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焕彬 《世纪桥》2003,(5):52-53
一、传统集体主义价值观理解的误区误区之一:片面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其理想性价值导向的一面,否定其现实性的价值评价一面,推崇“集体利益绝对至上论”。这种观点在看待个人和集体利益的相互关系时,往往把集体主义理解为一种绝对的、单向的、个人利益对集体利益的无条件的简单的“服从”关系,并以此来解决个人和集体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能够体现全体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道德原则,也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作为一种价值观,集体主义所反映的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双向价值关系:既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必须对社会承担责任、作出贡献,必要时要为集体利益作出牺牲;又强调集体利益必须最大限度地代表和容纳正当的个人利益,并要尽最大努力满足正当的个人利益,为个人利益和价值的充分实现创造必要的条件。集体主义的这种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达到高度一致和统一的特征,使它成为最能科学地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的准则和最能保障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新型价值观。正因为如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仍然应该而且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值得忧虑的是,在当前的社会现实中,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求实》2015,(10)
马克思的集体主义作为中国社会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价值准则,在肯定个人利益的同时又充分强调集体在个人利益获得中的不可或缺性,最终指向生产力高度发达,消除私有制和分工,实现人全面发展和自由的共产主义社会(真实的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完全统一的价值形态。然而,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集体主义正面临着党内腐败和功利主义行为双重困境。党内腐败和功利主义行为割裂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统一关系,消解了集体主义价值准则赖以存在的根基。为此,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加强法治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核心价值观,遏制腐败和功利主义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正确理解和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人由于受到旧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尤其是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冲击,对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这一问题出现了错误的认识,以至于出现违背集体主义原则、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因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条件下,有必要对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这一问题作出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牢固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并引发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道德问题,特别是在现阶段能否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如何把握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问题上人们还有一些困惑和疑问,对此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一现在,部分企业关停并转,一些单位职工下岗,个人与原有的集体失却了正常的联系。由此人们对集体、集体利益存在的合理性产生了一些不同的认识。这主要涉及集体及其功能的界定问题。首先应当肯定的是,集体和集体利益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客观存在的,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总是要以不同的方…  相似文献   

6.
正社会价值观,既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符号,又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当今世界,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价值观,一种是以西方为代表的个人主义,主张以个人为中心,强调个人利益高于国家、社会、集体利益之上;一种是中国的集体主义,主张集体利益至上,强调保护个人利益,但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相似文献   

7.
《求实》2014,(Z1):84-86
<正>集体主义已经被确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原则,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性;集体利益的首要性和优先性;个人利益的正当性和合法性。集体主义道德是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联系在一起,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理论基础的。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对于集体主义道德的内涵进行一些探讨。一、集体主义道德建立在对个人与社会关系辩证、科学理解的基础之上唯物史观认为,个人与社会是同时产生,又不可  相似文献   

8.
雷锋语录     
正有些人对个人和集体的关系认识不清,因此做工作、办事情、处理问题等,只顾个人,不顾整体。这样,就会给革命造成损失,给集体造成不利。我觉得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是很重要的。我认为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正像细胞和人的整个身体的关系一样。当人的身体受到损害的时候,身上的细胞就不可避免也要受到损害。理论学习如果脱离实际,即使学得烂熟,但是表  相似文献   

9.
论21世纪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京跃 《求实》2001,3(6):48-51
本文针对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理论阐释中存在的问题 ,深入分析了 2 0世纪末我国集体主义理论的体系、特征、渊源和影响 ,指出了以“服从”为特征的“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理论存在计划调节的不平等性、以“契约”为特征的“个人与集体形成权利与义务利益关系”理论具有制度文明的自由性 ,均不能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原则 ,论证了以“互利”为特征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平等互利”理论体现了伦理道德的“应当”性 ,必将成为 2 1世纪的中国乃至人类社会应共同遵守的道德原则  相似文献   

10.
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民的集体主义思想教育丁松林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基本要求是,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这个基本要求承认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并指出了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准则。符合这个要求的,就具有...  相似文献   

11.
张健 《唯实》2004,(Z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民社会的兴起和确立 ,决定了当下“集体”内涵的特殊性 ,即它既不是马克思所说的“真实的集体” ,也不是计划经济时代被异化了的“集体” ,而是一种新型集体。这种新型集体要求确立一种相应的价值取向 ,这就是新集体主义。其基本要求是 :功利性原则与奉献性原则相统一、个人正当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12,(15):63
我认为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正像细胞和人的整个身体的关系一样。当人的身体受到损害的时候,身上的细胞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损害。同样的,我们每个人的幸福也依赖于祖国的繁荣,如果损害了祖国的利益,我们每个人就得不到幸福!  相似文献   

13.
张健 《唯实》2004,(9):47-4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民社会的兴起和确立,决定了当下“集体“内涵的特殊性,即它既不是马克思所说的“真实的集体“,也不是计划经济时代被异化了的“集体“,而是一种新型集体.这种新型集体要求确立一种相应的价值取向,这就是新集体主义.其基本要求是:功利性原则与奉献性原则相统一、个人正当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14.
集体主义的内涵十分丰富,且在当今时代获得了新的内涵,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统一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集体主义原则的核心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利益的实现需要集体主义原则的宏观调控,个人利益的实现需要集体主义原则的正确引导,二者的和谐共赢需要集体主义原则的有机协调。因此,坚持集体主义应将以人为本作为价值指向,在利益取舍中进行价值考量,在具体实践中应将集体主义内化为人们的信念。  相似文献   

15.
张健 《唯实》2004,1(8):47-4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民社会的兴起和确立,决定了当下"集体"内涵的特殊性,即它既不是马克思所说的"真实的集体",也不是计划经济时代被异化了的"集体",而是一种新型集体.这种新型集体要求确立一种相应的价值取向,这就是新集体主义.其基本要求是功利性原则与奉献性原则相统一、个人正当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16.
我们今天怎样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泰 《求是》2002,(10)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提到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时,重申“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调节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这是我们党一贯倡导集体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有些人对于能不能和如何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对过去的集体主义教育也提出了一些疑问,需要给以科学的回答。本文想就这些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几千年…  相似文献   

17.
正确的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的辩证关系,是党代会《决议》多次重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改革开放使人们的利益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实践证明,正确认识这种变化,在实践中注意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发扬共产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是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 国家利益是最大多数人民的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是全社会的整体利益.社会主义的国家利益具体包括:公民和国家拥有的自然资源、国有的生产资源和资金、教育和文化娱乐设施以及国防的巩固、社会的安定、国家的荣誉和尊严等无形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宗族是传统乡村的重要组织机构,虽然其在某些方面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是其互助性、保障性、教育性、情感性对农民又会产生凝聚力,有利于激发集体情感。为了使宗族势力在农村集体主义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有必要对其进行正确引导。要提高民主意识,促进农民族人向现代政治人转变,增强农民的集体责任感;要依托宗族力量,促进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增强村庄的集体凝聚力;要引导宗族活动,延续村庄集体记忆,促进宗族归属感向村庄集体归属感转变。  相似文献   

19.
对社会转型时期集体主义内涵的重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利主义是社会转型时期集体主义的基本内涵和表现形式;功利原则与奉献精神是社会转型时期集体主义的互补机制;集体主义与正义原则的结合是使集体主义得以在今天存在的决定因素。能否正确看待和妥善处理好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党建短讯     
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就是要做到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把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眼前利益服从跃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岗位,增强主人翁意识,立足本职,争创一流,为国家、为集体多做贡献。为此,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政工干部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