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数据时代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但大数据具有多样、海量、快捷及联动的特征,这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提出了挑战。基于此,应该推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大数据战略,建立大数据的预警机制,完善网络舆情处理机制,创新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治理的大数据教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时代网络意识形态面临话语权、领导权、管理权的严峻挑战,而网络的开放性、及时性、交互性和虚拟性使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陷入困境,现状不容乐观。运用大数据的理念与方法,可从三个方面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主动引领,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话语权;精准识别,切实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针对性;整体治理,着力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是高校意识形态治理的重要议题之一,也是国家意识形态治理的重要方面。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要厘清其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价值逻辑,直面力量单薄、娱乐至上、制度短板等现实困境,不断在构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共同体、加强网络文化泛娱乐化治理和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实现网络意识形态高效治理,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4.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成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当前,学界对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基本内涵、治理形势、治理原则及治理路径等多个方面,对于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工作的加强和改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不足,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为其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推进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刘霞  严晓 《求实》2009,(11)
当前我国自然灾害危机应对只处于"管理"而非"治理",中国需要建设由公共部门、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社区为单元的公民个人及家庭、国际组织为全主体,针对全危险要素进行全阶段应急管理的自然灾害危机治理网络,作为制度化、标准化的协作体系、制度平台和统一行动模板,即着重塑造全球治理框架下的自然灾害治理网络,构建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模式;构建统一的自然灾害治理预案体系,提供危机治理网络的行动基础;建立自然灾害治理核心机构,实现自然灾害治理的统一行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构建自然灾害治理网络的技术支撑平台;坚持灾后学习与演练,锻造自然灾害治理网络的协同能力.  相似文献   

6.
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法治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自觉制定并运用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同时依托最新网络科技成果,妥善治理网络价值观念体系的过程。在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法治化充分彰显了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理论意蕴,凸显了防范和抵制敌对意识形态激烈攻击的现实意蕴并揭示了构建中国特色网络意识形态法治治理体系的价值意蕴。为此,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法治治理应当加快主流意识形态网络化建设的制度供给、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法治体系、全方位构筑网络意识形态的内容监管体系和构建网络意识形态法治治理的创新机制,从而进一步维护我国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法治化具有遵循依法治国、保障国家安全、惩治网络乱象的时代逻辑;法治共识、人民立场和坚持党的领导是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法治化必须遵循的理论逻辑;健全法治规则体系、优化法治实施体系、提升法治意识素养是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法治化必须坚守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8.
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效能指政党、政府、社会和网民等在治理目标的指引下,运用多种治理手段对网络意识形态问题实现有效的治理,是治理目的和治理手段的统一、治理过程和治理结果的综合。其中,治理目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构成了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效能的核心要素,是分析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效能的重要维度。治理目标是治理行为的方向指引,治理体系是治理能力的前提和保障,治理能力是治理体系的落实和显化。  相似文献   

9.
杨章文 《探索》2023,(1):171-184
当前,飞速发展的元宇宙技术在中国诸多领域和行业中得到运用。元宇宙技术业已成为影响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重要因素。元宇宙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网络意识形态治理产生了较大的创造效应,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冲击效应。一方面,元宇宙技术可以为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带来共治集群、生产监管、风险预判、沉浸交互等诸多益处,是对传统意识形态治理方式的一种补充与完善、优化与升级;另一方面,元宇宙技术也潜隐着一定的治理风险,如治理脱实转虚引发的主流意识形态式微、治理界线模糊导致的技术监管失灵、治理范式转换引致的情感联结淡化、治理不确定性诱发的资本数据垄断等,可能导致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走向“技术利维坦”之路。因此,需要积极探索弥合负面效应的恰切之道,立足时代潮涌以创新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话语体系,建构法治秩序以完善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监管体系,培育协同人才以健全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支撑体系,拉紧情感纽带以构筑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认同体系,进而不断拓宽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10.
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出发,分析意识形态风险与网络技术安全的内生交互结构,可以看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兼具传统与非传统安全、虚拟与现实表达、网民与公民双重身份等特性。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源自网络,又超乎于网络,是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在网络阵地中的拓展、延伸。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主流话语消弭、主体镜像认知模糊、多元化价值导向冲击的严峻形势。为此,我们应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出发,廓清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与边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强化舆论安全与互联网发展之间的联系互动,构建网络公共舆论秩序的合理规制,坚持防管并用,不断提升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可见,意识形态工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导向性,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对于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和善于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相似文献   

