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指挥我军从战略反攻转为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在战略指导上提出了一系列方针和原则,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战略进攻理论,而且展示了高超的指挥艺术。毛泽东关于战略进攻的指挥艺术,在战争指挥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一笔宝贵的军事遗产。  相似文献   

2.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经历了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从战略决战到战略追击的战略全过程,积累了丰富的战略预置经验,包括及时确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组建正规兵团,开展战前练兵,紧急筹措和屯集武器粮弹;主动创造战场,依托根据地拓展战场回旋余地;奉行"敌进我进"方针,反击国民党军,抢占战略要点;创造性解决大兵团之间协同作战的部署问题,内外线相互策应,由战略配合向战役配合过渡等.有关这一时期我军战略预置的指导理论与经验概述,标志着我军战略预置思想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华东新华广播电台是在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中诞生的。1947年春季,国民党反动派对山东解放区发动的所谓“重点进攻”,仅仅经过几个月的较量就宣告破产了。我华东解放军随即转入了反攻,于1948年3月和4月,先后发动了胶济铁路西段战役和潍县战役,歼敌8万多人,攻克县城17座,使山东津浦铁路以东的广大地区,除青岛、烟台、临沂等地的少数敌军孤立据点外,已全部解放。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区不但已经有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后改称陕北新华广播电台),还相继建立了张家口、邯郸和东北地  相似文献   

4.
南下亲历记     
宋寅 《春秋》2010,(1):20-25
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强渡黄河.陈谢大军挺进中原.全同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黄河以南大片新解放地区.急需大批干部接管。华东局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决定从山东老区抽调万名干部开往新区。  相似文献   

5.
以外线的成功进击实现内线的积极防御,亦即内线与外线相结合,进攻与防御相融汇,为毛泽东战争指导理论之一。其启发于围魏救赵的著名战例,创造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发展于抗日战争时期,成熟于解放战争时期,并综合运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事务之中。在这一经典战争理论指导下,我党我军我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重大战略和系列战役的伟大胜利。建国后,这一经典理论发展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维护国家安全的积极防御战略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为现今国家防务提供宝鉴。  相似文献   

6.
方轩 《研究与交流》2000,(2):F002-F002
世纪之交,上海纺织进入了“战略进攻”的崭新阶段。新年伊始,一场围绕“战略进攻”的宣传教育热潮正在全系统各基层单位广泛兴起。  相似文献   

7.
1946年6月底7月初,国民党悍然撕毁国共两党达成的停战协定,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经过8个月的作战,蒋介石军队屡战屡败,不得不放弃全面进攻的计划,于1947年上半年把进攻的重点放在山东和陕北两个解放区。1947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并以主力一部强渡黄河,向大别山进军,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从而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同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歼灭了国民党主力,解放了…  相似文献   

8.
1948年底,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胜利后,党中央和毛泽东准确地估计到国民党将把最后的落脚点放在台湾。如何取得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其中包括解放台湾,毛泽东深入思考,战略运筹,作出许多重要指示,中央军委也开始进行解放台湾的战役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9.
企业专利防御战略,是我国目前多数大中型企业专利战略的倾向性选择,其目的是用以防御其他企业专利进攻或反抗其他企业的专利对本企业的妨碍,保护本企业并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本文以其中的专利网战略为着眼点,展开对企业专利防御战略相关问题的解述.在显著的层面上,企业专利防御战略更多的体现了对企业生产经营和技术研发方面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王延洲  吴昌华 《黄埔》2012,(2):60-63
第十五章训导被俘国民党军官,诗赠中将宋瑞珂任教东北老航校。编织新中国空军摇篮 1946年7月至1947年7月,共产党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天险,实行中央突破,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前进》2019,(12)
<正>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伟大的战略转移,一次是红军长征,一次是转战陕北。红军长征,实现了国家战略的转移和国内矛盾的转化;转战陕北,实现了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向战略反攻的转变,毛泽东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军事思想得到充分发挥。1947年3月13日,国民党胡宗南等部20多万大军对延安实施重点进攻。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英明决策,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延安、榆林两地,开始了  相似文献   

