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从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斯坦利提出“生态系统”这一科学概念 ,并发出为避免生态系统瓦解 ,人类应节制扩张的忠告 ,到1972年6月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 ,从1981年美国科学家布朗创办的世界观察研究所出版《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 ,到1987年4月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调查报告 ,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从孕育到成熟足足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调查报告中 ,对“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这样一个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 ,既满足人类目前需要和追求…  相似文献   

2.
邓捷 《实事求是》2000,(4):45-47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女科学家卡逊《寂静的春天》一书,描绘了一幅由于农药污染所带来的可怕景象,惊呼人类将丢去“阳光明媚的春天”,由此引发了人类发展观念上的革命,形成了一种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1987年,以布伦特兰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向联合国提交的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中首次对可持续发展的要领做了界定,“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人类在发展问题上变得更加科学而又理性。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撰写的《新发展观》、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我们的未来》、《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著述竞相面世,对人类滥用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危及子孙后代的掠夺式发展发出警告,并提出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发展战略。”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是全球走向新世纪共同的发展战略,也是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实现“九五”…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有着丰富的辩证未来观思想,他的这一思想是与辩证发展观相一致的、交叉渗透的。他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空联系作为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来加以研究,不仅预测未来的发展,而且提出了选择、控制、改变、创造未来的战略途径。在《邓小平文选》中,直接论及未来的文章题目就有3篇(第三卷中以“开辟未来”为题的两篇,第一卷中以《立足现实,瞻望前途》为题的一篇),间接论及未来的文章就更多了。以往研究邓小平思想大多是在“现在时”形态上进行,如今,我们还应在“将来时”形态上加以研究,学习他“放眼未来”…  相似文献   

5.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轴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彻底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为人类的未来所创意的最高价值取向,以至马克思将未来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就规定为“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的“联合体”(见《共产党宣言》).  相似文献   

6.
黎明 《党的建设》2011,(2):15-16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和政协甘肃省十届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甘肃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我省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阐明了“十二五”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是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持续发展的能力。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将其表述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处于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学习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未来的人类社会将是学习型社会。美国《财富》周刊曾载文说:“未来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我们将其引申一步,即可理解为,未来最成功的人士,将是那些学习型的人们。这就是说,各行各业的人们都要牢固树立学习型人生观念,矢志不渝地坚持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学习什么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指出,  相似文献   

9.
追寻房龙     
周玉奇 《唯实》2000,(9):142-142
推荐给儿子看的书——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他一口气看完了。问他感觉,“很好!”于是我又给他《古代人——人类文明的起源》、《发明的故事》、《宽容》。“接着看吧,看完我们再讨论。”儿子埋下头去,由此我想到房龙其人其书,想到了青少年读书。  相似文献   

10.
《新湘评论》2009,(3):63-63
关注未来,也关怀教师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然而,在关注未来的同时,却也不可忽视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贵刊的“关注未来”栏目就曾多次刊登类似的文章,发人深省,引人深思,颇为耐读。《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指出我们的教师“必须眼里有国际的动向,胸中有国内的全局”,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和普及是八十年代后期才开始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对其作出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近几年来,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许多世界最高级会议和全球大会的中心议题。1992年联合国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以及作为具体行动计划的《21世纪议程》。为贯彻这一会议的精神,我国在1994年制定并发表了“中国对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已体现在中…  相似文献   

12.
英国3月29日宣布正式启动“脱欧”程序,争取在未来2年内与欧盟开展一系列“脱欧”谈判,从而结束与欧盟的“成员国关系”.就在此前的3月25日,欧盟27国首脑齐聚意大利罗马,庆祝《罗马条约》签署60周年,会后发表的《罗马宣言》以“欧洲我们共同的未来”为主题,为欧盟一体化未来发展凝心聚力重拾信心.  相似文献   

13.
《学习导报》2009,(3):63-63
关注未来,也关怀教师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然而,在关注未来的同时,却也不可忽视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贵刊的“关注未来”栏目就曾多次刊登类似的文章,发人深省,引人深思,颇为耐读。《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指出我们的教师“必须眼里有国际的动向,胸中有国内的全局”,  相似文献   

14.
竹立家 《廉政瞭望》2009,(10):28-2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我党执政60年之际,《决定》既是对党的执政经验和教训的高度概括与总结,也是根据现实状况对党的未来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能不能实现长期执政,关键是我们怎么做、做得好不好、人民满意不满意。笔者认为,《决定》从“党内民主”和“坚决反对腐败”两个关键环节规范我们党的执政行为,立意深刻、路径正确。  相似文献   

15.
孙昭 《奋斗》2022,(3):22-24
<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总结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以“十个坚持”深刻回答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这一重大命题。在“十个坚持”中,“坚持党的领导”居于首位,这是带有根本性、决定性的规律总结,更是我们在未来任何时候都必须坚守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医改“时间表”承诺了一份惠民“清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两份文件4月6日~7日相继公布。新医改备受国人期待,我们通过梳理两份文件中的“时间表”,可以看到百姓未来求医看病有望得到诸多实惠。  相似文献   

17.
七十年代初以来,国际社会对未来经济形态提出了种种看法。早在1970年,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把未来经济描述为“后工业经济”;接着1982年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又将其概括为“信息经济”;1986年英国的福来斯特在《高技术社会》中则概括为“高技术经...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08,(2):15-16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周易》里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在西方语言体系中,“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城邦”的代称。  相似文献   

19.
当年。毛主席在苏区时,反复念叨“争取群众”。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就创办了《群众》;解放后,毛主席又为党刊题词“群众”。从2010年第1期起,我们开设“群众”栏目,下设“山乡纪事”、“关注未来”、“编读互动”等子栏目,就是为了向群众寻求真理。让我们共同关注基层,心系群众,讲述基层群众中发生的那人、那事、那物、那变化。  相似文献   

20.
当年。毛主席在苏区时,反复念叨“争取群众”。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就创办了《群众》;解放后,毛主席又为党刊题词“群众”。从2010年第1期起,我们开设“群众”栏目,下设“山乡纪事”、“关注未来”、“编读互动”等子栏目,就是为了向群众寻求真理。让我们共同关注基层,心系群众,讲述基层群众中发生的那人、那事、那物、那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