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端木伯伯”的由来 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一天,母亲回家,很高兴的样子:“我在淮海路遇到几十年前苏州乐益女中的老同学端木露茜,现改名端木新民,是她先认出臻‘是许宪民吧?”“她是储安平的结发妻子,有四个孩子,后因性格不合而离婚.她现在的先生孙西岩是上海水产学院气象学教授,她家就在陕南邨,离此很近(我们住茂名南路),我已去她家小坐了片刻,你们以后也可常去她家,你们要叫她端木伯伯.她是苏州才女,早年留学英国,是一个人物,以后再详讲.”  相似文献   

2.
门卫     
一家外国杂志邀我去加拿大开会。我很想去,但因旅费须自理,我回绝了。后来又邀我去澳大利亚开会,我也很想去,还是因旅费自理,我又回绝了。我知道出国旅费比国内的旅费贵许多倍,比我月入工资高得多。一次乘出租车,和司机聊天,他说:“我们村里书记出国去了。”没过多久,从新疆来的朋友也说,这不奇怪,他也知道有村干部出国的事。既然常见省市干部出国考察、访问,村镇  相似文献   

3.
廖吉 《瞭望》1985,(29)
已届下班时间。又赶上周末,大部分同志已准备回家了,不料吧哒吧哒,几个大雨点打在玻璃窗上,紧跟着一场骤雨就瓢泼般地下起来了。几个人都站在窗前,不无焦急地望着白花花的雨幕出神。“正是下班时间,说不定多少人挨浇。”方说。 “还说呢,我昨天就赶上了!”胡答言。 话题就这么扯开了。胡接着说:“昨天,我下班晚了一点,骑车回家的路上,就碰上了大雨,一会就把我全身浇透了。进家时我就象只落汤鸡!”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去韩国姑妈家休了一个月长假.来到首尔后,有一个毫无希望实现的小计划,就是增加体重.然而必须把它当成一个心愿来努力,原因有二:一是为天天捧着我照片端详的妈妈.二是为出国前同事们的嘱咐:“出国一个月千万别再瘦了.”以前我是有名的瘦女人.出国代表国家形象,别给中国丢人啊………于是我下定了决心:长分量以前,要像在国内一样不穿任何短袖衬衫,以掩饰我芦柴棒般的胳膊.  相似文献   

5.
胡鞍钢以其论点的惊人直率而引人关注。为调查研究广西自治区“八五”期间的经济起飞之“谜”,我与胡鞍钢博士两下广西,共同工作了近10天。在第二次行程的最后一天他接受了采访。  相似文献   

6.
“家风”即“家庭风气”的简称。之所以想起这个话题,缘于山西省的两则佳话。其一:省长胡富国把大学毕业的儿子送至西山矿务局下井作业,告诫他“不要有‘省长的儿子’的优越感”。他说:“我作为国家高级干部,首先要管好我  相似文献   

7.
柳梆 《瞭望》1986,(11)
没想到,“留学热”的浪潮也波及到我的家庭。在大学读书的小女儿有一天忽然带着愤愤不平的神情告诉我:她的一个同窗挚友不久前获得自费赴美留学的机会,手续全办妥了,不料一夜之间风云突变,又暂时不能去了。这件事本来和小女儿风马牛不相及,但她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切:“爸爸呀!你说,究竟出国  相似文献   

8.
安华 《瞭望》2001,(30)
台湾当局领导人上月出访中 南美洲返台后妄称:“出国 拼外交、回国拼经济、年底再拼选举。”一个多月过去了,这所谓“三拼”究竟“拼”到了什么?“拼外交”撒金钱赔了夫人又折兵 据悉“出国拼外交”,当指其中南美洲行的“作为”。时间选在刚获美国大宗军售之后,是在9个月内第二次出访同一地区,并得到过境美国等几项所谓的“重大突破”,意在凸显其“拼外交”的“成就”。但不想招之而来的不是“成就”而是难堪。  相似文献   

9.
读信随感     
最近,看到一封我所熟悉的一位中年知识分子的信,我相信信中所言,是真实的,诚挚的。兹节略如下: 昨天,我通过了出国考试的最后一场——从前年二月份开始的一连串考试中的最后一次。马拉松长跑终于暂时告一段落了。当考试老师告诉我已考试通过,并且考得“OK”的时候,我是感到既轻松又疲  相似文献   

10.
各国对南海的侵占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政论坛》2004,(8):24-25
赵南 对南沙群岛的侵略始于南越西贡政权。1956年至1971年,西贡政权多次派舰入侵南沙群岛,并发表对南沙拥有主权的声明。1975年2月14日发表白皮书,声称对西沙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1975年5月,越南报纸刊登越南全国地图,把中国南  相似文献   

