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是党的根本宗旨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内在意蕴。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要义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一切为了人民是发展目的说,一切依靠人民是发展主体说,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发展价值说。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更建构了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人民逻辑。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交互促进、交相融合的过程。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有效应对国内外严峻挑战过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在新形势下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度提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而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攻坚克难、永远奋斗,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做出新奉献,引领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3.
戴杨 《世纪桥》2022,(9):1-4
马克思群众观与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具有天然的内在一致性,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马克思群众观穿越历史迷雾实现了对人民群众本质意蕴、历史地位以及人的解放等根本问题的真实性阐述。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以马克思群众观为根本理论渊源,提出人民立场论、人民动力论、人民共享论的基本理论主张,其在价值观、实践观、利益观三个层面与马克思群众观一脉相承。同时,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马克思群众观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辩证统一,由此实现了对马克思群众观的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郇雷 《理论学刊》2020,(5):5-13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一个包括思想渊源、内在逻辑和实践指引的有机统一的整体性理论。该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为立论依据,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实现话语创新和理论升华。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在逻辑呈现出新内涵:一是重新回到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之性质的经典命题,将人民利益与党的初心使命有机融合,重申并提升先进政党的政治立场;二是坚持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以及这种转化背后"现实的人"的利益出发,尊重并激发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能动性,确认人民为新时代发展实践的主体和改革实践的动力;三是遵循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经典认识,将共享发展理念融入到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发展利益的施政战略之中;四是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到"由人民群众检验",创新社会发展的人民评价标准,强化人民作为历史实践的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具有深远的实践指引价值,对于保障党的长期执政、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难题以及实现民族复兴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坚持人民至上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大历史经验之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根本政治立场,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和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深刻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最终造福于谁的重大问题,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征程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改善和保障民生,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全面理解和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人民主体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坚持这一思想内容是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人民主体观既以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地位思想为理论逻辑,又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为历史逻辑,更将新时代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其实践逻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其内涵主要表现为目标宗旨观、历史动力观、人民利益观和群众路线观。习近平人民主体观承继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精华,开拓了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观发展新思路,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蕴含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价值行动与价值宗旨"的集体智慧,是对新时代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为了谁、依靠谁"的精辟总结。文章主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人百年追求等角度来深刻阐述这一重要思想的背景渊源;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根本目的、发展原则、力量源泉、价值取向来把握其思想内核;从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涵、为我们党的治国理政提供了行动指南、汇聚为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进之力等方面来正确认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8.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坚守的根本立场。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为理论基础,是对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人民观的历史继承与发展,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执政根基和实践需要,符合新时代我国发展的实际要求,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的当代理论创新,旨在解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了谁、发展依靠谁、成果由谁享有的问题,其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政党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理论基础,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实现共享发展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的科学内涵,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并结合实践考察其提出的理论、实践和现实逻辑,以形成合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使命目标,“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对“为人民服务”在新时代的精神承继与创新发展,二者的内在同一性主要体现在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理论渊源、蕴含了共同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追求、体现了共同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三个方面。以人民为中心结合新时代要求,主要凸显了四个层面的实践逻辑,一是更加丰富了党服务人民的内涵;二是更加突出了人民群众的中心地位;三是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四是人民被赋予了更宽泛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