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月海──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程诗茵,杨长斌初春的一天,我们来到内蒙古土默特左旗白庙子乡新营子村,采访新当选的呼和浩特首届十大杰出青年之一,在养鸡方面独树一帜的──王月海。王月海是一位蒙古族青年,他高中毕业后,回到了养育他的故乡,开始了家庭养鸡的艰苦实...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员高云山是东辽县白泉镇安慈村一组农民,他从1985年开始养鸡,历经十余年发展,现在他的家庭养鸡场固定资产60多万元,年饲养蛋鸡1.3万多只,产蛋13万公斤,产值40多万元,年纯收人超过10万元。他成了当地有名的“养鸡大王”。 高云山富了以后,不忘党员的职责,帮助许多农民走上了致富道路。为了解决养鸡户买雏难、买饲料难。防疫跟不上等问题,经有关部门批准,他于1997年8月创办了“东辽县高云山养鸡协会”。协会吸纳了种鸡场、孵化厂、饲料厂,组建了鸡病医院和服务队,设有本地和外地销售网点,为养鸡户提…  相似文献   

3.
李景和是长春市南关区新立城镇齐家村一位普通的农民党员。他靠养鸡而致富,又带动了全镇养鸡业迅猛发展。他刻苦钻研养鸡技术,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鸡专家。他的财富和业绩令人羡慕,他的发家史充满了传奇色彩。 创业和拜师 1979年,李景和拿出家中全部积蓄买了300 只小鸡,成为新立城第一个养鸡户。刚开始养鸡时,他一无经验二无技术,使用的还是农村传统的养鸡方法。他精心饲养着那300只小鸡,生怕碰着、碰着,可最后还是死掉了100多只,这使他非常心痛。可即使是这样,他还是赚了2000元钱。初尝甜头的李景和,觉得知识和…  相似文献   

4.
吴克华,江西大阳芳家墩人,1913年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8年初,年仅匕岁的他便投入了方志敏发动和领导的戈横暴动,1929年,他成了革命队伍中的“红小鬼”。1933年初,他随红十军进入中央苏区,后来又经历了红军长征的考验,先后进中央红军大学和抗日军政大学培训学习。抗日战争中他奉命横刀跃马于胶东山川。解放战争打响后,他率部进入东北,投入了辽沈战役,继而进入平津战役战场。1949年,他还率部南下,参加了衡宝战役,随后挥师广西,玫克桂林、追剿残匪。解放后,吴克华被授予中将军衔,成为人民解放军将星谱中催坡的一颗。吴克…  相似文献   

5.
1995年,中国老龄问题委员会和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等5个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数百名全国健康老人,后又从这数百位SO岁以上、身体健康、事业卓有成就的健康老人中,速选出48位全国最佳健康老人。我们采访的原财政部文教司副司长、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正言老人即是这48位老人中的一位。~位跟随他学习书法、篆刻的IO岁小女孩曾说:“刘爷爷的眼睛真亮!”这位聪明的小姑娘算是抓住了刘正言老人最主要的特征了。老人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踏踏实实的人生之路,展示了一幅充满活力的生命图画。与他交谈,读他的人生,方知刘正言老人不仅…  相似文献   

6.
1982年春.袁桂华出生在广西桂林一个农民家庭。1998年,16岁的她初中毕业,进了一所职业学校的工艺美术与制造班学习。一年后。从职业学校毕业的袁桂华去了一家玩具厂打工,不久.玩具厂破产,袁桂华只好回家种菜。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也没挣到几个钱。  相似文献   

7.
新疆石河子一四三团养殖场职工张来广,自1987年办起家庭养鸡场以来,他饲养的母鸡产蛋率高达80%左右。细心人给他算了一笔帐:张来广养鸡10年来,收入少说也有25万元。 张来广养鸡获利高的“诀窍”有六:一是科学配制饲料,他喂养的鸡饲料是用玉米、油渣、麸皮、贝壳粉、鱼粉、黄豆饼、微量元素、蛋氨酸、多维素、生长剂等混合制成的,鸡吃了这种混合饲料,生长发育格外快,体质强,产蛋率高。二是适时淘汰劣鸡。张来广喂养  相似文献   

8.
开国元勋陈毅元帅诗云:“不愿做神仙,愿做桂林人。”这是他对桂林的极高礼赞。作为桂林人,好多人却未必对桂林的自然禀赋和千百年来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全方位的认识。庞铁坚先生的《推开桂林的门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下简称《门扉》)一书,为我们开启了历史之门,是我们认识桂林历史文化的一部好书。  相似文献   

9.
送钱(小品)     
人物:刘阿牛:男,50岁左右,来疆考察的私人企业老板。何路达:男,35岁左右,兵团农场养鸡专业户。何路达出台报幕:小品《送钱》。各位观众,我叫何路达,是养鸡专业户。去年一场禽流感,我一  相似文献   

10.
赵泳  赵鸣 《世纪风采》2014,(8):24-30
谷牧,原编刘家语,曾用名刘曼生、刘竟希。1914年9月28日出生在山东荣成县东墩村一户农民家庭.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春,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入党后,他从事学生运动,在东北军一一五师搞兵运,发展著名进步军官万毅入党。  相似文献   

