制9月11日下午,宁波市江北区外漕村两委会的小楼里人声鼎沸,十几位村民代表和街道、村的干部聚在会议室里,扯着嗓门,争辩着关系他们未来的大事。村党支部书记李根华从会上出来接待我们。我们问,你出来,没人主持,会议不会乱吗?他说,不会不会,都是关系他们自己切身利益的事,都认真的很呢。他又笑说,我也是作为一个普通村民参加的,表决时,我也只有一票。这天讨论的是农村经济合作社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有关方案。村民代表曹祥富会后对我们说,搞股份制最好,分钞票清爽。要多分…  相似文献   

19.
感悟人生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对他的学生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  相似文献   

20.
铁子探亲就要回来了,同寝室的哥几个甭提多高兴了。每年一次的探亲假对于思乡心切的我们来说,尤为珍贵,所以无论谁回家都带回好多的家乡特产,大家有福同享。而每到队友回来这一天,队里就如同过节一样充满欢声笑语,吃是次要的,感受天南海北的乡土气息聊慰思乡心绪才是真的,仿佛自己也回了趟家一样。当铁子真的被盼回来时,我们却失望了。铁子把重重的一个包锁在了柜子里,而且每天都不去食堂吃饭,等大家都去吃饭后,自己一个人偷偷地躲在寝室里吃。气得哥几个背后都说他差劲,表面上也渐渐疏远了他。有一天,铁子出去执行任务,哥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