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2006年,广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依据地缘经济概念,把邻近北部湾的中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尼、菲律宾等有关国家联结起来,通过加强合作,形成中国一东盟合作框架下一个新的次区域合作机制。为了深入探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机制、路径和重点等,形成一个经常性的研究交流平台,广西又接着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  相似文献   

2.
王奎杰 《群众》2008,(12):57-58
县域经济是国家和地方经济的重要基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突出自身特色。通过发展特色经济,构筑支柱产业,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是我们东海县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李世泽 《当代广西》2007,(16):38-38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全新次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很多不同于其他形式区域合作的特点,实现了区域合作模式的创新。紧扣这些特点,剖析这种模式,有利于认清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有利于探寻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推进路径,有利于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打造成为广西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4.
自从2006年7月在“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作为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构想提出以来,得到了中国国家领导人的积极支持和泛北部湾有关国家领导人的广泛认同。在合作各方的携手推动下,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已经从共识走向实践,并不断向深入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区之一。防城港市是中国惟一与东盟有陆地和海上通道的城市。也是中国内陆腹地进入中南半岛东盟国家最便捷的海陆门户。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鼓舞下。在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战略构想下。防城港市正乘势而上、乘势而为.以构筑中国一东盟最便捷的国际海陆大通道为目标。狠抓港口码头建设。积极发展临海工业,加快推进城镇化、工业化步伐.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抒写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妥善应对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增强信心、振奋精神,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努力保持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挥积极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自主创新、改善民生和促进就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上升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入手,分析了东南亚华商的经济实力及其与广西的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东南亚华商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中将发挥先行投资者、桥梁和导向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吸引东南亚华商参与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广西不仅要加强硬环境的建设,而且也需在软环境建设方面做出许多努力。  相似文献   

8.
《当代广西》2010,(16):21-22
“南宁-新加坡经济通道”是“一轴两翼”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新格局中的“一轴”,该构想于2006年首届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提出后得到了中国中央政府的积极肯定。2008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广西北部湾沿海三市考察时特别要求,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同区域经济合作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南宁-新加坡通道经济带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李祚标 《当代广西》2008,(20):37-37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战略,这对于地处桂西矿田中心地段、右江三角特色经济区中心、陆路通往越南咽喉要道和国家重点项目——广西华银铝业项目所在地的德保县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新机遇。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德保县只有抢抓机遇,发挥优势,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主动接受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辐射和推动作用,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代广西》2010,(16):23-25
搭建合作平台 为加快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2006年3月,广西成立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积极融入和推进泛北合作,全力打造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努力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相似文献   

11.
面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现状的困扰,人们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桂北经济区作为研究对象,在本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并从政府作用、绿色需求的引导、生态工业园区的示范以及技术的支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实现桂北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肖静尧 《桂海论丛》2005,21(5):27-29
近年来,为努力提高县域经济的整体水平,国家和地方均出台了多项政策或措施,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体制改革长期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财政资源贫乏;人才稀缺等,已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方青 《桂海论丛》2008,24(2):79-81
扶绥县具有优越的区位、交通、资源优势,为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扶绥县要实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城际型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必须整合资源,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4.
Tianjian Shi 《当代中国》1999,8(22):425-442
Many observers of Chinese politics suggest that there are certain relationships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village elections. Using empirical data gathered from a 1993 nationwide survey, this study examines whether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ssociated in any way with successful elections in Chinese villages. The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village elections appears to be a concave curve: economic wealth increases the likelihood that a village will hold semicompetitive elections for people to choose their leaders, but its impact diminishes as economic wealth increase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may even delay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because incumbent leaders can use newly acquired economic resources to consolidate their power by: (1) making peasants more dependent on the village authority; (2) providing incumbent leaders with resources to co‐opt peasants; and (3) providing incumbent leaders with resources to bribe their superiors to ignore the decisions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 introduce competitive elections into Chinese villages.  相似文献   

15.
汤松波 《桂海论丛》2006,22(5):68-70
民营企业是县域经济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目前,荔浦的民营企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了重要地位,对整个经济的贡献率达48.5%,因此要推进荔浦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增强民营企业发展后劲,把民营企业做得更强更大,使之成为拉动本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加速器”和“生力军”。  相似文献   

16.
满昌学 《桂海论丛》2009,25(1):46-48
容县处于北部湾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交汇地带.北部湾开放开发所对外辐射的范围恰好就是容县籍华侨华人中最集中的东南亚一带,对容县参与北部湾开放开发是个潜在的资源优势.应充分利用优势和潜力,创新发展思路,在融入多区域经济合作中加速容县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军明 《桂海论丛》2005,21(1):70-73
由于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资本缺乏的限制,决定了西部地区不能依靠发展传统产业来实现本地的经济发展。西部各地区都 有各自的特色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风险投资能从技术上和资本上支持西部特色经济的发展,而且我国风险投 资已经渐趋成熟,利用风险投资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公共管理的现代性发展相对忽视了情感要素的治理功能,本文基于顺德案例提出"乡情治理"概念并探析其运作逻辑,以呈现传统文化和情感要素对县域社会治理的重要价值。经验考察表明,乡情治理的核心是基于经济、社会纽带和共同文化符号的情感场域,并通过以下特征治理要素发挥作用:乡情凝聚下的"新士绅"和议题网络作为主体;传统节日和文化场合作为公共平台和议事空间;爱乡、奉献、共荣等地方价值内嵌为利益协调和集体行动规则;发达的民间和社区慈善作为内生治理资源。乡情治理是对基层自治、法治和德治的补充和催化,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增加了"共荣"的精神动力和文化内涵,为乡村振兴和城市化进程带来新的治理想象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黄州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强调区域的发展必须根据各地区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来发展,把贫困地区的潜在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利用贵州原有的基础工业,使贵州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安徽庐江县资源丰富,但至今仍属于欠发达地区。该县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农业还处于传统阶段,工业规模小,技术落后。从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这是一种畸形的经济。根据庐江县经济发展现状及自身资源条件,庐江县经济应依托资源优势,以旅游业为龙头,以农业特色产业经营、采矿业和流通业为主导,促使农林及其它产业得到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