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吴毅 《桂海论丛》2004,20(4):F002-F002
2004年6月23日,梧州市委党校系统召开了“梧州市经济社会提速发展研讨会”。参会人员有梧州市委党校、蒙山、岑溪、藤县、苍梧等县委党校教研人员共60多人。研讨会特邀了梧州市委组织部、宣传部、政策研究室、梧州市社科联、梧州日报社、广西区委党校科研处等部门领导和代表参加。中共梧州市委副书记、梧州市委党校校长韩元利在研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研讨会共收到论文52篇,经认真评选,评出优秀论文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六项,三等奖十项。会议给优秀论文获奖者颁发了奖状。会议代表紧密结合梧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特别是梧州市委、…  相似文献   

2.
正为有效破解流动党员平时难集中、教育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的问题,梧州市藤县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加强党建工作新途径,加强党建信息化管理,充分借助APP、微信公众号、流动党员微信群等新媒体手段,系牢"风筝线",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高飞不断线"。日常管理"在线",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序  相似文献   

3.
李福兴 《当代广西》2007,(16):29-29
梧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流动人员党总支及其下设两个党支部,是梧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委所属的基层党组织,目前管理着梧州市国有企业破产、改制、重组中下岗失业职工、档案在劳动保障部门托管的流动党员1400多人。流动人员党总支严格做好接转党员组织关系,及时为党员思想转弯疏导,较好地解决了“党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组织”的问题。在广大流动党员的共同努力下,流动人员党支部有1200名党员实现了再就业,再就业率达83%以上。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广西藤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根据外出流动党员的特点,在外出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广州、深圳、东莞建立了藤县流动党员党支部,负责在广东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使该县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无“家”可归、一直没能过上正常的党组织生活的党员有了稳定的“家”。  相似文献   

5.
陈智锐 《当代广西》2010,(20):40-40
今年以来,梧州市为困难党员建立名册,有针对性地给予困难党员帮扶,进一步完善了党内关怀帮扶机制。今年3月,梧州在对全市困难党员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将排查核实出来的困难党员进行分类排队,  相似文献   

6.
正"没想到,这么多年了,组织还能主动找到我。"54岁的梧州物资公司党支部党员吴红接到驻梧工委慰问电话时说。为进一步加强全市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关爱工作,让流动党员回归党组织,贺州市广泛开展"组织找党员"活动,对全市流动党员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排查。重点查找组织关系在本地,但长期(半年以上)在外,与所属党组织保持联系的流动党员和长期失去联系的党员,尤其是没有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成为流出地党组织管不上、流入地党组织管不了的"两不管党员",没有  相似文献   

7.
南宁市良庆区玉龙社区党支部针对辖区内非公企业多、出租屋多、流动人口多的实际情况,绘制“两图三册”,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两图”即“玉龙社区辖区平面图”“、玉龙社区出租屋分布图”,三册”即《企事业单位流动党员登记册》、《建筑工地流动党员登记册》、《出租屋流动党员登记册》。通过绘制“两图三册”全面摸清了辖区内长驻党员和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党支部组织社区工作者积极当好“三员”:一是当好信息员。充分发挥社区服务职能作用,做好上级党委、政府与辖区企业、住户之间的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工作。二是当好联络员。…  相似文献   

8.
梧州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士商萃集之所,百货出入之枢”的商埠,有“小香港”、“小广州”之称。建国以来,由于广西陆路交通发展,物资分流,梧州商业的地位起了变化。加上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梧州的商贸业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出现趋缓的形势。如何扼制这种趋势的发展,重振商埠的雄风,对梧州来说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一、梧州市发展商贸业的有利条件发展商贸业,重振商埠雄风,是梧州今后发展的希望所在之一。中共梧州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梧州市经济发展的20字方针:“工业强市…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以来,梧州高新区积极践行梧州市委开展"党的建设创新工程"活动,全力打造"火炬亮·党旗红"高新区党建工作特色品牌,积极推进高新区"两新"组织党员活动室规范化建设,以"有场所、有设施、有标识、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以下简称"六有")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对"两新"组织党员活动室提档升级,并积极探索"红色  相似文献   

10.
伍爱春 《当代广西》2010,(24):34-35
梧州市在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中,把国家和自治区对梧州的发展要求归类细分为10个方面、32类、188项重点工作,明确完成时限和工作节点,紧紧抓伟“保增长”这一核心,大力促进机关效能,重实干,出实招,梧州的发展脚步迈得铿锵有力,群众的生活环境日益改善。  相似文献   