12.
一、在战略决战的序幕中1948年4月,中共中央毛泽东、周恩来等从陕北进入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在“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里,对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运筹谋划。4月30日,毛泽东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主要研究怎样发展战略进攻的问题。会议采纳了粟裕提出的调整南线战略部署的建议,作出暂不渡江南进,先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尽可能多地把国民党军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的战略决策。这一决策,成为淮海战役设想的最初蓝图。5月5日,中央军委下达了中原战场的作战任务,6月中旬,华野粟裕审时度势,发起豫东战…  相似文献   

13.
强渡汝河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中毛主席、党中央为发起战略反攻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而强渡汝河,则是刘邓大军在千里跃进大别山途中,打下的关键一仗,它不仅创造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辉煌战例,而且为拉开我军战略反攻的序幕,奠定了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流砥柱     
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发动进攻,二十九军奋起抵抗。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了。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至此,中…  相似文献   

15.
沈阳是国内非常重要的重工业城市,沈阳解放的战略意义非常大,不仅标志辽沈战役的完全胜利和东北地区的完全解放,而且对整个国内战争发展的态势产生重大影响。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解放战争的总战略。接收沈阳的经验对此后解放战争中如何接收、管理新解放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起到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赵雨亭 《前进》2001,(6):7-9
1921年到 200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 80个春秋的光辉战斗历程。作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组成部分的山西党组织,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带领全省人民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建立抗日战争的战略支点、建立解放战争的战略后方基地和建立社会主义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即以其特有的战略意义和重要地位,熔铸了光照千秋的历史丰碑。 (一 )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伟大、最广泛、最深刻的人民革命战争之一,也是中国人民百余年来反抗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革命战争。在这场决定中华民…  相似文献   

17.
关于台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有座凤凰山,山上有座凤凰台,台上有只金凤凰栖息.后来,人们就把凤凰台前的这个村叫做台前村.台前县也由此得名.台前县地处豫鲁冀三省边缘接合部,原属山东寿张县的一部分.1964年,国家为解决金堤河流域涝水排泄入黄河问题,把这一区域划归河南范县.1974年从范县分出,成立台前工委,1978年正式立县.这里是河南省的东北门户,东接渤海经济圈,是沿黄经济合作带、东西经济互补带、京九沿线经济开发带的隆起地区,是河南省乃至中原经济区融入环渤海开放地区的"桥头堡"和重要出海通道.台前又是革命老区.1947年6 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在这里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新落成的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和凌空飞架的京九铁路孙口黄河大桥,成为黄河岸边的一道胜景.  相似文献   

18.
挺进大别山     
《传承》2006,(Z1)
渡河的第二天下午,刘邓召集各纵队军政首长研究了行动计划。在一间简陋的农村小学校的教室里,墙上布满了标着许多蓝色箭头的军用地图。邓小平政委跟平时一样严肃、镇静,讲起话来斩钉截铁。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纸烟,指着墙上的地图说“:由于一年来我军在内线作战大量歼敌的结果,蒋介石被迫放弃他的全面进攻,而在山东和陕北两翼,集中兵力进行绝望的所谓重点进攻。”正像刘伯承司令员所讲的“,敌人搞的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晋翼鲁豫战场是连系东西两战场的中间地带,正像这个哑铃‘把’。现在党中央交给我们的任务,就是要…  相似文献   

19.
萧华 《春秋》2015,(3):4-9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山东抗日根据地和晋冀鲁豫、晋察冀、华中等抗日根据地互相呼应配合,有力地坚持和发展了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大反攻的时候,山东又是我进军东北的重要基地之一,它的战略地位是极为重要的。八年抗战期间,富于革命传统的3800万山东人民和英勇的八路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生死,共患难,粉碎了日军无数次“扫荡”,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千百次进攻,用鲜血写下了壮丽的诗篇!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最早产生战略概念和战略理论的国家。长期的战争实践和军事战略实践留下了丰富的战略遗产,蕴含着中国古代战略文化的智慧。深入发掘这份宝贵的历史遗产,对于今天的军事战略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