11.
<正>杜润生,中国农村问题专家,他身上最著名最闪亮的名头便是“中国农村改革之父”。在改革开放初期,负责农村经济改革研究的他,为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倡导和推行做了大量工作,他这方面的卓越贡献已广为人知。而在他非凡的革命生涯中,却有另一段与安徽有关的经历鲜为人知——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曾随刘邓大军在安徽金寨境内战斗,是已被任命但没有到任的金寨县县长。  相似文献   

12.
于海生是柳河县罗通山镇中学教师。他出生在当地的一个农民家庭,贫困的生活造就了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百折不挠的性格。他常年早起晚眠,夜以继日刻苦自学,先后获得了中专、大专、大学本科文凭。经过考试,他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于海生满心欢喜...  相似文献   

13.
2001年7月16日,桂林警方得到一条线索:在桂林涉嫌信用证诈骗6000多万元的寒群(冯小东)在云南昆明出现.四年了!四年来,桂林警方无时无刻不在艰难地寻找他.  相似文献   

14.
正28年前,他把汗水洒在训练场上,苦练基本功,把宝贵的青春奉献给国防事业。如今,他脱下军装,回到家乡,摸爬滚打,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出了一片新天地,他就是库鲁塔克山脚下的二师神宇公司塔什社区养殖户谭凯。初闯市场困难多今年50岁的谭凯自1986年退役后,凭着对兵团的热爱,毅然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二师神宇公司塔什店社区。经过一番了解,他把目光瞄准了养鸡这个行业。说干就干,谭凯从亲戚朋友处借来5000元钱,买来800只蛋鸡苗及鸡笼、饲料等,租用公司一间小牛圈,踏上了养鸡  相似文献   

15.
妻子种地、丈夫养鸡,夏天住团部、冬天住师部.农九师一六六团五连职工吕玉明和妻子赵启凤是典型的生活、工作"两栖"家庭.吕玉明养鸡的地方就在通往七连的路边上,路边的树林内侧用纱网围出了一个占地10余亩的临时圈,圈内清一色的青脚麻鸡.吕玉明告诉我们说,他的主要任务是养鸡,妻子的主要任务是种地,两口子致富路上各有重点,而且收效都很不错.吕玉明说,他养的这群鸡苗是今年5月份从乌鲁木齐市正大集团买回来的,一共购进了3500只鸡苗,每只4块钱.按照正大集团的要求,鸡苗生长的前三天温度必须保持在36摄氏度左右,而且这三天是最关键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四年初,一封群众来信寄到了平谷县委。这是一封推荐信。写信的群众说,他们村里有一个养鸡能手,自己养鸡致富后,积极帮助同村群众养鸡致富。这些群众认为,他有能力带领全村群众致富。他们向县委恳求,由他来做该村群众致富的带头人。这个人就是平谷县王辛庄乡中胡家务村养鸡专业户王信。不久前的一天,我们慕名采访了这位受群众信赖的现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他看上去约有四十  相似文献   

17.
宣武区委的同志多次向我推荐刘广明,说他对党建工作情有独钟。在他积极努力下,近年来,宣武区税务分局的党建工作成效显著,该局先后两次荣膺市先进分局、市级精神文明单位称号。经过和刘广明的几次接触,方知此言不虚。1990年12月,刘广明出任宣武区税务分局局长,时年56岁。当时由于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人们思想认识上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同时,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税务干部队伍迅速扩大,干部职数从建局时的130人猛增到1989年的《村人,仅1987年就招收了120人,并且青年干部占到8批。一些人经不起改革开放和市场…  相似文献   

18.
请你当法官朱、刘系夫妻,育有甲、乙、丙三女及子丁,均已成年,其中丙系无劳动能力的智残人。1995年,朱、刘共同购私房一套,并于当年取得了产权证书。1996年,朱、刘共同立下公证遗嘱一份,内容为:私房由甲、乙、丙三人共同继承,但甲、乙二人应承担丙的生活费并对丙尽料理照顾义务。1997年,朱、刘二人先后生病入院,甲、乙、丁尽到了照料的义务,其中丁尽的义务最多。在刘某之兄的召集下,朱、刘、甲、乙、丁五人参加了家庭会议。朱、刘当面立下书面遗嘱:死后财产由丁继承。1998年,朱、刘先后死亡,丙由甲料理照顾并负担生活费,而…  相似文献   

19.
山公 《党风建设》2002,(12):7-8
11月19日,在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大会上,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丰富传达了十六大精神,并对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提出了要求,他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都要按照自治区党委的要求和部署,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2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构想。使桂林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这对于发展桂林经济、振兴桂林旅游事业,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正值开展临桂新区大建设,国务院批准“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实际上是给临桂新区的建设提供了更好的政策支持。每一个桂林人,都应该为临桂新区的建设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献计献策。这一段时间,通过在党校的理论学习,我对建设临桂新区、建设新桂林有了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