11.
潘玲  叶扬 《当代广西》2007,(11):15-15
5月14日,广西电影制片厂首个影视基地在梧州骑楼城正式挂牌成立,搭起了梧州市旅游文化与影视文化互促并进的新平台。梧州素有“千年岭南重镇、百年两广商埠”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务输出已成为藤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产业,全县到珠三角等地区务工、经商的流动人员多达1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党员3311名,占农村党员数二成左右。根据流动党员在辖区内分布点多、面广、情况复杂的特点,该县采取“集中建立党支部,分散编设党小组”的办法,建立了流动党员党支部7个和临时党小组若干个,首批纳入管理的党员687人;在条件具备的广东东莞等地还相应建立了“流动党员之家”和“流动党员活动室”,使流动党员有“家”可归。同时,藤县在县内各非公经济组织建立了9个流动党员党支部,切实加强…  相似文献   

13.
《当代广西》2007,(23):17-17
梧州是广西的东大门,梧州的形象直接影响广西的形象。自“城乡清洁工程”开展以来,梧州市组织发动全市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的美化亮化,全面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使市容市貌有了明显改观,群众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巩固、坚持、拓展已取得的成绩,梧州市进一步深化“城乡清洁工程”,通过实行行政首长负总责,机构延伸至乡镇、村(街道、社区)一级;建立检查监督管理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创新城建监察执法机制;实行“干部包街”、“分片包干”、“门前三包”等制度,使“城乡清洁工程”进一步深入实施,区内外客商纷至沓来,把投资的目光投向梧州。  相似文献   

14.
徐燕 《黄埔》2010,(3):26-27
周泽棣老人,已近百岁高龄,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协商和统战事业已六十载。作为民革梧州市委会名誉主委、梧州市政协委员、广西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梧州市联络组组长,他一如既往地热心工作,积极为梧州社会经济建设建言献策,将“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  相似文献   

15.
正"梧州奇迹"的背后,正是源于梧州市"科学评估、合理补偿、妥善安置、和谐搬迁"的拆迁宗旨,以及还原政府主导角色的生动实践。9月2日,在梧州市万秀区石鼓冲及毗邻地段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工程指挥部的办公室里,工作人员正埋头专注于桌上一沓沓齐头高的文件堆里,办公室副主任蒙树荣步伐匆匆,忙着了解和整理近段搬迁安置的进展情况。他告诉记者,石鼓冲作  相似文献   

16.
<正>针对“小个专”经济组织发展迅速,从业人员、党员人数和党组织数量不断增加的实际,梧州市专门成立了“小个专”党委,通过健全机构、完善制度、人员配备等举措,加强对“小个专”党建工作的指导,推动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等领域延伸,为梧州市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截至目前,通过单独组建或联合  相似文献   

17.
晚春时节,位于梧州市莲花山梧信公路与321国道交汇处,一片机声隆隆的忙碌景象,梧州市大型物流中心——易达物流中心——正在进行桩基作业。梧州市易达物流中心市场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称,眼看梧州快捷的立体交通网就要形成,梧州物流业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希望加快建设进度,让这个物流中心早日发挥作用。“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嘛”,这位负责人说。  相似文献   

18.
王安福 《当代广西》2004,(24):40-40
今年以来,田阳县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探索出“三抓两建一办法”来加强对农村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在保持农村流动党员先进性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抓联络、抓教育、抓发展,切实加强农村流动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一是抓好结对式联络,做到对流动党员去向明、情况清。各村党支部通过建立支部委员与外出务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结对联系责任制,每人联系1至2名流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平时利用书信、电话、走访等方式进行联络,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与他们加强  相似文献   

19.
王琪 《现代领导》2014,(11):33-33
如何让流入的党员流而不散、流而不乱,让他们有家有为.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流动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认真研究党员流动的现状及规律.积极探索灵活有效的组织设置、制度体系和活动载体.与江西省丰城市携手培育了丰城市蕉坑乡驻路桥区流动党总支。并逐步总结形成以“两地管理、三项协力”为主要内容的“两地三协”工作法,确保了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落地”不“落空”。  相似文献   

20.
任燮康 《当代广西》2005,(23):18-19
梧州位于广西东部,自古以来便是岭南的著名商埠,曾在广西商贸中独领风骚50年,20世纪30年代英国《大不列颠词典》记载,梧州是广西最大的商业城市。“百年商埠”是梧州过去的光荣,重振“百年商埠”地位更是梧州今天的追求。梧州紧靠经济发达的粤港澳地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但是,经济总量不大、发展后劲不足,则是梧州市当前经济发展的软肋。梧州市委、市政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充分认识到做大梧州经济总量,出路在招商,重点是工业,关键是项目。为此,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实施开放带动和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