12.
网络平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但网民非理性参与、网络安全治理困境与网络环境的复杂多元使网络意识形态面临风险。党和政府应从主体、客体及环境三方面源头入手,坚持加强对民众的思想理论灌输、以主流价值观引导多元价值文化、提升执政公信力、创新网络环境治理办法,并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代言功能,全方位构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网,有效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明确为一项根本制度,而将意识形态治理明确为国家治理的核心内容。意识形态治理的本质就在于法治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以党章为遵循,系统构建意识形态法治体系;以党委为核心,用责任制强化意识形态领导权;以管用为导向,完善意识形态落实法规机制,使得两个巩固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4.
论公共危机网络治理结构中的权力分配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公共危机的网络治理既是危机应对的前瞻性要求,也是我国现行的政策思路,而将其付诸实践不仅需要组织结构的重塑.更要求从更深层面上构建新的权力分配模式为之提供体制性保障.作为危机治理的长效社会机制,必须打破传统的等级权力结构,构建与知识相匹配的权力分配模式,视危机情景的不同、知识类型的不同而实现权力的平战结合与统分结合.  相似文献   

15.
网络宣传工作是巩固和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强弱是检验网络宣传工作成效高低的重要标准。强有力的网络宣传工作有助于我们占领社会舆论的制高点,有助于我们引领多元化思潮的发展方向,是巩固和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朱文琦  祝志男 《求实》2020,(3):18-30,M0003,M0004
国家治理效能是政治学乃至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意识形态的发展趋势、基本倾向及其理论特质,表明意识形态不仅可以构成一个分析框架,而且对国家治理效能的影响不容低估。意识形态与国家治理效能的互动过程遵循现代政治的运行机理,二者既相互促进、彼此协同,又呈现出特定张力甚至是激烈冲突。其实践逻辑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内在于国家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必要工具、基本场域和精神旗帜,国家治理是执政党指导思想变革的内在依据。其理论逻辑集中概括为,本体论层面的结构关联、认识论层面的功能耦合、方法论层面的路径互成及价值论层面的目标共生。新时代意识形态视角下的国家治理效能提升,需要在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中谋求新突破。  相似文献   

17.
《求是》2013,(2):64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新自由主义衰败,引发了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危机。近几年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从批判新自由主义思潮,进而扩展到批判现行资本主义制度。关于资本主义的种种神话,已经被它自己制造的危机无情地戳穿,令精英人士崇拜  相似文献   

18.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西方国家凭借其网络优势,进行全方位多形式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冲击着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对此,应通过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网络阵地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加强高校内关涉意识形态网络信息的软硬件建设与技术监管,培养高水平复合型的高校网络技术人才和理论宣传队伍,形成有效防控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大数据理念的不断深入,数据治理现已成为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全新方向。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必须抓住国家大数据建设的战略机遇。新的技术条件为高校意识形态治理注入新内涵和动力的同时,也带来诸如数据拜物教等风险。加强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须创新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立健全大数据保障体系,完善高校意识形态治理大数据嵌入机制,狠抓高校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提升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网络意识形态是意识形态在网络社会的新样态,是意识形态发展进入网络社会的新呈现和新存在。网络意识形态的生成是多维动力协同作用的结果,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主要动力是网络人机、网络人际、网络人人三大互动机制,直接动力是线上催生机制、线上线下互动融合机制、线下催生形成机制、扩大渗透演变机制四大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