11.
读者请别心惊,我并非提议邮资涨价。我所说的“八分邮票”,盖指一种行径,这也不是我的发明,倒似是某些人的创造。 有人要提升了,有人要当什么代表了,有人要选上劳模了,有人可能选派出国了,也有“明明应倒霉”的仇人现在尚未倒霉……,那末,弄“八分邮票”写一封匿名(或化为“战斗队”、团体、机关等)信,“揭揭他的老底”。不管能不能扳倒,反正等到查清,事隔一年半载,“八分钱,查半年”。那时即使对方洗刷干净,也已时过境迁。“时间就是金钱”,时间何尝不是机遇:应该轮到的好差使,就“磋跎岁  相似文献   

12.
史载,明朝永乐年间,胡寿安曾任新繁知县。一次,儿子从家乡新安来看望他,在新繁的两个月中,吃掉了两只鸡。胡安寿得知后大怒,责备儿子这么贪吃,担心毁坏了他清廉的名声。儿子很惭愧,接受了父亲的训导,并以此为戒。胡寿安在新繁做了三年的县令,始终没有将家眷接到县衙居住。许多人对此不解,胡寿安笑着说:“我怎么不想念患难与共的妻子、活波可爱的孩子呢?有些人做了官以后,受钱财、声色的诱惑而丢官败家,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妻子、孩子们的意志不坚定,容易受到钱财以及珍稀之物的诱惑,他们可能背着我偷偷地收受贿赂。我不让妻子和孩子跟着我,就是不让他们损害我清廉的节操呀!”胡寿安不仅自己廉洁自律,而且从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训诫儿子;为了不让妻子、儿女利用自己的权力谋取私利,  相似文献   

13.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一曲传统中国民歌《茉莉花》,在万里之遥的肯尼亚唱起。当地时间4月29日上午9点20分,正在肯尼亚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下榻饭店亲切会见了内罗毕孔子学院全体师生,并在现场与师生一同合唱《茉莉花》。当年轻的肯尼亚女学生问:“胡主席,我们刚才唱的《茉莉花》唱得好吗?”胡锦涛亲切地说:“你们唱的《茉莉花》唱得好,唱得有中国味。你们知道吗,你们唱的这首《茉莉花》,就是我“好家乡的民歌。”胡锦涛祖籍安徽绩溪,自小生长在江苏泰州。《茉莉花》的民歌素材在全国各地有几十种不同版本。河北的高亢,青海…  相似文献   

14.
我本不想当“万工”,只想默默地奉献,可是当改革大潮涌来时,你会情不自禁地被卷进去,充当“弄潮儿”。我就是这样走过了6个年头。 说起来,我这人自小爱好广泛,喜欢美术,什么电烙铁画、玻璃画、国画、水粉画、绒画等,样样都行,在600多人的研究所小有名气,谁出国都想带上几幅我的画。不用花钱,送给外国人还拿  相似文献   

15.
林瑗琬 《党政论坛》2012,(20):17-17
黑人计程车司机载了一对白人母子,小孩儿问:“为什么司机伯伯的肤色和我们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是移民国家,多民族共存,而且与美国为邻,签证政策又相对宽松,因此成为国内人士出国发展的热土。据悉,目前出国发展的人中有近1/3的人选择了加拿大。这一方面增强了在加华人的影响力,但另一方面也使得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对打算赴加发展的国内人士来说,要先掂清自己的“份量”,否则将难以应对激烈的竞争。赴加拿大发展最好具备以下七大“硬件”:  相似文献   

17.
李伦新 《党政论坛》2008,(11):63-63
汶川大地震发生七天后,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举国同悲,汽笛哀鸣,国旗半垂,江河呜咽,草木含哀,全国人民为遇难同胞深切哀悼,我也在家里面向西南,鞠躬致哀,在内心默念:“逝者安息!生者坚强!”禁不住又一次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18.
军委胡主席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分析国家安全形势,作出我们“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的判断。这一科学判断,对新形势下加强国防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理解胡主席这一重要指示,切实把国防教育摆在国家根本利益教育的重要位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落实。  相似文献   

19.
有一位几度出国的作家曾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出国两个星期回来后,可以洋洋洒洒写一篇长长的游记;出国两个月,回来能写一本书;而如果在国外呆上两年,就什么也写不出来了。作为曾在以色列学习、生活过整整两年的我,此时此刻的感受正如这位作家所描绘的那样,太多的经历千头万绪,不知说什么。思来想去,还是讲一讲我接触过的几位以色列犹太人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20.
说“胆量”     
钻牛角尖儿,是做学问的大忌《三国志·姜维传》讲到姜维被害时,裴松之注“世语曰: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资治通鉴》记载这件事,作注的胡三省对裴注不以为然,写道:“如斗”非身能所容,恐当作“升”。这里,胡老先生未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